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和的妻子 陈思和:这也是知识分子的岗位

2017-10-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原标题:陈思和:这也是知识分子的岗位◆ 萧 岩"也蛮巧的,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图书馆里,现在又'兜'回来了."学者陈思和,以一系列观点新锐的学术成果,更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视域;名师陈思和,2005年被教育部评为首届人文学科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接着2007年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此外,他还是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在担任了十一年半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之后,现在,他来到了新的岗位: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1 现

原标题:陈思和:这也是知识分子的岗位

◆ 萧 岩

“也蛮巧的,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图书馆里,现在又‘兜’回来了。”

学者陈思和,以一系列观点新锐的学术成果,更新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研究的视域;名师陈思和,2005年被教育部评为首届人文学科的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接着2007年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此外,他还是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在担任了十一年半的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之后,现在,他来到了新的岗位: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

1 现在的工作 具体事

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一职,备受瞩目。前任是因多次在两会上直言而被称为“葛大炮”的葛剑雄教授。

说起就任图书馆馆长,陈思和低调地表示:“没有什么思想准备,是学校领导安排我来接手这个工作的。”

对这个新岗位有什么具体的想法吗?“因为这也不是一个我很熟悉的工作领域,所以还是在学习中,慢慢摸索图书馆的工作规律。目前还是在熟悉情况、调研当中。”但是他也透露,接下来图书馆有两个重大活动,将是较长期的工作重心:一个是建设新馆,一个是筹备建馆100周年的大庆。

现在复旦的图书馆分布在本部、新江湾、枫林、张江四个校区,将来会随着学校的布局而调整结构。同时,图书馆作为一个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本部图书馆毕竟是近三十年前的建筑,不能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了。应当有一个与大学地位相称的新馆。目前正在枫林校区建医学新馆,本部也在规划中。此外,2018年是复旦图书馆建馆100周年,也是件大事。

撇开这些“面上的事”,“图书馆的工作,其实是十分具体的,有许许多多具体的工作要做。”陈思和由此谈及前馆长葛剑雄:“他做的都是具体事,而一个图书馆就是由许多具体事构成的。葛先生工作之细,连学生认为书架位置放得不好他都会改,包括在洗手间里提供卫生纸等。

过去我们当学生的时候对图书馆有非常多的抱怨,通过葛先生这多年来的工作,图书馆的服务功能整体上大大加强,购书的品种、范围也大大丰富,学生满意程度也明显提高了。”

“现在图书馆的服务方面起点很高。未来还是想整体提高服务平台,适应科技发展的新形势,在更高层面上为科研服务。”

2 人生的转折 去高考

聊起过去,陈思和笑了:“也蛮巧的,我的人生第一份工作就是在图书馆里,现在又‘兜’回来了。”

1974年,陈思和20岁,分配到淮海街道图书馆工作。那是个很小很小的单位。街道图书馆的业务指导是卢湾区图书馆,组织各个街道的工人、学生,建立书评小组,陈思和就参与其中,初步接触到文学评论工作。“我写评论也是从那个时候一点点开始的。”

当时,卢湾区图书馆的领导一直想把他“要”过去,但是因为单位体制的问题,始终没有成功。“否则的话,说不定我就去区图书馆工作了,我也蛮喜欢这个工作的。也许就不会去考大学了。”

恢复高考后,陈思和与许多青年人一样,抱着“改变命运”的想法,参加了高考。“我的人生很简单,一生没离开过上海,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在上海读书工作。毕业留校后就一直在大学教书。除了交流、访问,最多在国外呆过半年时间,别的没什么变化。要说我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高考了。”

有意思的是,陈思和的高考志愿,第一志愿不是中文系,“那时候对历史更感兴趣一点。”不过后来录取的是中文系。从此与文学结缘。1982年毕业后他留校任教,正式走上研究的道路。

在学术研究中,一路走来,陈思和的经历却委实不凡。他是上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推手,90年代卷入“人文精神”大讨论的漩涡,后来提出了“民间”“无名”“潜在写作”等一系列新颖而深刻的文学史理论,他主编的当代文学史教程引发了学界的争议……他成为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领军人物,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中,投下了他那宽厚而凝重的身影。

3 教师的岗位 倡精读

每谈起教课,陈思和的眼睛就会放光。“这么多年,我一直在一线上基础课,教学从来没有落下过。”

听过陈老师课的学生都知道,他带给学生的是“如沐春风”般的精神享受。他的身上,有一种如今已成“传说”的80年代知识分子强烈的“入世”情怀深深感染学生。他经常说,知识分子就应该有回报社会的热情,你们上大学读书做的是“输入”,如今还要做“输出”。

2001年担任中文系主任之后,陈思和有了一个“大手笔”:引起强烈反响的课程改革。

“我以前就觉得,中文系课程设置不合理。现在的中学生接受的主要是应试教育,学的是很具体的东西,真正的阅读并不多,人文学科的课程一上来就是文学史、文学概论,学生很难接受。作品都没有读过,怎么讲理论?”

陈思和推出了“原典精读课程”,让学生们读原典,“让他们有个过渡,像预科一样,读完整的书。一年级读十几种书,二年级基础就比较好了。”如今相当多的本科生毕业后从事的不是专业工作,既然如此,与其让他们记那么多专业理论、文学史知识,还不如多读一点原典和具体作品,提高人文修养,“即使将来不做相关工作,对他们的人生仍然有很大好处。”

精读课程的特色之一,就是把最优秀的教师,投入到一年级的本科生课程里去,让学生们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巍巍学府的气象。傅杰讲《论语》、陈引驰讲《庄子》、陈正宏讲《史记》、骆玉明讲《世说新语》,郜元宝讲鲁迅,张新颖讲沈从文……他自己也十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大一新生讲现代文学作品。“很多外地来进修的老师都感到新奇,因为这在其他地方是不可想象的。”还有很多高年级的学生会到一年级的课堂来“补听”。

之后不久,复旦大学就开始搞通识教育,精读课程也并入了“核心课程”,中文系学生的必修课,变为全校学生都能选的选修课。某种程度上,“逼”中文系学生读一系列原典的目的没有实现。不过,“其实想来,我做的就是通识教育的工作。”

如今,重视原典精读,已被很多高校吸纳进自己的教学体系。

4 待续的著作 静期待

研究工作、教学工作、行政工作,还有许多社会工作,陈思和一肩挑,学生说,像陈老师这么精力充沛、能做这么多事的人,实在值得敬佩。

他是如何协调的呢?

“没法协调的,只好自我牺牲。”为了学科建设,要争取国家项目、参与评奖。累,忙,不言而喻。没有整块时间做学术,只能挤时间。“写一篇深思熟虑的论文可以,写专著不行。后来连写论文的时间也不够,时间都化整为零为别人写序了。”自己规划中的文学史著作,只能一拖再拖。“《现代文学史教程》拖了十多年了。出版社合同早签了,初稿也齐了,但就是没时间啊,要改,要修订,只能拖着,缺乏完整的时间。”

2012年末从中文系主任岗位上退下来,终于有时间了。辛苦多年,2013年做了个全面调整。他已经安排好,完成了文学史著作以后,接下去要把自己提出的“民间”、“知识分子岗位”、“潜在写作”等重要学术概念做一个梳理,每个问题写一本书。“包括《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现在要翻译成英文在海外出版,必须要做很大修改,语词、表述必须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否则翻译没法进行。这个工作也开始做一部分了。”

不过,现在担任了图书馆馆长,这些研究计划,恐怕又只能暂时中断了……

在笔者等候采访的时候,目睹不断有人进来请示、汇报、商讨工作。在以往的著述和讲课中,陈思和教授始终强调一个知识分子的岗位意识与文化传承。期待这位恂恂儒者在新的岗位上,能成为复旦图书馆这个文化传承基地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