【舞】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种类
大家都知道少数民族的舞蹈之多,却对汉族舞蹈了解甚少,其实我们中国人口最多的汉族的舞蹈内容不仅丰富,种类也颇多;汉族民间舞蹈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汉族农耕生活的反映,无论是舞蹈的内容、形式,还是活动的时间与组织形式,都和农耕生活紧密结合,并体现出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
汉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体现在:传统文化的继承,佛、道教文化的影响,地域文化的色彩。
秧歌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而我们现在所指的秧歌,即指有一定表演程式的此类民间舞蹈,或踩上跷表演的舞蹈形式。
艺术院校都会学的山东三大秧歌:鼓子秧歌、海阳秧歌、胶州秧歌。
鼓子秧歌是山东传统文化的浸润、鲁北自然环境的陶冶下形成,当地群众强壮的体魄、刚毅的性格,充分体现出山东好汉的英雄气概。表演形式分为行进表演与广场上表演,前者俗称街筒子,后者称作跑场或者场子,鼓子秧歌多为男子舞蹈。
海阳秧歌的特点是古朴、粗犷的风格、气派,灵活自如的表演形式。包括道具舞蹈、扮演人物、民间小戏等的综合体,分为行进与广场两种。它的角色分类比较多:大夫、花鼓、货郎、翠花等;表演过程由土炮鸣礼、三进**、群艺争辉、小戏尽兴等部分组成。
胶州秧歌是舞、戏的结合体。舞蹈要领:脚拧,扭腰,小臂绕8字,手推,翻腕。
所扮演的人物有:鼓子(扮成40多岁的中年人,有如戏曲的老生,以水袖表演居多);棒槌(手持双棒表演为年青人,扮如戏曲中的小生、武生);翠花(手持折扇,舞时并不打开,扮如戏曲中的青衣);扇女(手持折扇,舞时打开,年青妇女形象,扮如戏曲中的花旦,舞姿优美);小嫚(小姑娘手持团扇表演,伶俐活泼);药膏客(穿大褂,戴礼帽,手持伞与虎撑,扮丑角)
表演内容可分为:跑场引人,药膏客打诨,乡土小戏等。
东北秧歌的特点:泼辣,风趣,热情,爽朗,幽默,节奏鲜明,民间艺人称之稳中浪,浪中逗,逗中俏。
表演形式可分为:花场,小场,唱喜歌,对歌等。
云南花灯的舞蹈要领是崴,就是指表演者无论做什么样的动作,身体都要保持着S行的左右摆动。舞步分为:小崴,大崴,正崴,反崴,吸腿崴跳等。
云南花灯包括灯舞(各类彩灯与民间技艺的表演),团场(集体歌舞),折子灯(花灯小戏)等。
安徽花鼓灯的表演形式可分为沿途演唱与广场演出;演出的顺序:上灯场,舞岔伞,三引场,大场,小场,盘鼓,后场戏等。
也分角色:岔伞(手持伞道具表演,一般分为文伞、武伞);兰花(一般着花衣花裤,花鞋,头顶一个带有飘带的彩绸花球,手持折扇,手帕表演);鼓架(随身长裤,身系腰带,上扎一头巾,手持岔伞)
总结一下,汉族民间舞蹈以表演性舞蹈居多,重视乐、舞、技三者结合,以及各种技艺与道具的充分运用,有着很鲜明的地域文化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