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维龙罗荫国 珠海市委书记邓维龙:生态珠海将为全国示范
“海上云天,天下珠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珠海依靠其政策优势、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本次党代会确定了广东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珠海又将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并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突破发展瓶颈,增强活力?
昨日,珠海市委书记邓维龙在省第十次党代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珠海已规划好城市发展战略,将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的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未来五年,一个“生态珠海”、“和谐珠海”将成为珠三角地区一颗耀眼的明珠。
对于备受关注的港珠澳大桥、横琴岛开发以及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项目,邓维龙透露,港珠澳大桥已经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专门成立了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目前正在就桥的走向开展勘测,相信基础工作完成后,大桥的建设将加速进行;横琴岛的开发正在等待国家的审批;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发展顺利,双边的管理办法和方式已经落实,珠海和澳门方面都已经上了一些项目,发展很好。
记者:珠海是国家首批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是我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窗口”。经过20多年的发展,珠海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突出成就。请简要介绍一下从上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珠海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如何。
邓维龙:省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珠海市紧紧围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和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的中心任务,狠抓发展、促进和谐、锐意改革、改善民生、加强党建,努力推进珠海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
2006年,全市GDP年增量首次突破百亿元,达到749.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比2003年增长50.5%,年均增长14.6%;工业总产值200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6%,比2003年增长75.8%,年均增长20.7%,短短3年时间实现了从1000亿到2000亿元的跨越。三大战略为城市注入新活力
记者:近年来,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沿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均遇到了不同的瓶颈。据说珠海提出了三大发展战略,在原有的高起点上重新注入活力,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邓维龙:对。我们提出了“工业强市战略”、“科教兴市战略”和“三产旺市战略”,这是基于对珠海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深入思考。
近年来,珠海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规模不断壮大,工业重型化、高级化趋势明显。2006年,全市共实现工业增加值389.9亿元,同比增长22.6%。节能降耗工作卓有成效,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5%,列全省第三位。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0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品产值77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8.4%,其中软件产业产值90亿元。全市专利申请量、名牌产品及驰名商标数量均实现三年翻一番,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消费品市场保持持续高速增长,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以旅游、房地产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实力增强,金融、会展、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得到长足发展,被评为“2006中国十佳金融生态城市”。2006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亿元,同比增长16.1%。
生态优势增强城市魅力
记者:提起珠海,很多人的感觉就是环境好、风景好,是一座沿海的“宜居城市”。这几年,“生态珠海”的名号越来越响亮,珠海是如何在这方面推进工作的?
邓维龙:生态资源是珠海的一笔宝贵财富。“生态珠海”战略也是我们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希望能借生态优势增强城市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来珠海投资和生活。
珠海目前正在积极开展全国环境优美镇和生态示范镇、村创建工作,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加大治污保洁和江河水整治力度,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5%。海洋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红树林湿地面积不断扩大。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中名列全国前茅,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市”工作初见成效。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珠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建设取得新突破,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已经贯通,江珠高速珠海段即将通车,太澳高速珠海段建设进展顺利;广珠城际轨道珠海段开工建设,广珠铁路复工在即;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步伐加快。
高栏港区两个5万吨级集装箱码头等港口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珠海机场与香港机场成功合作。咸期应急供水工程、城市管道燃气首期工程等一批市政公共配套设施建成使用。城中村改造取得明显成效,中心镇建设加快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查。
在全省率先取消农业税
记者:这次党代会的报告用大篇幅讲到了民生问题,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一环。珠海如何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下功夫,构建和谐珠海?
邓维龙:本届党委班子把民生问题当成一件大事来抓,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提供“一条龙”、“一站式”服务,集中、公开、高效的办事模式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衣、食、住、行、医、教、娱等条件明显改善。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覆盖率明显提高,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面推行。社会救助网络和机制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作用,积极推进依法治市工作。努力建设“平安珠海”,维护社会稳定的组织网络基本形成,治安秩序良好。
大力实施就业培训工程,帮助5278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累计33046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覆盖面明显扩大。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建立未成年人医疗保险制度,2006年全市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等五项险种参保达254.3万人次。在全省率先取消农业税。
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记者:这次党代会为广东未来五年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新形势下,沿海经济特区也面临着新的课题,在广东区域发展经济新格局中,珠海应当如何定位?
邓维龙:今年1月召开的市第六次党代会明确了珠海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今后五年是珠海建设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的关键时期。围绕党代会报告的精神,我们将以建设珠三角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先行示范市为目标,发挥区位、环境、特区品牌三大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科教兴市、三产旺市三大战略,努力构建“富裕、文明、法治、魅力”的和谐珠海,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00亿元完善基础设施
记者:针对这个目标,珠海有哪些具体措施和做法,未来几年有哪些亮点?
邓维龙:当前,珠海市正在全力推进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十一五”期间市一级投入工业园区、经济功能区基础设施开发将不少于100亿元,其中今年将投入40亿元,各行政区同时组织相应的配套投入。
二是着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全市共有47个重大项目要动工建设,年度计划投资158亿元。
三是着力实施“一年见美、三年变优、五年显特”的“135”行动计划。今年将投入40亿元,重点对5条城市主干道进行综合升级改造。珠海计划用三年时间,每年投入100亿元把珠海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搞好。以推进免费医疗为重点,珠海着重建设“大病统筹救助、中病医疗保险、小病治疗全免”的社会医疗体系。按照城乡一体化的原则,珠海将率先在户籍人口中普及免费高中教育。
数字看发展
■2006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67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农渔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006元,分别年均递增6.4%和8.3%。
■珠海设立特区以来,已经从一个以农渔业为主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花园海滨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由1979年的2.1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749.6亿元;工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1.9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2005.7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200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2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