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王勃父亲是谁

2018-01-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诗人王勃父亲是谁唐代诗人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王福畴曾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公职,与当时的大文豪杜易简等人颇有交情,因而王府虽称不上家世显赫,却也是往来无白丁的书香门第.王勃画像王勃的父亲爱好诗书,因而对儿子文学功底方面的培养也十分用心,年幼的王勃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于诗歌骈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王勃文采斐然,十四岁已是进士及地,未及弱冠便入仕途,在当时来看,无疑是光耀门楣的一件喜事.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二人一同在朝为官,生活平静而安逸.然而王福畴虽为饱学之士,对官场政治斗

诗人王勃父亲是谁

唐代诗人王勃出生于绛州龙门的一个小康之家,父亲王福畴曾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公职,与当时的大文豪杜易简等人颇有交情,因而王府虽称不上家世显赫,却也是往来无白丁的书香门第。

王勃画像

王勃的父亲爱好诗书,因而对儿子文学功底方面的培养也十分用心,年幼的王勃在父亲的悉心教导下,于诗歌骈文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王勃文采斐然,十四岁已是进士及地,未及弱冠便入仕途,在当时来看,无疑是光耀门楣的一件喜事。在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父子二人一同在朝为官,生活平静而安逸。

然而王福畴虽为饱学之士,对官场政治斗争的残酷无情却并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终于有一天,在他的纵容下,王勃的一篇《斗鸡赋》檄文令他苦心经营得来的大好前程毁于一旦。唐高宗读此文后大为震怒,遂将王福畴父子逐出长安。

咸亨二年秋冬之际,王勃得好友引荐而谋得虢州参军一职,父亲王福畴因此暂时卸下了心头包袱。然而未过多久,年少气盛的王勃再次铸成大错,终至父亲大难临头。

在任上,官奴曹达犯罪,王勃怒而杀之,其后虽得朋友庇护而得以保全性命,可是父亲王福畴却因此受到了连累,不仅从雍州司功参军被贬为交趾县令,更以年迈之躯被远谪至南荒之外,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上元三年春夏之交,王福畴在自己的寒舍,终于见到了风尘仆仆赶来的儿子。但见老父生活困顿,王勃不仅悲从中来,父子抱头痛哭,依依惜别。不久之后便传来王勃回乡途中沉船殒命的噩耗,王福畴痛惜,父子匆匆一别,终成诀别……

王勃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唐代大诗人王勃的一生虽然短暂,却称得上是一段颇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王勃出生书香门第,六岁即能写诗作赋,十四岁便以出众的文采受到唐高宗的赏识而官拜朝散郎,成为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可谓少年得志,富贵功名不可限量。

王勃图片

顶着“神童”的美誉,王勃的仕途经历一度顺风顺水。在此期间,他的文学创作水平达到巅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尤以一篇《滕王阁序》骈文最为世人所称颂,该作通篇文字对仗工整,以大量文墨铺叙了风景名胜滕王阁附近的人文景致,辞藻之瑰丽,大有汉赋之遗风,是后世普遍认可的王勃之代表作。

王勃一生光明磊落,然而盛名之下最易遭人嫉妒,加之王勃性格狂放孤傲,不通人情世故,因而朝堂之上亦不免受到政敌暗算。乾封二年,王勃因一篇《斗鸡赋》而受到同僚弹劾,称其有挑拨离间之嫌,唐高宗震怒,遂将其逐出长安,一度被称为旷世奇才的王勃顿时沦为被贬罪臣,不得不远离京师。

至咸亨二年,好容易在朋友引荐下当上虢州参军的王勃再度因年少轻狂而闯祸,竟将身犯重罪的官奴曹达私下杀害,此案震动朝野,连累王父亦遭贬官。后因好友多番周旋,王勃虽性命得保,然而仕途之路却不得不就此戛然而止。

这世上若真有一种人生恍如烟花般短暂却霎那间光彩夺目,那王勃的一生,便是对这类人生最完美的诠释。上元三年暮春之际,王勃至交趾匆匆拜别老父之后,乘船回乡,当时正值初夏,南海风急浪高,王勃不幸溺水。一代诗坛巨匠,就此殒命南海。

初唐四杰之首王勃之死简介

王勃是唐朝初年的著名诗人,他年少多才,颇负盛名,名冠“初唐四杰”之首。但是天妒英才,王勃的一生颇为坎坷,大起大落,最终更是意外溺水,惊悸而亡,王勃之死不可不惋惜!

王勃剧照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六岁即能写流畅文章,被赞“神童”。九岁时通读颜师古注《汉书》,并能指出不足和纰漏。王勃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并被沛王李贤看重,召为沛府修撰。当时,贵族社会流行斗鸡,王勃因一篇《檄英王鸡》罹祸,被赶出沛王府,王勃为此深受打击。王勃被赶出沛王府后,游历蜀地近三年,与杨炯等放旷诗酒,驰情于文场,创作了大量的诗文。

终于再次谋得官职担任虢州参军后,王勃又遇到了第二次致命打击。他因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了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获罪。王勃在这次灾祸中虽因大赦天下而未被诛杀,但王勃的仕途已经彻底断送,甚至连老父亲都被株连,他的父亲王福峙因儿子王勃犯罪被贬为交趾县县令,远赴南荒之地任职。被永远地逐出上流社会的王勃备尝心酸,在送挚友杜镜赴蜀地任官时,写下了千古传颂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心情抑郁的王勃远行到交趾县看望父亲,在回来的途中溺水而死,死时28岁。史料中对于王勃的死,是渡水遇难不幸身死,还是自杀,没有明确的记述,但可以想象的是,对于年纪轻轻、才华出众却又前途渺茫的王勃来说,王勃之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唐代诗人王勃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著名诗人,祖籍古绛州龙门,也就是现在的山西河津。王勃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为四杰之首。

王勃的历史画像

据《旧唐书》王勃简介记载,王勃小时候就聪明好学,六岁就能写文章,而且文笔流畅,被誉为“神童”。王勃九岁时,不仅能读颜师古注的《汉书》,还撰写了十卷《指瑕》,指证颜师古的不足和错误,为世人称颂。王勃十六岁就应幽素科试及第,被授职朝散郎,但王勃恃才傲物,因为写了《斗鸡檄》触怒权贵,被赶出沛王府。遭遇挫折的王勃游览巴蜀山川景物,三年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文。返回长安后,王勃求补得虢州参军一职,可后来又因私杀官奴而再次被贬。676年8月,王勃在去交趾县探望父亲返回的路上,不慎落水后惊悸而死。

在诗人辈出的唐代,王勃以其独有的才华和文学主张为世人和后人所推崇。王勃崇尚实用文学,抵制魏晋时期虚华无用的文风,在转变风气方面起了很大作用。王勃在诗词方面擅长五律和五绝,现存于世的诗有80多首,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等。王勃在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堪称佳品,最为著名的就是他的《滕王阁序》。

王勃虽然英年早逝,但从王勃简介中可了解到他所撰写的著述却很多,比如《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千岁历》若干卷等等,可惜尽皆失传了。

历史上对王勃的评价如何

在唐代大诗人中,人们对王勃的评价普遍较高,不仅因为其少年成名,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难得的诗坛神童,更因为他早年创作的骈文名篇《滕王阁序》名垂千古,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王勃剧照

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著名诗人杨炯,在他的《王勃集序》中提到,王勃“九岁读颜氏《汉书》,撰《指瑕》十卷。十岁包综六经,成乎期月,悬然天得,自符音训。”无怪乎太常伯刘公对其文采亦赞不绝口,称其为神童,对王勃的评价可谓高大上。

王勃因诗才而得唐高宗赏识,未及弱冠便已位列朝臣,原本是前途不可限量的青年才俊,然而人无完人,在才学上独树一帜者,往往性格孤傲,自视甚高,于人际交往方面存在某种缺陷,王勃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其就任朝散郎期间,王勃与沛王李贤等诸王斗鸡取乐,乘兴而作《檄英王鸡》,不料竟因此罹祸,唐高宗震怒,遂将其逐出长安。其实王勃受此打击,并非真的因《檄英王鸡》而触怒龙颜,乃是因才高而被政敌所妒,故而杨炯说他“临秀不容,寻反初服”。

王勃被逐后,便去游蜀,兴致高时与杨炯等一众诗坛好友白日纵酒,挥洒文墨,驰情于诗词歌赋。不久后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官奴曹达,犯下大罪,而至再也无缘官场,只得颠沛流离,于二十七岁这年意外溺水,郁郁而终。纵观王勃的一生,虽不乏灿烂光辉,却也终逃不过天妒英才的命运,因而后人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往往是赞誉文采之余,也多了几分哀婉叹息。

王勃名句有哪些

王勃是我国唐朝时期十分著名的大诗人,但是却英年早逝,年仅二十六岁,便已经离开人世。在王勃短暂的一生当中,写下了诸多诗词与文章,并且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名句。那么,王勃的名句都有哪些?又都出自哪些诗词与文章呢?

王勃画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诗词,是王勃众多的名句当中,极具代表性的一句。出自《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每当我们与自己的朋友分别,在送行的时候,都会跟朋友说上一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表达自己对离别的朋友的祝愿之情。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名句是出自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当时正值九月初九重阳佳节,王勃作为官场当中的一名官员,受到了当中的朝中重臣阎都督的邀请,来到阎都督的府上做客。

阎都督在宴席的过程当中,向众人说道:今天是重阳佳节,各位在场的文人雅士们,不妨吟诗作对,为众人助兴。在场的人都没有动,是因为大家都知道阎都督早就已经安排了自己的女婿在宴席上出风头,不想触霉头。但是王勃却已经喝多了,便十分张扬的开始作诗。

阎都督一开始十分不悦,随着王勃将自己继续创作的《滕王阁序》念出之后,阎都督开始欣赏起来。直到王勃念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句时,惊讶道:“真乃不世之材!”

除此之外,王勃还留下了“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一名句,深受后人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