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浩的儿子 人民警察戴浩:29岁的生命定格在侦查路上

2017-07-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1年12月25日上午,张家港市天府苑殡仪馆的灵堂中央,一位身材魁梧的人民警察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就像在沉睡--这里正在举行以身殉职的英雄民警戴浩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隆重而庄严.数以千计的领导.同事.生前好友.社会各界群众顶着刺骨的寒风,自发前往吊唁,缅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2011年12月21日,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民警戴浩.夏鹏两人驾车远赴河南,对一起故意杀人案和"清网行动"中抓获的命案逃犯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在途经徐淮高速徐州段时不幸遭遇车祸,英勇牺牲.29岁,正值青春年华,

2011年12月25日上午,张家港市天府苑殡仪馆的灵堂中央,一位身材魁梧的人民警察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就像在沉睡……

这里正在举行以身殉职的英雄民警戴浩同志的遗体告别仪式,隆重而庄严。数以千计的领导、同事、生前好友、社会各界群众顶着刺骨的寒风,自发前往吊唁,缅怀他们心目中的英雄。

2011年12月21日,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民警戴浩、夏鹏两人驾车远赴河南,对一起故意杀人案和“清网行动”中抓获的命案逃犯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在途经徐淮高速徐州段时不幸遭遇车祸,英勇牺牲。

29岁,正值青春年华,戴浩却在这人生最绚丽多彩的时刻离开了家人朋友,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在人们扼腕长叹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用满腔热血战斗在最苦、最累、最危险的打击刑事犯罪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真谛。

他突然离去,留下一片痛惜

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是专门侦破命案、八类主要刑事案件的特殊部门,时刻面临着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每一名侦查员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作为大案中队的一员,戴浩的工作重心清晰明朗——侦破线索,抓获罪犯。

2011年12月21日上午,戴浩和同事夏鹏两人与往常一样驾车赶赴河南开展案件调查取证工作。半个月前,塘桥镇某家纺纱厂宿舍发生一起故意杀人案,16岁的河南籍犯罪嫌疑人冯某将女友潘某杀死后自首。而后,警方在“清网行动”中又成功抓获潜逃17年的外省籍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苏某,此人曾冒用一名河南籍男子的身份。两起案件都已基本告破,这次出差是为补足证据链,确保案件完美收官。

当时,“清网行动”刚结束5天,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大案中队的队员们都很疲惫,戴浩、夏鹏主动请缨,具体负责这两起案件的侦办。临行前,同事们还在商量着等他们回来举办庆功宴。可没料到,他们这一去竟成了永别。当天下午3时45分,两人驾车途经徐淮高速徐州段时遭遇车祸,不幸以身殉职。

翻看衣服口袋中的警官证,徐州当地民警第一时间联系我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的值班民警姚玉凤,他带着哭腔立即将戴浩、夏鹏遭遇车祸的事告知大案中队指导员刘海鹰。听闻这一噩耗,刚吃了两口晚饭的刘海鹰扔下碗筷,披上外套,从家里急匆匆地赶往刑警大队。一路上他表情凝重,眉头紧锁,嘴里念念有词,“我不相信身边的兄弟就这么没了,我不相信……”

可是,残酷的现实还是无情地击碎了刘海鹰的一丝希冀。晚上7点左右,当戴浩、夏鹏牺牲的消息传到队里,战友们都无法接受。这时,从朋友口中得知噩耗的戴浩的妻子,发了疯似的打电话给戴浩的每个同事,但没人敢接,他们都于心不忍。“孤儿寡母从此相依为命,让人不禁唏嘘。” 同事苏雅拉图至今仍痛心疾首,“大活人说没就没了,感觉太不真实,迷迷糊糊像做梦一样。”

刑警大队大案中队的同事们都说,戴浩平日里是个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调皮鬼”,总是能给大家制造快乐,在工作上他更是一名负重奋进、勇于担当的好警察。“就在当天上午出发前,戴浩还在2011年市公安局‘优秀公务员’审批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可谁也没料到,这位优秀的‘人民的好公仆’再也不能为人民服务了。” 苏雅拉图感慨万千。

他走过了20余万公里的“侦查路”

做人民警察,一直是戴浩的理想。市公安局政治部的同事曾在他的毕业登记表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已经由一名普通的高中生变成了一名保社会平安的预备警官,即将从事我梦寐以求的公安工作。”

在同事们的印象中,用简单的“忙碌”一词也无法形容戴浩的日常工作状态,他一直是“干得多、说得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让我来”。“他就是个工作狂,有时候队里让他休息,不让他参与办案,他就嚷嚷‘不得劲’。这么踏实的一个小伙子,年纪轻轻就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的岗位。”大案中队指导员刘海鹰说着说着眼圈就红了。

2003年从江苏警官学院毕业后,在我市城中派出所、南丰派出所,都留下了戴浩日夜操劳的身影。在所里,三天值一个班,每个班24小时连轴转,发生案件时更是终日无休,“5 2”、“白 黑”成了他的工作常态。因工作出色,戴浩被调进刑警大队。在侦查岗位上工作的6年内,戴浩平均每年外出办案100多天,辗转全国20余个省市,行程达20余万公里。

这种常态化、高强度的工作模式,练就了戴浩一身侦破急难险重案件的本领。2011年7月,我市港口、凤凰、乘航等地发生9起系列飞车抢夺案件,戴浩主动承担耗时最长、难度最大的路面监控查看工作。独自一人,连续20多天,他夜以继日仔细查看甄别涉案监控探头200余个、800GB监控录像,准确锁定2名犯罪嫌疑人,并与队员辗转镇江、徐州等地,最终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戴浩对于工作的热情与执着远不止这些。2010年6月5日凌晨,在金港镇某家网吧旁的小巷子中,近20人聚众持械斗殴,事件造成1人死亡、多名人员受伤。由于涉案人员众多、社会关系复杂,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这一次,戴浩带头开展侦查、抓捕、审查工作,连续2个多月奋斗在一线,没睡过一个安稳觉。

凭着敏锐的观察力和扎实的业务基础,戴浩顺利梳理案件并准确锁定犯罪嫌疑人,最终将其绳之以法。刘海鹰说,此案件取证环节复杂,加之很多材料都要手写,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关于此案件最终的卷宗材料,摞起来足有1米多高。”

挨家挨户排查侦查对象、长时间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屏幕、连续几日飞驰在高速公路上……侦查员的工作看似威风,实则枯燥。但这种生活,并没有消磨戴浩成为一名优秀人民警察的决心,直至最后一口呼吸。

人已走,尖刀本色永存

戴浩突然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因工作忙,戴浩鲜有时间陪伴妻儿,他经常加班到深夜才回家,儿子早已睡熟,第二天一大早儿子还没醒,他又急匆匆地出门办案。忙碌的时候,戴浩连续好几天都没法跟儿子说上一句话、抱一抱宝贝儿子,更不要说陪儿子玩耍、教儿子说话这样的“奢求”了。

即使这样,妻子刘芳总是全力支持戴浩的公安事业。每次丈夫出差,她都会在日历上“倒计时”,一天天算着戴浩的归期。但这一次,日历永远停在了2011年12月21日这一页,再也翻不动了。

“我们就是你们母子的家人。”刑警大队大案中队的队员们拍着胸脯向刘芳母子保证。

苏雅拉图回忆起戴浩说,他生前除了对妻儿的愧疚,还有对父母的亏欠。“从戴浩的休假记录看,从2003年工作至今,他回老家陪父母过年的记录仅有过一次。”

来不及给亲人留言,来不及与战友道别,戴浩匆匆地走了。生命虽然就此终结,但戴浩那股执着、耐心、担当、奋进的劲儿却永远留存,并激励着他的同事、朋友。

“戴浩的牺牲对我们的触动很深,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用更好的成绩告慰英灵,无愧于做英雄的战友。”大案中队的队员们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2012年7月21日,有市民在乐余镇某池塘的水面上发现一具漂浮的女性尸体。

尸体被截肢,只剩躯干部分,凶手手段残忍,给确认尸体身份带来了很大难度。面对困难,刘海鹰带领队员们迎难而上,在尸体发现地点的3公里范围内挨家挨户展开排查。“那里是村民集中居住区,至少有上万户人家。

”7月份正值炎热天气,白天最高温度在35℃以上,但大案中队的队员们顶着烈日,细致展开侦查工作。1个月后的8月21日,侦查员终于确认尸体身份并顺藤摸瓜逮捕了犯罪嫌疑人。案件告破,队员们都长舒一口气,觉得一切的辛苦付出都值得。

戴浩牺牲已有1年多时间,大案中队的队员们回忆起昔日并肩作战的战友,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伤感,湿了眼眶。不过,从他们的目光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坚毅。这些奋斗在一线的侦查员,正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诠释着当代刑警的尖刀本色,让戴浩的志愿在他们的身上发光、发亮。

人物素描

戴浩(1982~2011),江苏宿迁人,市公安局刑警大队大案中队侦查员。他乐观开朗,阳光活泼,喜爱“瞎哼哼”,在单位遇见熟悉的同事偶尔会调侃“原来你也在这工作”之类的语句。对公安工作,他挚爱无比,那是他一生追求的事业。正因为如此,他工作严谨认真、踏实勤奋。2011年12月21日,他与同事夏鹏远赴河南开展调查取证工作,在途经徐淮高速徐州段时不幸遭遇车祸,英勇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