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夫曼面子理论 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之“面子”理论
摘 要:"面子"是中国人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一种典型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一个中国本土的社会心理概念。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它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频繁地使用着,在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人际交往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情媒介,极大的影响了中国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面子"理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目前理论研究中的不足。
关键词:面子;理论;现状;不足
对于面子问题的探讨,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中西方学者也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学者们对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领域:即社会学、社会人类学以及社会心理学。学者们针对面子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研究的,其中关于面子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是重要内容之一。
一、西方学者对"面子"理论的研究美国华裔心理学家丁托米(Ting-Toomey)采用个体主义—集体主义—价值差异作为理论框架提出的面子磋商模型,认为面子是指在某种关系情境中,个体所声讨的一种积极的社会自我意象。英国功能主义人类学家布朗和美国哲学家列文森认为面子就是每个人要求他人认可的公众自我心象。这几位学者关于面子内涵的阐述中,都把自我形象作为重要因素。
可以说在面子的理论研究中,西方学者主要集中在对面子的定义和分类上,他们的观点对面子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5年,社会学家戈夫曼试图从面子运作的角度来解释带有普遍性的人际互动模式。从对面子的研究引申出"戏剧理论",以解释人际之间的互动现象。
他认为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行为举止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在前台的行为"和"在后台的行为"。前台行为之所以不同于后台行为是因为人们受到面子心理的制约,在前台行为中,为了让自己表现的与他人映像中的自我一致甚至更好,对自己的行为、外貌、言谈举止进行一定的修饰。
每个社会人都有面子心理, 受着面子社会机制的制约,要面子的心理促使社会人在群体的环境中去做出合乎身份的行为举止。简单的说,印象整饰是指个体试图控制他人对自己形成印象的过程。
戈夫曼指出了受面子心理制约的社会人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两种不同行为。在戈夫曼看来,每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种种角色,他们要不断的调试自己的行为以符合他人的社会角色期待,但是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人类普遍的互动法则,因而,他忽略了中国的特殊文化环境。
"戈夫曼作为一个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的理论家,他敏锐的看到了面子的重要内涵,但他同时因受到角色、规范及互动结构的影响而没有认识到他说的面子实际上只和面子的约束作用有关, 因而也发现不了中国人的脸面具有约束和炫耀、守则和不守则的双重作用及群体性……"尽管如此, 戈夫曼依然是试图建立面子理论体系的第一人。
面子作为中国本土化概念,西方学者由于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的差异,其研究必然有局限性。相反, 中国学者对于面子的研究则更为深刻,因为他们可以细致地体会到面子的微妙之处,对面子的本土化研究则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二、学者对"面子"理论的研究早在20世纪初期,中国学者就开始关注面子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学者林语堂和思想启蒙者鲁迅都对面子问题都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致地分析。但是,他们只进行了举例没有对其加以科学的界定。
由此可见,对面子进行定义, 说清楚其内涵是一件颇为困难的事情。在后来的研究中,人们开始尝试对面子这一抽象复杂的现象进行定义。但是,学者们各执己见,众说纷纭,没有达成共识各有侧重。胡先缙是第一个给面子下定义的人,她认为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步步高升,藉由成功和夸耀而获致的名声,也是藉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积累起来的声誉[1]。
学者何友晖和黄光国[2]也都在分析中强调面子中社会地位和声望的重要,认为面子是"社会地位或声望的函数"。
胡先缙还提出了"脸面"异质性的问题。她认为"脸"是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面子"是人从社会成就而拥有的声望,是社会对人看得见的成就的承认。至此,对于将"脸"与 "面"的区分研究拉开了序幕。作为大陆为数不多研究面子的学者之一的翟学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胡先缙的观念,从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脸面的异质性问题。
他认为"脸" 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而"面子" 是这一业已形成的心理及行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
他根据对脸面的独特理解,将面子分成了四类:有脸又有面子;有脸没面子;没脸没面子;没脸有面子[3]。翟学伟富于创新性的理论分析,揭示了中国人脸面观中的紧张性,对中国社会许多独特的社会现象有相当大的说服力。
香港社会学者金耀基先生以脸与面子区别理解为基础,将面子具体地分为"社会性面子"与"道德性面子"两类[4]。他认为"社会性面子"是社会赋予个人的,它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没有社会性的面子,它体现了社会互动性中他律性的一面,属于社会层面;"道德性的面子"是一种道德品质,它是人人可拥有的,至少普遍拥有的潜能,体现了社会互动中自律性的一面, 属于个人层面。
学者朱瑞玲也认为面子包含两种社会赞许的价值,一种符合外在社会要求的面子; 另一种是个人内化的道德行为是自我要求的面子。
社会学博士高永平在其《对中国人"脸面"观念的新解读》一文中提出评价性面子与互动性面子的概念。他将脸面的一部分叫做"评价性脸面",它具有整体性、自我性、不能转化成社会资源等特征;另一部分叫做"互动性脸面",它需要和他人的互动才能实现并加以运作,这其中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全部三种因素,具有互动性、可增减性可转化为社会资本等特征,具有社会交换社会服从的功能。
可以说这种分类涵盖了脸面的几乎所有外延,而且两种类型之间的界限清晰。
三、"面子"理论研究中的不足学者们关于面子分类的研究上除了上述观点外,还有其他一些分类方法。他们也从不同侧面反映了面子的复杂内涵。例如,中国哲学史家成中英教授将面子分为"主观面子"和"客观面子"两类; 西方学者Lim将面子分为三种类型:自主面子、交情面子、能力面子。
基于以上对中西方学者在面子理论方面研究工作的梳理,我们从中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学者们对面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们从不同侧面深刻地剖析了面子的内涵,细致地对面子进行了分类,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分析了面子对个体、社会及人际关系的功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开了面子背后的深层次内涵,但是在他们的研究中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不足:首先,从以上中西方学者对面子学术界定的综述中看到学者们对面子的理解众说纷纭。
虽然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面子是一种与身份有关的现象,具有认知、情感的成分,但共识也仅此而已,远未达成一致性的意见。其次,面子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但是中西方对面子的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缺少情境性地研究,只有少数学者从日常的社会现象入手丰富了面子的理论内涵。
也正是因为没有实际的证据支撑, 对面子的定义才没有取得学术认同。第三,中西方学者对面子的研究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因此,对此问题的探讨应该从具体的研究中提炼出具有解释力的研究范式和框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