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式熊书法 九旬书法篆刻大师高式熊的“静安”情缘

2017-10-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从业20余年,也采访过不少在沪上书画领域有声望的文化名人,虽然这些名人都很客气,但总感到"距离"很远.高式熊则不然.刚一见面,你就会被他的热情爽朗所感染,觉得在

从业20余年,也采访过不少在沪上书画领域有声望的文化名人,虽然这些名人都很客气,但总感到“距离”很远。高式熊则不然。刚一见面,你就会被他的热情爽朗所感染,觉得在你面前的系一位和蔼可亲的“忘年交”,全然忘了他是“天下第一名社”——西泠印社名誉副社长、闻名海内外的书法家、篆刻家。

而当获悉记者是来自新近创刊的《静安报》时,已经95岁的高老更是热情有加:“我对老闸北、老静安感情深厚,如今两区强强联合变身为新静安,对我来讲可是亲上加亲啊!”

出生于1921年的高式熊,11岁时从浙江宁波鄞县老家来沪,随同其父晚清进士翰林、书法家高振霄学习书法、诗文等国学。1936年起,高式熊在父亲好友、著名篆刻家赵叔孺、王福庵指导下,钻研篆刻艺术。1947年,经王福庵、丁辅之等海上名家推荐加入西泠印社,并先后当选为西泠印社理事、副秘书长、名誉副社长,是目前唯一在世的解放前就入社的“西泠印社功勋社员”。

他还师从印泥制作大师张鲁庵,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49号秘方”的第二代传承人。

在国内书法篆刻艺术领域,高式熊可谓隶、行、草、篆等字体样样在行,且功底深厚。但在与记者交谈中,这位现任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的大师,却闭口不谈自己的艺术成就,而是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与老闸北、老静安和新静安的情缘。

高老告诉记者,自己初到上海时,就住在位于闸北的北苏州路上,苏州河畔来往穿梭的船只、行人是他了解上海文化和世象的第一站。而坐落在静安区延安中路上的“文化名人村”——四明村,则是高振霄在沪主要居住地,高式熊也已在此居住了80多年,见证了他从一个稚嫩少年成长为书法篆刻界名人的过程,可谓感情笃厚。

据高老介绍,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他与闸北、静安的关系更加密切,时常参加两地的文化展览、讲学活动。2013年,由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命名的“高式熊书法篆刻大师工作室”在海上文化中心揭牌,从此,高老经常在此向书法篆刻爱好者传授技艺,举办艺术作品展览。

1月中旬,高式熊还将携手区文化局在此举办“高式熊迎新艺术作品展”。同样,在高式熊和市、区政府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鲁庵印泥制作技艺传习所在静安区石门一路15号挂牌成立,高式熊不但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鲁庵印泥49号秘方无偿捐献给了国家,还收徒传艺,使鲁庵印泥有了第三代传人。

2015年12月上旬,高振霄四明村旧居被命名为静安“名人名居”,在揭牌仪式上,高式熊还向静安区文化部门捐赠了高振霄的临帖本。而本报刊头书法也是高老题写的。

高式熊对新静安区的前景十分看好,表示要一如既往地为区域书法艺术事业干点实事,并以“义不容辞”表达自己的心愿。他再三向记者强调,学习书法篆刻艺术要从娃娃抓起。为此,他设想通过区文化主管部门创办一所公益性的艺术学校,招收一批青少年好苗子,由他亲自传帮带,使中华优秀传统书法篆刻艺术能够实实在在、规范有序地传承下去。

“趁我现在精力还算旺盛的时候,让我为新静安多做一点文化艺术培训、推广事务吧!”高老对新静安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