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

2017-08-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杜甫游历众古迹,抒怀自己的情怀,为古代的名士.英雄等人物写下五首咏怀诗,其中<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杜甫赞叹王昭君的七言律诗,顺便以此抒发自己

杜甫写给王昭君的诗

杜甫游历众古迹,抒怀自己的情怀,为古代的名士、英雄等人物写下五首咏怀诗,其中《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是杜甫赞叹王昭君的七言律诗,顺便以此抒发自己不得志的抱负。

王昭君画像

引原诗: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这首诗从一开始便点出昭君出生的村庄,当时诗人所在之处并不能看到昭君的家乡,他以他的想象力造就了这雄壮之景,一个“赴”字突显山与山之间的雄壮。昭君出塞和亲,因此永垂青史,诗人认为这是种悲壮之情,具阳刚之气,便以浩势形容其家乡。

第二句,诗人以“去”和“独留”直接将昭君出塞的人生讲述出来,由生到死,离开皇宫,远离家乡,最后不过只留形单影只的青冢。传说到了冬天,只有昭君坟旁长满青草,其余地皆荒凉。

第三句诗人则交代昭君在汉室内为何不被宠幸,既是倾城美人,最后却远嫁塞外,是因为昭君得罪了当时的画师,于是其画像很丑不被元帝喜爱,故与元帝一直不得见。且昭君欲回中原不得,现如今能回来的也就只有她的亡魂了。诗人借此感慨自己怀才不遇的无奈之情。

第四句,表达的是昭君的哀怨,这琵琶曲承载的是其哀怨之情和思念故乡的愁绪,当时诗人也身在异乡,当时的境况和昭君是那样相似,因此以昭君之怨寄托自己的惆怅之情。

历史上的王昭君简介

王昭君于公元前52年出生,本名为王嫱,其家庭是个贫寒人家,父母健在,有两个兄长和兄嫂,甚是和睦,对其尤是疼爱,以大家闺秀抚养,越长大出落的越美丽,为乡里乡外人赞叹其美貌。

公元前38年,当时汉元帝选美,于是王昭君因其美貌受到旨意进宫为妃,但因不贿赂画师,被其记恨在昭君之像上使坏,于是王昭君入宫五年均不得元帝宠幸。

王昭君模拟画像

公元前33年,在元帝父亲在位之时,汉朝便与匈奴交好,于是第三次来朝的匈奴单于便向元帝提出和亲之事。于是王昭君便远嫁塞外成为单于之妻,为“宁胡阏氏”。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活了三年,生育了一个儿子,后为右日逐王。

公元前31年,昭君在呼韩邪逝世后,须遵循胡俗成为呼韩邪儿子的妻子,于是昭君上书请求回汉之愿,但被汉成帝以“从胡俗”之命拒绝(此时汉元帝已经逝世,其子继位为汉成帝),故昭君无奈下嫁。昭君和复株累成亲,与其生活了十一年,为她生育了两位女儿。

公元前20年,复株累单于逝世,王昭君不再嫁人 ,成为寡妇,依旧在为匈奴与汉朝和亲之事作贡献,从她嫁过来开始便一直在辅佐王室教育王子,传播汉族文化,使落后的匈奴制度得以改善,受到匈奴人民的拥戴。公元前15年,王昭君病逝,匈奴人为了纪念她,为其筑青冢。值晋朝,称其为明君,史称明妃。

魏秋桦版王昭君的形象

王昭君的影视形象有很多个版本,有年轻的杨幂版,有迷人的黄虹版,有经典的林黛版,而魏秋桦版的王昭君别有一番韵味。魏秋桦曾为1995年《神雕侠侣》中的黄蓉,风华一代,其美艳的容貌也是为人所倾倒。

魏秋桦饰演的王昭君

从这张照片来看,魏秋桦身着考究的服装,不论是从头饰还是服装的细节来看都是现在很多古装剧服装不能比拟的。手持琵琶的魏秋桦面带微笑,一双丹凤眼更是与其他版本的昭君不同,更带着一种娇媚之意。

魏秋桦版本的王昭君得到汉元帝的青睐,便派毛延寿寻找,当时呼韩邪的侄子逃往中原并中意于王昭君,那时毛延寿找到昭君,但是昭君不奉承于他,于是毛延寿便阻止她与汉元帝的见面,还对皇帝说昭君已死,故将其藏在冷宫中。

汉元帝微服私访得到胡争相救便视其为手足,回宫的皇帝听到了昭君的哀怨琵琶曲,救出昭君封其为婕妤。而犯了欺君之罪的毛延寿便逃至匈奴,怂恿呼韩邪进犯中原得美人昭君。

于是胡争便率汉军抵抗,但是失败了,王昭君便只能出塞和亲,后设计杀了毛延寿。王昭君便趁着匈奴人祭天之时跳江自杀而亡,以表自己的坚定之心。汉元帝得知,伤心成疾,一病不起后死亡,两人魂归而去,来生再续前缘。

该剧表现的情感十分细腻,加上演员的配合,虽然剧情很是颠覆,不过韩秋华等一辈有演技的演员将角色情感演绎的很好。

王昭君李夫人有什么关系

历史上的王昭君和李夫人虽然同为汉朝之人,但是却相隔了几代汉王帝,李夫人是为汉武帝时期的爱妃,而王昭君是为汉元帝时期的妃子,但是在电视剧《王昭君》中两人却同为汉元帝妃子。

《王昭君》中杨幂饰演的李夫人

历史上的李夫人本是妓女,后有幸入宫,成为汉武帝的爱妃,对其尤其宠爱。李夫人原名为李妍,其兄李延年为宫中音律师,其所写歌词“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为汉武帝欣赏,于是李延年便向汉武帝引荐词中的“佳人”——李妍。

李妍本为妓女,和后宫嫔妃相比更显动人、热情和奔放,故汉武帝对其爱不释手,封其为“夫人”,甚至为了李夫人几日不上朝,就为了能更多时间与其相伴。

然李夫人身体愈发不佳,卧病不起,面容渐憔悴,为了让汉武帝只记得她美艳之貌,每次皇帝来看她时便以被盖之,不肯相见。故汉武帝对其尤其怜爱,在其死后,以皇后之礼厚葬。

而杨幂饰演的《王昭君》中,李夫人为汉元帝深爱,李夫人的得宠却遭受皇后嫉妒,皇后便将其容貌毒毁,为了不给元帝留下自己丑陋的一面,李夫人便蒙面见元帝,最后自焚了结余生。

因为李夫人的逝世,汉元帝一直抑郁不安,深思难以集中,直到王昭君的出现才有好转,不料昭君却与自己有缘无分,最终只能将其送嫁至塞外。

昭君套是指什么

昭君套,顾名思义是王昭君所戴之物,昭君出塞的时候她便是带着这样的帽套,书有记载“冬月闺中以貂皮覆额,名‘昭君套’,便以昭君之名称它。

昭君出塞头戴昭君套图

这是古代女人戴在头上的饰物,其有御寒也有装饰的作用,通常是用动物皮毛所做的条状皮毛围在额头与发际线之处,也就是套帽。但是这种套帽是没有顶的,不是传统的帽子,女士戴的时候会露出自己的发髻和头饰。

随着时间流逝,昭君套的叫法和样子也随时代发生了变化,昭君套在明朝的时候叫做“卧兔儿”,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这有不同的叫法,如它是貂鼠皮毛所做的便叫做“貂鼠卧兔儿”。而之后昭君套还发展成有顶的帽子,在唐山等一带的妇女会戴着这样有着一圈黑色大绒的帽子,便是由昭君套演变而来的,不乏美观。

王熙凤头戴昭君套图

而关于昭君套的记载在施耐庵的《红楼梦》中颇有运用,小说中的女性常戴着昭君套,而以王熙凤为常戴,她常戴貂鼠昭君套,还会围着一个叫作“遮眉勒”的饰物,中间有一颗珠子,用来装饰也表富贵,也称作攒珠勒子,通常是富贵人家才会有这样的装扮。

昭君套能得到如此流行,不仅是因为对昭君为民族大义出塞和亲的精神的赞叹,也表明了古代女性的爱美氛围,这也正是中国历史饰物发展的一小部分。

王昭君诗词介绍

王昭君为古代十大美女之一,虽出生贫寒,但是天资过人,其父母也让其读书识字,于是王昭君琴棋书画和诗词精通,其所作之词《怨词》深得远名。

杨幂饰演的王昭君剧照

《怨词》原词引用: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养育毛羽,形容生光,既得行云,上游曲房。

离宫绝旷,身体摧藏,志念没沉,不得颉颃。虽得委禽,心有徊惶,我独伊何,来往变常。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父兮母兮,进阻且长,呜呼哀哉!忧心恻伤。

该词创作在王昭君在宫中被冷落之时,当时王昭君因貌美得到诏令为皇帝妃,但是却对谄媚画师毛延寿的人很是鄙视,便不为之,毛延寿得知便将其画丑还加上一颗丧夫痣,故在当时的封建年代,昭君便不得宠幸,在后宫中被冷落数年,感到十分悲伤的昭君便以此诗表达心中的哀怨之情。

但是这首词写得和王昭君的生平有出入,因此有人怀疑这首词并不是王昭君所写。

王昭君出塞的事迹为人们赞颂,因此关于她的诗词甚多,各个诗人均以昭君生平为由头写下关于昭君悲凉的一生以此来感叹人生或者以此明示其精神。

如李白所写的《王昭君》,“昭君拂玉鞍,上马蹄红颜。今日汉宫人,明朝胡地妾。”还有杜甫所写《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不禁感叹,一位女子竟如此引得众文人产生心灵共鸣,创作出数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