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旭明被抓 恩施州委书记肖旭明:抢抓武陵山试验区建设机遇 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
支持恩施加快推进武陵山试验区建设,着力打造绿色、繁荣、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摘要
勇担历史使命,抢抓“黄金十年”机遇。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党代会对恩施州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州、产业兴州、开放活州战略,走特色开放、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力争通过五年努力,主要经济指标翻一番,在武陵山区争上游,进入全国30个自治州“第一方阵”,实现发展方式由一产业为主导向二三产业为主导转变,由农村经济为主导向以城镇经济为主导转变,由内生型经济为主导向以开放型经济为主导转变,由整体解决温饱向全面建设小康转变,为加快构建重要战略支点作出积极贡献。
打造特色开发先行区
建设绿色、繁荣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我们要坚持以特色开发为方向、绿色繁荣为根本,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开创绿色繁荣发展新格局。
一是坚持生态立州,促进绿色发展。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扶持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未来五年新增水电装机100万千瓦、风电装机50万千瓦以上。以争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为目标,每年新增人工造林30万亩,确保森林植被覆盖率由67%提高到70%,建立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绿化和生态安全体系,构筑长江中下游和国家中西部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二是发挥生态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实施“六百工程”,即烟叶、茶叶、畜牧业年综合产值各突破100亿元,蔬菜、林果、药材面积各达到100万亩以上,壮大特色农业规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全州农民人均达到两亩以上高效经济作物、特色农业收入人均超过5000元。
集中打造现代烟草、绿色食品、矿产开发、洁净能源、新型建材5个百亿元工业产业,着力建成华中地区重要的绿色食品加工、矿产品开发、洁净能源基地,力争“十二五”期末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80亿元以上。
积极推进州域旅游化,加大重点景区建设力度,完善旅游配套要素,到2015年全州年接待游客超过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建成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和全国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三是优化城乡环境,构筑生态家园。以生产发展为核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仙居恩施”、“生态走廊”建设为主要内容,创新发展生态家园建设“恩施模式”,新建沼气池15万口,80%以上适宜农户用上沼气能源。
加强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扩大试点示范,“十二五”期末全州新农村建设试点乡镇(村)覆盖面达到40%以上,30%的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实施城乡绿色工程,开展生态城市、乡镇、村创建活动,加强环境连片综合治理,让恩施州蓝天长驻、青山长在、碧水长流。
打造改革创新试验区
建设开放、文明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抢抓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和铁路、高速公路开通机遇,打开山门、大开山门,以真开放、大开放、全开放迎接新挑战,以开放促开发、促创新、促跨越。
一是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创造性落实武陵山试验区建设先行先试权,深化所有制改革,创新民营经济发展机制,释放民间活力,壮大市场主体;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创新投资促进机制,让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创新环境建设机制,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让各类人才各显其能。
二是突出招商引资,扩大对外开放。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力争“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累计到位资金和利用外资比“十一五”翻一番。加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力度,扩大茶叶、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品出口规模,外贸出口年增长20%以上。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成渝经济圈、长株潭经济圈,建立与周边市州和经济协作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格局。
三是夯实基础设施,搭建开放平台。基础设施是恩施发展的“短板”。加快建设黔张常铁路,推进恩来、恩黔、利万、恩建、鹤来高速公路建设,加快国省道干线改造和重点景区公路、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打造州域3小时经济圈,构建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立体交通网络,提升恩施在武陵山区的交通枢纽地位。
加快推进城镇化,完善以州城为中心,利川市、来凤县为副中心的州域城镇体系,到“十二五”末全州城镇化率达到40%,城镇人口在160万人以上,把州城建设成为中等规模城市和武陵山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四是弘扬现代文明,培育发展文化。发掘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培育恩施人文精神,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坚韧不拔的新“愚公”精神,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坚持更高标准、开阔发展视野,争取更大作为,营造开放文明、竞争合作的人文氛围。
打造民族团结模范区
建设幸福、和谐的全国先进自治州
着力念好衣食住行、业教医保“八字经”,切实改变全州贫困面貌,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促进各族群众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
一是加大扶贫攻坚力度。抓住国家在武陵山区率先开展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扶贫到户、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扶贫搬迁2万户、8万人,减少扶贫人口50万人。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我们要大力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新建和改扩建60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改扩建10所普通高中,着力解决农村中小学“上学远”、高中阶段“上学难”问题,力争全州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7%以上。
重点做好未达标乡镇卫生院及1000个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未来五年新增就业15万人,解决群众就业难问题。完成170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任务,解决群众饮水难问题。全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群众行路难问题。新建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4万套,完成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解决群众住房难问题。巩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成果,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制度,构筑社会保障“安全网”。
三是增进民族团结。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加强民族自治立法,推进依法治州。重视培育民族干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发民族人才资源。开展“感恩伟大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共建和谐家园”活动,促进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