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主持人路一鸣走进深大为学生开启梦想讲堂
“梦想,每一个人都有,天马行空、五花八门,每个人的梦想都不一样。而‘道’是指车轨、轨迹,引申出来的意思就是规律。那么梦想有规律可寻吗?表面上看没有。但实际上,实现梦想的人有一点相同,那就是我们面对梦想的时候要抱什么样的姿态。
” 3月31日,深圳大学科技报告厅里掌声雷动,笑语欢腾,曾经99国际大专辩论赛的最佳辩手、如今的央视主持——路一鸣先生,以未来中国导师的身份,用睿智、犀利的语言,成熟、练达的心态与深大学子们展开了一场关于“梦想”的对话和思想的交锋。
从工作到梦想的转折
未来中国秘书处为路一鸣学长特别制作的一个短片,拉开了此次领军人物大讲堂深圳站的帷幕。这段视频里汇集了他从辩手到主持人一路留下的珍贵画面,这让这位平时基本上“板着脸”做节目的主持人也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于是他的话题从辩论赛讲起。
路一鸣回忆说,那时他们参加辩论赛前的训练是非常艰苦的,每次都要停课、搬离宿舍,进行为期两个半月的封闭式集训。集训时的日常安排,他仍然能够倒背如流,“每天早上6:30起床,做早课、发声、形体、演讲,7:30早餐,8:30开始听上午的讲座,下午做思维反应的训练……” 正是因为那时候认真踏实地训练,让路一鸣能够在辩论赛上脱颖而出,也因此成为他进入央视的敲门砖。
作为一个有着管理学博士学位的人,路一鸣坦言,主持人并不是他之前的梦想。“我一直认为自己会成为公司的好白领,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当主持人。那时候有人在交大这样的工科学校里立志当主持人的话,是不入流的,大家会认为你不好好学习。”
然而,路一鸣渐渐发现自己喜欢上了主持人这个职业。当内心的想法和别人的期许、甚至主流的观念产生冲突时,路一鸣选择了听从自己的内心。“那时候,我刚好在读《追求卓越》这本书,那里面介绍了在美国已经历经百年的公司,他们都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就是:做他们最喜欢做的,从他们内心的兴趣出发去做。
这时候我开始修正自己人生的目标。我是不是喜欢做白领?我不能确定。我是否喜欢做主持人?我能确定。我的能力和知识是否支持我做一个优秀的白领?说不定还行。那是不是能支持我做卓越的主持人?我当时很有信心。”
路一鸣成功地拯救了自己的梦想。于是今天我们有了一个叫路一鸣的主持人。面对梦想,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困惑和内心的挣扎,当我们难以抉择的时侯,当我们不知所措的时侯,路一鸣的反问句给了我们一个可以效仿的方法,我们不妨问问我们自己的内心,或许决定就没有那么难了。
梦想从来不会一帆风顺
从《三星智力快车》到《商界名家》、《对话》再到今天已经非常成熟,并且形成了自己风格的《道德观察》和《一鸣论道》,进入央视之后,路一鸣的发展道路看起来几乎是一帆风顺、步步向上的。然而,路一鸣却“不知足”地感叹其中甘苦自知。
“我刚到财经频道的时候,做企业家访谈,我觉得这没有什么,我是一个最佳辨手,又是学管理的,和企业家访谈肯定没有问题。但是节目的第一期就差一点被枪毙。”路一鸣讲述了做主持人这些年,他经历过节目被砍、风格把握的偏差和观众的恶意投诉等等。但是每次惨痛的失败之后,路一鸣都会反思自己,总结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这些挫折会激励,或者说刺激他更多的读书、更多的学习。
也是在做节目的过程中,路一鸣得到了更多的经验和人生感触,这让他能够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梦想和挫折。他动情的描述了自己在做《道德观察》时的一段经历,一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夫妇,带给他的心灵震撼。“我站在招待所的门口都傻了,这样一个在我们眼里条件太普通的地方,在他们那儿成为了‘天堂’。
”路一鸣感慨道:“我们经常不满足。不满足我们现今生活的所得,还是会抱怨,可是我们忘了我们这个世界里生活的另一类人,他们和我们比起来,穷尽一生可能也无法体验我们现在所得到的幸福。一下子提醒了我们这些人,让我们反思,我们珍惜过已经获得的东西吗?我们是不是总看我们没有获得的东西。”
梦想没有充分条件
梦想这个词,听起来很神圣、很高远、很伟大,但是路一鸣却说:“我从来没有为自己设定过特别高远的梦想,我为自己设定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目标。”
“我参加辩论赛的时候想拿冠军,所以我付出巨大的努力。做主持人的时候,我想做到卓越,这辈子都当主持人,没拿它当饭碗,它是我毕生的事业。我想像美国的拉里金一样,像他站在台上说出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听。把每一个工作都做好,在工作中体会现在的生活。”这是陪伴路一鸣一路走来的梦想,一次比一次更高一点,但是是更踏实的高一点。
他说:“要实现梦想没有充分的条件,但是它的必要条件是你必须踏踏实实的走好脚下的路。”路一鸣总结的实现梦想的3个必要条件是:第一,性格。就是要做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情。第二是要有好的抗击打能力。第三点,路一鸣认为是个人的价值取向。“你做的事你很愿意,你也很有能力,但要看这件事是否是这个社会需要的。如果社会不需要,那你梦想实现的价值就不大。”
“听从自己内心的呼唤,主动地去选择一个岗位,全情地投入你才会获得更大的目标。当你的视野开阔了,你的经验丰富了,你会发现,你原来没有想到的东西,居然慢慢地离你越来越近了。”这就是路一鸣给深大的同学们,或者可以说是给当代的中国大学生最真挚朴实、却又最实际可行的建议。
短兵相接的交锋
“道德也需要法律的支持、需要经济的支持、需要整个社会道德认同的支持。但我们要相信人的心理是有善良的愿望的,至少中国有记载以来的文化传统培养了我们对于善良的不自觉的追求和渴望。”作为《道德观察》的主持人,在提问交流环节,路一鸣免不了被问到对于中国道德现状的看法。
而面对同学们对于中国新闻自由的质疑,路一鸣以一句轻松的调侃化解了同学们激动的情绪:“我知道,作为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到哪都会被问这样的问题。”但随后他解释道:“新闻管制在中央电视台确实有,但这不是中央电视台独有的,也不是中国的媒体独有的,所有的媒体都会受它的老板的管制。
然而很多节目被枪毙是因为那个节目不符合当下人们的接受能力。”路一鸣以自己的经历过的两期节目为例,说道:“比如,我们去年频繁发生的幼儿园门前的恶性事件,后来我们接到了一条指示,不能讨论、也不能上电视。
为什么?媒体有时候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赢得更多人的关注,引发社会的大讨论,这是媒体的任务之一,但是它没有料到社会的回应可能夹杂着各种不同的态度,就有人模仿,有人找到了发泄的路径。所以新闻审查,不光是引发社会动乱的东西不能播出去,也包括我所说的超过媒体伦理界限的东西。”
路一鸣先生和学生们
听说99国辩的最佳辩手路一鸣来到深大,深圳大学辩论队的同学们几乎是倾巢而出。他们带着崇敬和膜拜之情而来,也带着挑战和较量之心而来,更带着求经解惑之意而来,他们一度让这一场未来中国的大讲堂上唇枪舌剑起来,妙语连珠的问答、针锋相对的交锋,反倒让隔代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透彻和亲切起来。
路一鸣给深大辩论队的同学们深深鞠了一躬,他说现在的条件确实很艰苦,但他同时也激励同学们,“选手们还是应该秉持着自己的兴趣,通过比赛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大学生在“钱”和“才”上如何把握度?
从湖南卫视的超高收视率,如何看待“娱乐至上”对青少年的影响?
大学生对于社会的黑暗面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和立场?
中国是否需要宗教信仰的力量?
怎么看待新闻工作者的任务和法律工作者的任务开始重叠?
最佳辨手是您人生的财富,还是人生的包袱?
“最后三个问题”、“最后三个问题” ……在整个提问交流环节,始终有成片的热情高举着的手臂,活动的主办方不得不重复这样说着。在这珍贵的一个多小时里,路一鸣和同学们探讨了形而上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解答了他们实际的、无奈地现实问题和困惑;也教给了同学们正确分析和理解尖锐的、敏感的社会问题的方法……这些生命的分享,这些思想的交流,正是未来中国领军人物大讲堂所要带给青年学子的,而同学们的热情提问和冷静思考,也正是对这些分享和沟通最好的回应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