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上的精灵之舞——青年小提琴家李传韵剪影
他和郎朗、李云迪并称中国年轻演奏家三杰,比起郎朗的翩翩风采、李云迪的偶像气质,不修边幅的他就像一个内心世界自给自足的顽童:2岁时能认2000个汉字,3岁有了绝对音准,4岁拉琴,5岁拿奖;记忆力超群,能背出大量长长的单词和150名世界网球种子选手名单;喜欢一切运动和电子游戏,却不喜欢数学逻辑;喜欢开快车,却不爱接电话;老想要独立,又总得和妈妈在一起……他就是有“鬼才”之誉的中国青年小提琴家李传韵。
5岁时,李传韵师从我国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教授,每天练琴七八个小时,他的母亲丘星冶也放下手头工作,专门帮他打理一切。尽管开玩笑称训练艰苦,李传韵的音乐天赋却不可抑制地显现出来。
11岁时,他赴波兰参加第五届维尼亚夫斯基国际青年小提琴比赛,出色地演奏出音乐大学毕业生水平的高难度的“卡门幻想曲”,来自11个国家的20位评委全部投票给他最高分,他赢得了少年组(11岁至16岁)比赛冠军,成为该赛事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冠军得主,被誉为“天才神童”。
母亲眼里的李传韵是个“永远不会顶嘴的乖孩子”。唯一一次触摸不到儿子的内心,是李传韵跟随家人初到美国时。1996年,16岁的李传韵赴美国朱丽娅音乐学院学习,师从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教育家、人称“现代小提琴教母”的多罗茜·迪蕾教授和小提琴家伊扎克·帕尔曼。
迪蕾常鼓励他从独立生活到音乐素养都要建立个人风格,此时也正是李传韵事业的瓶颈期,他开始厌倦日复一日的练琴,对妈妈的管束产生对抗,他“找到了叛逆的感觉”,开始说“不”。
逃课的日子里,他沿着百老汇大道,从朱丽娅学院所在的曼哈顿67街,一直走到30街。在他眼里,所有学校以外的事情似乎都那么新奇有趣:他曾经和一些黑人同学流连爵士乐酒吧,他曾经用自己的小提琴和流浪艺术家共奏一曲。
然而李传韵并没有走远,他只是走到传统教育的篱笆外散散步,头脑清醒之后,他回到了小提琴身边。他惊喜地发现,自己的琴声有了更多内涵,似乎在诉说他的心声,李传韵终于破茧而出,蜕变成美丽的彩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
李传韵就像个大孩子,憨态可掬,随性自然。可一旦弓上弦,他的神情大变,完全融入音乐之中。他无可挑剔的技术,天真率直的个性,令人炫目的独特的演奏风格让人惊讶。他演奏时小动作奇多,乐曲一响,就一个人忙来忙去,他可以转着圈儿拉琴,可以边跳舞边拉琴,甚至可以躺倒在地上。
他将心里想表达的东西加诸琴弦,便是多到无法计数的滑音,强到振聋发聩的颤弓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断弦,这些丝毫不会影响他琴声的感染力,每一秒稍纵即逝的音乐都像一团团火焰,燃烧出不同的色彩。
他玩耍式的演奏以及擅长即兴发挥,曾在国际乐坛上引起争议,因为只有“小提琴魔鬼”帕格尼尼才敢这样演奏。国外媒体评价他是“帕格尼尼再现”,他坦言:“是音乐指使我的,我是为音乐服务的,我为音乐感动,这是出自内心的、出自自然的需要,而不是造作。”
在“圣-桑小提琴协奏曲比赛”中夺魁,在阿斯本音乐节上获“Nakamichi小提琴协奏曲比赛”第一名,与著名指挥家瓦列里·杰吉耶夫、尼米·亚维、欧克·卡本、莱瑞·莱克利夫、水蓝、叶咏诗、余隆以及众多国际著名乐团合作,在世界各地进行演出,国外主流媒体评价他是“一个在琴弦上跳舞的魔鬼天才,一位用技巧征服世界的演奏大师”。
他的老师迪蕾教授认为,他“将是继帕尔曼之后另外一个伟大的小提琴家”。
面对赞誉,李传韵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谈到兴致处,他会在桌子上画一条直线,说:“谦虚和自信在中间,自卑在右边,自傲在左边。尽管有时会滑到自卑这边,但我努力让自己站在这条直线的中间,谦虚和自信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
和许多年轻人一样,李传韵喜欢通宵上网、打游戏机,喜欢流行音乐、爵士乐,有时会跟朋友们出去喝喝酒,到没人的地方放松放松,但这个骨子里彻头彻尾充塞了“现代基因”的“80后”,却在现代和古典之间找到契合点,将与他脾性格格不入的古典音乐职业做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