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介寿南大 厚德大医——记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
黎介寿在查房时,耐心、细致地指导年轻医护人员。
60多年,他用行动肩起医生的天职,对患者从未轻言放弃。
60多年,他紧盯临床急需,瞄准医学空白和瓶颈克难攻关。
60多年,他从未乱收一分钱,对待感恩他领“情”拒“礼”。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黎介寿。 89岁的黎介寿,也许是地球上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研究肠道60多年,他开创了亚洲同种异体小肠移植先河,主持“肠功能障碍的治疗”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自己,有着一副热心肠,一片仁心大爱,为无数患者燃起生命之火;有着一副直肠子,认准的方向,上下求索、痴心不改,在医学之路上写下绚丽篇章。
责任:“病人只要有一线希望,医生就要尽最大努力”
“我是黎介寿,病人还有希望,赶紧送过来! ”对湖南常德青年刘炳炎和女朋友李立平来说,这也许是世上最动听的声音。
2010年11月20日,刘炳炎和李立平正筹备婚礼,不料祸从天降:刘炳炎患上急性重症胰腺炎!在当地治疗的两个月里,刘炳炎多次出现呼吸困难和休克症状,医院先后下达12次病危通知书。
网上的一条信息,让李立平看到一线生机:南京总医院黎介寿院士,是医治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权威,连国外患者也包机到南京,在黎院士的治疗下起死回生。焦急的李立平将病历传到南京,黎介寿组织会诊后,认为病人可以到南京治疗。
转院之际,新问题又出现:刘炳炎刚搬出病房,各项生命指标直往下掉。刚刚露出的一线生机眼看就要破灭,彷徨无助的李立平接到了黎介寿的电话:“病人还有希望,建议等一等,只要体征好转,就抓紧送过来。 ”黎介寿还提了几条稳定病情的意见。
事后,李立平才知道,打这个电话,黎介寿担着很大风险。当时有人提出,万一患者死在转运途中,会不会要医院承担责任?可黎介寿觉得,挽救病人生命是医生最大的责任,没有任何理由打“退堂鼓”。
一天之后,刘炳炎病情有所稳定,医护人员把他抬上飞机。在南京总院,黎介寿早已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等候。引流、血透、开刀……经过48天的精心治疗,刘炳炎重获新生,身体渐渐康复。去年5月1日,劫后重生的刘炳炎和李立平幸福地步入婚姻殿堂。
黎介寿所在的南京总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70%以上病人,都是从其他医院转诊来的,不少人像刘炳炎一样挣扎在死亡边缘。对这些奄奄一息的病人,黎介寿从不推脱。他尊重生命,从不“认命”,甘愿把风险和困难留给自己,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会尽最大努力。
2007年6月,一位老人腹部受伤感染,入院后病情持续恶化。亲属不忍心让亲人死在病房,加上治疗费用所剩无几,坚决要求放弃治疗。
一大早,患者被推到电梯口时,与黎介寿撞个满怀。得知缘由,看惯生死的黎介寿眼泪夺眶而出。 “你不能走,我们再试试! ”患者被重新推进病房,因病情过重,两周后还是不幸离世。黎介寿悄悄用自己的工资,为患者家属补缴了10多万元的治疗费用。
黎介寿从不做没把握的手术。年近九旬的他,仍然坚持查房,以掌握第一手病情资料。每次手术前,他都坚持进行讨论,一次不够,两次、三次,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直到把手术中可能遇到的“地雷”全部想清楚。
一位维吾尔族少年,因肠瘘伴随大出血,多次手术告败,送到普通外科时,肚子上已动4刀。准备手术当天,少年的母亲在过道上认出黎介寿,请他帮忙再看看儿子以前手术时拍下的照片。
经验告诉黎介寿,手术多次失败很可能有“埋伏”。他戴上眼镜仔细观察照片,断定病人患有先天性血友病,必须在术前输入凝血因子。
这时距原定手术时间只有半小时,黎介寿立即打电话给主治医师,要求手术暂停。经检查,病人果然是血友病患者。病因找准了,少年术后很快康复。事后总结时,黎介寿严肃地告诫:“找不准病因,就盲目开处方、动刀子,这样的事决不允许再发生! ”
胆识:“不敢否定前人和传统,永远也走不出新路”
2011年,黎介寿倾注一生心血主持攻关的“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黎介寿从肠缺血、肠外瘘开始,继而由短肠综合症、肠移植、肠黏膜干细胞移植,逐渐衍生出29个课题,为患者撑起一把繁茂的生命保护伞。
黎介寿主持完成的亚洲首例临床小肠移植,要从1985年寒冬的一个深夜说起。那夜,一位13岁的小姑娘因腹腔大出血在地方医院急诊手术,整个小肠被切除。抬到黎介寿面前,肠子是用两把血管钳夹住的。 “请您给她接一段肠子吧,要不就把我的肠子给她! ”姑娘的父亲恳求黎介寿。当时,整个亚洲都没有小肠移植先例,黎介寿束手无策,眼睁睁看着小姑娘离开人世。
无比痛心的黎介寿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把小肠移植的难题攻克。他首先在猪身上做实验。当时,实验条件非常简陋,动物房里没有空调,黎介寿和学生们夏天挥舞蒲扇,为猪驱虫消暑;冬天拎着煤炉,为猪生火取暖。在到处散发着刺鼻粪便味的猪圈里,60多岁的黎介寿度过了近7年。这期间,不少同类医院都在开展肝移植手术,有人动员黎介寿加入。他不以为然:“科研不是跟风,肝移植已经有人在做,我就要填补小肠移植这个空白。 ”
动物移植手术成功的标志是成活100天。一天晚上,一头术后已成活80多天的猪腔静脉管突然脱落,没能抢救过来。打击接踵而至,另一头猪手术后也仅活了97天。失败,实验,再失败,再实验……面对挫折,黎介寿越战越勇。 1992年2月14日,黎介寿终于取得猪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成功。 1994年3月12日,一段250厘米的小肠被成功移植到患者杜新平腹腔内,黎介寿打破了亚洲小肠移植“零”的纪录。
为医学研究,黎介寿甚至不惜以身试刀。曾有一位患者肠管破裂多达10个瘘,大量肠液外溢,黎介寿冥思苦想也找不出堵瘘口的办法。一天,他发现有人用胶水粘合开裂的笔套,顿时冒出念头:何不用胶水粘瘘口?
拿着从国外带回的少量特殊胶水,黎介寿又担心会对人体产生副作用,如果用动物做实验,胶水浪费不起,且时间不允许。怎么办?黎介寿在自己腿上割了一道深深的口子,强忍着剧痛用胶水在伤口上试验。观察一段时间后,他确认胶水没有副作用,一种治疗肠瘘的“胶补法”诞生了。
在肠瘘治疗研究中,有道难题一直困扰着黎介寿:病人肠道功能严重障碍时营养无法供给。一天晚上,他看到一篇文章提到从静脉输给病人营养。肠瘘治疗能否采用这种办法呢?第二天,他就开展研究,大胆提出把营养支持运用于外科。这是对传统医学的“离经叛道”,有人不理解:一个外科医生不好好开刀,搞营养支持岂非不务正业?
“不敢否定前人和传统,亦步亦趋,墨守成规,永远也走不出新路。 ”黎介寿坚持自己的想法。经过多次试验,他在营养支持理论和临床实践中取得重大突破,“肠营养支持疗法”广泛应用于短肠综合征、重症胰腺炎等疾病治疗,治愈率达到96%。
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洋、只唯实,让黎介寿在前人基础上不断创新,科研之路处处开花结果。
过去对肠外瘘,医学界传统观点是要早期手术。黎介寿经过艰苦研究,发现肠外瘘瘘孔一般有“由小变大,由大变小”的规律,早期手术往往无功而返,还让患者身体雪上加霜。他果断提出通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让患者养精蓄锐,择期手术,使肠外瘘手术成功率达到99.4%。
真情:“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好医生首先要有好医德”
7月1日上午,黎介寿正常上院士门诊。接诊的第一位病人是山东枣庄农民耿永轩。 2007年,老耿患肠梗阻,经救治成功治愈,最近好像又有原来的症状。
“黎老,您一定要救救我!”忧心的老耿有点激动。 “你别急,6年前治得好,现在也可以治好。”黎介寿不停安慰。问诊后,黎介寿安排老耿做一次全消化道钡餐检查和大便化验。担心老耿找不到普外科实验室,他特地在处方上注明“研究所4楼”。老耿担心下次来不容易挂上院士号,黎介寿干脆地说,直接到门诊来找我就行。
好医生首先要有好医德。在黎介寿眼里,无论病人是高官还是百姓、将军还是士兵,都一视同仁、关怀备至。得知个别医生收受红包,黎介寿深恶痛绝:“有的病人为看病连房子都卖掉了,如果医生还要收礼,良心怎么过得去? ”
安徽患者李杜,肠梗阻手术很成功,出院前却愁眉不展:手里的钱离交医疗费还差一些。账单打出来后,李杜惊喜地发现,钱还有节余。护士告诉他:“那天,你家人执意给黎老送红包,前脚刚离开,黎老就让人把钱打在你的住院账户上了。 ”
黎介寿最看不得大处方、滥检查,总设法为病人减轻负担。来自浙江的李典举老汉,来看院士门诊时,小心翼翼把一张核磁共振片子递到黎介寿桌上,低声问:“用其他医院拍的片子行吗? ”黎介寿拿过来看看说:“怎么不行,这张片子拍得很清晰啊! ”在此之前,李老汉已经带着这张片子走了好几家医院,答复都是“要重新拍片”。重拍片子要1400元。黎介寿一句话,为李典举省下了儿子打工一个月的血汗钱。
“没有医德的医生是可怕的,没有情感的医学是苍白的。 ”黎介寿常告诫学生,冷漠对病人的伤害,有时比病情本身更具杀伤力。
2007年2月的一天,值班医生在抢救患者时,动作迟缓了几分钟,病人一口痰堵在喉咙里,心脏、呼吸衰竭,经全力抢救才脱险。惊心动魄的一幕,深深刺痛了黎介寿。第二天一早,他掐着秒表,让医护人员集体憋气两分钟,体验病人的感受。
2011年5月18日,黎介寿照例走上手术台为一名患者动手术。手术中,他突然心律不齐,脸色苍白,冷汗淋漓。尽管如此,87岁的他依然坚持站立了7个多小时,成功完成手术。患者得救了,黎介寿却晕倒在手术台上!
第二天,他郑重宣布:因身体原因,从今天起我不再亲手给病人动手术。这对热爱医疗事业的黎介寿,无疑是个艰难的决定。 “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不容许再承担一台大手术,要对病人负责,做不了就是做不了! ”
虽然不亲自动手术,但黎介寿仍坚守在医疗第一线。周一上午门诊,周二到周四上午查房,周五上午组织全科讨论疑难病症,下午进行学术报告。这是黎介寿一周的工作安排。黎介寿喜欢爬山和步行,无论是在人生还是医学道路上,耄耋之年的他,永远也不会停下攀爬和前行的脚步!(汪国梁 黄建东 潘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