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鱼儿游 王婧挑战心理大串儿烧 演寇珠一段戏12种心态

2017-07-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搜狐娱乐讯 听到在一出戏里演员要做"飞跪"."跪蹉"."乌龙绞柱"……对戏曲有些了解的人会觉得"是京剧吧?""箭衣武生戏或是文武老生戏吧?"都不对,这是中国评剧

搜狐娱乐讯 听到在一出戏里演员要做“飞跪”、“跪蹉”、“乌龙绞柱”……对戏曲有些了解的人会觉得“是京剧吧?”“箭衣武生戏或是文武老生戏吧?”都不对,这是中国评剧院的王婧在新版《狸猫换太子》中以花旦应工演寇珠做出的动作。

在所有戏曲剧种的《狸猫换太子》中,“拷寇”都是高潮重头戏,但王婧却最喜欢这出新版评剧《狸猫换太子》中的“换妆盒”一场。“这场戏里的寇珠内心变化很复杂,而且是层层递进的。她听到妆盒里有婴儿的啼哭时,是疑惑。

对于是不是打开盒子看看,心里是很犹豫的,因为刘娘娘吓唬她说妖气跑出来是要惹大祸的。可婴儿总是哭,她终于忍不住打开了妆盒,一看有个很正常的婴儿,她先是心里一惊,接着心里就开始翻腾了:把婴儿扔进河里淹死,她不忍心;不扔,自己只是个奴婢,怎敢违背娘娘的懿旨?‘原来是嗷嗷待哺小婴孩’一段唱旋律特别美。

陈琳顺着婴儿啼哭声找来追问寇珠时,寇珠心里是很慌乱的,不敢把实情告诉陈琳。最后在陈琳的逼迫下,她才说出是刘娘娘给她的,命她扔在御河里。

陈琳随即判断出这婴儿就是李娘娘刚刚生下的太子,寇珠一听,大惊失色,来了个飞跪,‘寇珠未把天良丧,我愿盟誓对上苍”。但是怎么才能救下这个小婴儿呢?她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这时心里只有焦急。

陈琳想出了办法,她马上高兴了,急忙帮着把婴儿换到陈琳提来的妆盒里,心里虽然很紧张,却也松了一口气。这么一段戏里,寇珠的心里先是有疑惑,有犹豫,有吃惊,有不知所措;陈琳找来后,她的心里是慌乱,是无奈;知道了真相后,她的心理状态除了大惊,还有面对自己的良心下定决心,还有犯难、焦急;最后按陈琳的主意救太子时,内心里既有紧张,又有欣慰。

你看,这段戏里寇珠的心里变化多丰富啊!演着多过瘾呀!要把这些都演出来、演到位可不容易。这对我来说,也是的一次挑战。”

用上“跪蹉”、“乌龙绞柱”的是“拷寇”一场。这场戏里寇珠两次受刑,两次用了“乌龙绞柱”来表现受刑时的疼痛难耐。但王婧说,在“拷寇”中,寇珠最有戏的地方不是受刑时的乌龙绞柱,不是见到陈琳时的跪蹉,而是她看出陈琳被迫举起御棍时的于心不忍,生怕陈琳露了马脚,她最大的痛苦不是肉体上的,而是内心里的,“见公公举御棍面苦心焦,寇珠一死如蒿草”,她不想再让陈琳忍受内心之苦,决心一死为陈琳解困。

王婧说,这段唱唱着特过瘾,最后一句“到那时小小的青苗含露笑”的甩腔,把寇珠就义自尽前的坦然表现的十分形象。

对王婧的表演,该剧导演李学忠称:“嘴里、身上都很好,水袖特漂亮,京剧基本功特扎实。孙毓敏大姐带出的这一班学生,底子打得真硬棒。”原来,该剧的演员大多都是同班同学。说起当初报考北京戏校学评剧,王婧说纯粹是误打误撞:王婧的爷爷是为京剧票友,她自幼受爷爷的熏陶,对戏曲也有些兴趣。

碰巧她妈妈的一位女同事让北京戏曲学院的朋友给她的孩子寄了份招生报名表,这位阿姨的孩子不想去,王婧的妈妈就要来给了王婧,她也因此就来到北京学起了评剧。

在学校时,每当他们排戏、有演出,孙毓敏校长准到场,还会给他们一些指点,尤其是花旦戏,会说得很仔细,王婧也因此大为受益。新派艺术家谷文月近日说起新派传人中年轻一代里的佼佼者,只提到了两个名字,一个是她自己的弟子、天津评剧院的徐雯,另一个就是王婧。可见王婧在继承新派艺术方面已获得了老艺术家的认可和期待。

王婧自己说,过去对于评剧,自己抱着的是一种对这个职业的尊敬;后来,就变成了喜爱,越来越喜欢;现在,已经离不开评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