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霁翔两会 【艺术问政之两会提案】单霁翔:加强港深两地对“中英街界碑”的合作保护

2017-09-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摘要: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标志着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式启幕.会议持续进行,文化艺术界两会代表们们的提案与观点也陆续呈现,本届

摘要: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标志着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式启幕。会议持续进行,文化艺术界两会代表们们的提案与观点也陆续呈现,本届两会艺术界备受关注的声音又有哪些?雅昌艺术网以艺术问政两会。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政协会议中提出了关于…

推荐关键字 单霁翔 中英街界碑 2015年两会提案

2015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标志着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式启幕。会议持续进行,文化艺术界两会代表们们的提案与观点也陆续呈现,本届两会艺术界备受关注的声音又有哪些?雅昌艺术网以艺术问政两会。

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政协会议中提出了关于重视中英街界碑保护的提案,建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中英街5、6号界碑公布为法定古迹,加强港深两地对中英街界碑的合作保护。以下即是单霁翔关于重视中英街界碑保护的提案节选:

中英街界碑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历史物证

中英街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交界处的沙头角镇内,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全长250米,宽约4米,街心以8块界碑石为界,西侧为香港特别行政区,东侧为深圳市。中英街界碑是十九世纪末,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并疯狂侵略、瓜分中国的重要历史物证,世界上像这样的历史物证十分罕见,不可多得,极其珍贵。

1840年(清道光二十年)英帝国主义发动鸦片战争,迫使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割让了香港岛(面积78.64平方公里)。1856年(清咸丰六年)英帝国主义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迫使清政府于1860年缔结《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南端界限街以南地区(面积11.

3平方公里)。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英国又趁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之机,逼迫清政府割地求和,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6月19日,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和李鸿章在北京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英国殖民者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及附近岛屿99年。

1899年3月18日,中英双方勘定新界北部陆界,划桐芜墟内干涸河底的中线为界,并竖立界桩,从此,沙头角中英地界形成。1905年,英国殖民者单方面将界桩换成麻石界碑,8块界碑均用青灰色花岗石凿制,石质较为粗糙。

外观上小下大,纵剖面呈梯形。碑底部断面为40厘米40厘米,碑顶部断面为30厘米30厘米。各碑面向中方一侧的碑身,一律从右到左横刻光绪二十四年 中英地界第X号中文字样,面向香港一侧横刻 ANGLO-- CHINESE BOUNDARY 1898N0.X英文字样。

此后,因河道干涸形成街道,人们在界碑两侧填土整基,盖起房屋发展商业。至20世纪30年代,这里已是商号林立,成为沙头角最繁荣的一条街道,街内杂货布匹、油盐柴米、山货药材、店铺客栈等门类齐全。由于英国殖民者在九龙关设立税收关厂、缉私关厂,两地民众只能通过关卡互相往来。改革开放后,一街两制的中英街成为闻名的购物天堂。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收回香港,中英街又成为一国两制的历史见证。

目前,位于中英街上的界碑共有7块,编号为l-7号,从第1号界碑到第7号界碑的总长度为429.1l米。第1号界碑埋设在中英街西南端的街心,2-6号界碑沿中英街中线,即街心位置布置,各碑之间相互间隔的距离从30.06米至101米不等,第7号界碑埋设在中英街东北端的鸿福桥桥头的街心位置。还有第8号界碑,则位于鸿福桥下的河床中心。

为了保护好中英街界碑,1984年9月,深圳市政府将沙头角中英街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6月,广东省政府将中英街界碑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为充分挖掘中英街界碑的历史文化价值,1998年,深圳市盐田区政府建设了中英街历史博物馆,2012年,中英街荣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如今这些中英街界碑,仍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并遭到了较为严重破坏,已经是伤痕累累,例如因修路工程导致2号界碑倾斜、因人车碰撞导致3号界碑重伤。

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理原因,中英街界碑一半属于深圳市管理,一半属于香港特别行政区管理。即5号、6号界碑位于香港地界,其它界碑位于深圳地界。就文物保护管理体制而言,内地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级别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将保护对象界定为法定古迹,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尚未将界碑定为法定文物,这样就没有保护的依据。

更何况这些界碑一半位于深圳市,一半位于香港特别行政区,涉及到一国两制背景下两种文物保护体制的差异和协调问题。

加强港深两地对中英街界碑的合作保护

中英街界碑无声地述说着一百年来的坎坷历程,既是19世纪末我国贫穷落后、清王朝腐朽没落的历史见证,又是帝国主义疯狂侵略、瓜分我国的历史见证,还是我国改革开放、走向繁荣富强的历史见证。如今又见证了香港回归祖国并实行一国两制后的可喜变化,成为向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

坐落在中英街上的中英街历史博物馆,是一座特色鲜明的地志性博物馆,同时承担着中英街界碑的保护重任。但是,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建筑面积仅有1600余平方米,展厅馆舍面积狭小,博物馆配套功能不完备,仅有7名在编博物馆员工,文化传播功能难以更好发挥。

由于中英街界碑位于繁华的城市街道上,保护状况十分复杂,如果不给予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这一民族的耻辱、历史的见证,将逐渐从人们的视线里,甚至是记忆里消失。中英街是中国近代历史遗留的一条特殊街区,尤其是中英街界碑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在资源上具有唯一性和稀缺性,应该高度重视其文物价值的保护。为此建议:

一是将位于深圳一侧的中英街1、2、3、4、7号界碑提升保护级别,申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议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将中英街5、6号界碑公布为法定古迹。

二是加强港深两地对中英街界碑的合作保护,制定专项保护管理规定,共同协商做好具体保护工作,使之成为在一国两制的构架下合作保护文物的成功案例。

三是适当扩建中英街历史博物馆展览设施,丰富陈列展览内容,全面展示中英街的历史和香港回归祖国以及一国两制的历史发展进程,延续中英街界碑的故事,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