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徒弟有谁

2017-11-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诸葛亮徒弟有谁诸葛亮最有名的徒弟叫做姜维.姜维的身世尚可,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之下长大.姜维喜欢玄学,尤其是郑玄的.姜维的父亲名字叫做

诸葛亮徒弟有谁

诸葛亮最有名的徒弟叫做姜维。姜维的身世尚可,在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父亲,在母亲含辛茹苦的抚养之下长大。姜维喜欢玄学,尤其是郑玄的。姜维的父亲名字叫做姜囧,姜囧曾经做过官员,但是战死沙场,姜维后来就继承了当初父亲的职务。

姜维剧照

诸葛亮带领军队出兵打仗的时候,喜欢姜维的用兵之道,于是便设计让姜维回国不成,被迫投降自己。因为归降了诸葛亮,所以姜维只能离乡背井,从此来到蜀汉。

诸葛亮一向对姜维很是赏识,诸葛亮在写给蒋琬的信上说,姜维是凉州的有学识的人,还让姜维做了五六千虎步军的头头。后来又屡次提拔姜维做官。

后来,诸葛亮在北伐时候死掉,姜维听从诸葛亮临终前的话,把将军魏延斩杀了。蜀汉曾经有一位有名的将军叫做费祎,但是费祎年事已高,最后老死了。费祎死后,姜维就成为了蜀汉的最高的将军,带着蜀汉军队在北方和曹魏打仗,打赢了很多次。

可是后来,蜀汉朝堂小人当道,人们越来越不喜欢北伐。皇帝刘禅宠爱宦官黄皓,姜维想把黄皓杀死,但是黄皓命大,反过来想要姜维死掉。姜维只好暂避风头。再后来,蜀汉被灭,刘禅投降。姜维希望假借钟会的手,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但是钟会一介匹夫,姜维跟错了人,最终钟会谋反以失败告终,姜维的一生也到了尽头。

揭秘赵云比诸葛亮大多少

赵云赵子龙,白马银枪,武艺奇绝。话说当年长坂坡一役,赵子龙在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进进出出,长枪化成道道白光,杀的好生痛快。

赵云与诸葛亮

诸葛亮诸葛孔明,长须飘飘,羽扇摇摇。赤壁一战,出尽风头,前有神奇草船借箭,后有火烧十里战船。端的是出神入化,智慧绝伦。

此二人一文一武,一老一少,可谓刘备之左膀右臂。诸葛孔明先生当世人杰,所以史籍多有记载。据史书云:诸葛孔明生于公元181年,当时正乃光和四年。而赵云赵将军,虽然也是威震一方的战将,可是关于他的史料就相当之少。所幸《三国志赵云传》对赵云笔墨甚多,言其俊逸潇洒,身高体伟,初时并未受到器中,军中地位远远不及关羽张飞。幸有长坂坡一役,人中龙凤赵子龙才被世人熟知。

遗憾的是,《赵云传》里并没有提及赵子龙的生辰,这实在是个天大的遗憾。忠心不二,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与万千军马中厮杀,只为救刘备之家属,何等的气魄,何等的铁骨铮铮,这样一位将中翘楚却不知生于何日,实在让人唏嘘。

幸运的是古往今来,赵子龙的追随者甚多。所以关于赵子龙与诸葛孔明年龄的差距也成了人民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有人分析诸葛亮刚出茅庐之时,赵云已小有名气。所以赵云至少要比诸葛亮大五岁以上。还有人认为赵云去世和诸葛亮相差没有几年,赵云去世时七十多岁,诸葛去世时五十多岁,所以应该赵云比诸葛亮大二十岁左右。

然而这毕竟都是猜测,那个群雄厮杀的年代毕竟太过久远,所以赵云究竟比诸葛大几岁这也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诸葛亮祖籍在哪

诸葛亮是大家心目中“智慧”的化身,很多人都会去研究研究诸葛亮想要一探究竟,更想要好好的学习学习。所以,就出现了很多“诸葛亮派”来专门的研究诸葛亮,我们也能从这些资料里,获得诸葛亮最基本的了解。比如说——诸葛亮的祖籍。

诸葛亮像

诸葛亮的祖籍是在徐州琅琊阳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省沂南县。之后又随父亲迁于“南阳”,这个“南阳”,是大家比较有争执的地方。有人说,这里的南阳指的是河南南阳,也有人说是在湖北襄阳,大家都能拿出自己的证据来证明自己,比如说,《出师表》中有提到“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这里的“南阳”是河南的南阳,并且,在南阳还有个卧龙岗,传说,这是诸葛亮当时隐居时居住的地方。这时候也有人指出,在《后出师表》中,也有提到“南阳”,但是很明显的感觉到,诸葛亮当时所在的地方是襄阳隆中,所以,也有人会说,诸葛亮后来迁址襄阳。

但是真相究竟如何,大家都并不知道,唯一能够肯定的是,不管诸葛亮在哪里,诸葛亮都被刘备相中,并且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也正因为这样,诸葛亮在之后才能创造出令后人惊叹的成绩。也正因为这样,才会诸葛亮传奇的一生,也正因为这样,才会有后人对诸葛亮无尽的赞美与感叹。

事后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们常常用这样的句子赞誉那些众人眼中能够做到“未卜先知”的人,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例,无论在治国理政辅佐君王上,还是军事战略指挥中,诸葛亮往往能够一针见血,未雨绸缪。

诸葛亮铜像

相反的,“事后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承载着负面评价的,它往往用来指代那些事前毫无建树和意见,待事情解决之后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之人。凡事并无绝对,事实也并非尽然,能成为像诸葛孔明那样料敌以先的人固然令人惊喜,但试问世间能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事后诸葛亮其实也并非不可取。

古语有云,观棋不语之人才堪当真正的君子。这观棋之人,虽然尽数把握住了局势,但是他并没有插足,而是站在一边冷静的分析,这并非置身事外,而是适当的做壁上观,而恰巧因为这种疏离感,让人能够更加客观理智的对所有的情况进行分析,一盘棋局结束之后,知道对局二人优缺点的,并不是下棋者本人,而是站在旁边观棋的人,而谁又能说,这观棋之人就不是“事后诸葛”?

由此看来,这事后诸葛亮也是有优劣之分的,一个人不谈意见,不说看法,其实有三种可能,一是他肚里却无墨水,无能为力,只能等事情结束之后才能理清脉络进行分析,二是他胸中有沟壑,只是藏拙或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对大局的考虑闭口不言,三是此人根本没有动脑思考。三种之中,一者谨慎,不失为善于总结之人,二者理智,是睿智豁达之人,只有这第三者,才真真是无可取之处。

这事后诸葛亮,也是借了诸葛先生的名号,并非人人都可胜任的。

诸葛亮的功绩有哪些

蜀汉天下,诸葛亮从丞相到亚父,位极人臣。刘备从兄弟三人领着两千兵马一直到占据三分天下称王称帝,在这一个巨大的转变中,都少不了诸葛亮的功绩。

诸葛亮茅庐

刘备三请诸葛亮,诸葛亮答应入世辅佐后,就给刘备详细讲解了天下三分的谋划。吃了这样一颗定心丸,刘备此后的一切就按照这个步骤来进行了。抱定了天下三分这样的一个想法,刘备就在暗中悄悄的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但是各路军阀明里和睦,私下里却暗潮涌动,诸葛亮仔细的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式,建议刘备往刘表处去。在刘表去世之后,诸葛亮从中活动,最终刘表的荆州就归了刘备。

后来曹操大军南下,诸葛亮给刘备制定的计策是:一定要联合孙权一起去抗击曹操,这样才能够保存下来,然后再扩大自己的实力。当时因为刘备和孙权明争暗斗,之间的关系非常不好。所以当诸葛亮提出这样一个对策之后,刘备手下的大将一致反对。诸葛亮最终说服了关羽等大将,接着去说服了东吴君臣,最终才一举打败了曹操的八十万大军。

此后,诸葛亮又建议刘备西取川蜀,给自己找一个根据地。在川蜀地区,不但能够站住脚跟,而且还能够壮大自己的实力。川中地区,不但粮食各类物品富足,而且人口众多。正是因为有了川中的基础,刘备才有了抗衡曹操以及东吴的实力,最终才能够称帝。

赞美诸葛亮的诗句赏析

谈及诸葛亮,中国人是没有不知道的,尤其值得一说的是还有许多文人骚客写下很多精彩绝伦的诗句篇幅,来赞美诸葛亮。

《三国》诸葛亮剧照

首先诗圣杜甫有一首描写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这首诗在前两句描绘了诸葛亮的共鸣,后两句描写了诸葛亮兵败东吴,造成千古遗恨。可以说,这首诗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同时,这首诗也讲述了当时三国的格局,诸葛亮所在的蜀国再也不能有所作为,只能休养生息,以待天时。就像杜甫的另一首诗写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首诗,更是把诸葛亮一生完整的展现出来,首先是“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表明了诸葛亮为蜀国立下的不世之功。

还有比较经典的几首关于赞美诸葛亮的诗句、对联。“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短短的十个字,将诸葛亮主要的功绩展现无遗,也将诸葛亮的地位在潜意识里提高的很高,可见诸葛亮在大家心目中的位置还是挺重要的。另外,这十个字当中有提到“两表”主要是诸葛亮入川后为蜀汉大业所做的前、后《出师表》;“一对”则是指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时所写的“三分天下”的《隆中对》。

现代人也有很多人赞美诸葛亮,比如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是闵益献给诸葛亮研讨会的。可见诸葛亮对后世的影响是多么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