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兰力 河南豫剧豫西调特点

2017-11-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河南豫剧豫西调是河南境内梆子腔系的重要支脉.又叫"西府调".其前身是"靠山簧",或称"靠山吼"."靠调".其以洛阳为中心,演唱在豫西各地.又称"西府调",或"豫

河南豫剧豫西调是河南境内梆子腔系的重要支脉。又叫"西府调"。其前身是"靠山簧",或称"靠山吼"、"靠调"。其以洛阳为中心,演唱在豫西各地。又称"西府调",或"豫西梆子"。是 乾隆年间流行于河洛一带的"十字调"梆子腔与传布在伏牛山麓的"靠山簧" (俗称"靠调")相结合的产物。

这一新兴品种很快代替了长期统治这一区域 的弋阳腔、乱弹和罗戏,并吸收了它们的有益成份。道、咸以后,连古老的秦 腔(包括蒲剧)也逐步退向渑池以西的熊耳山一带,越调则沿伊、汝一线逐步 南移,"西府调"的势力范围至同、光朝便已明显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东达 郑州、禹州,包括伊川、栾川在内的18个州县。

豫西调风格苍劲、悲壮、深 沉、浑厚,其主要特征是以12356为腔体骨干音,以5I·654321为 旋律线。

又因"西府"唱法其腔韵多落"豫东调"主音"5"的下五度音即下 属音"1",因而又称"下五音"。传统演唱全用真声,大腔大口,赝腔带" 咦","寒韵"(落4、7·)较多,且长于鼻音,这些特点便 决定了它表现悲剧的突出功能。

辛亥革命以后,为反映高亢、昂奋的激情,郑、洛一带的" 高台班"开始往省会(开封)靠拢,同时也就开始了两大区域唱派的交流。

19 24-1933年间,少数豫西调演员曾不断楔入"豫东"搭班,试行"火力 侦察",但效果均不理想。直到1935年周海水戏班二进开封,始真正站稳脚跟 ,打开了局面。

由于这次是经过了几个月的精心准备,又组织了包括张同庆、 燕庚、周银聚、翟彦身、常香玉、汤兰香等名家在内的强大阵容;更重要的是 :从社会背景看,由于时局逆转,广大群众中产生的悲观、失望,乃至愤慨情 绪急待宣泄,于是很自然地也就接纳了这一流派,以"豫东"的慷慨、激昂,再 辅之以"豫西"之深沉、悲壮,从艺术表现力方面讲,正如虎添翼,同时也是 "应运而生"适乎潮流之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十年代的这一交溶、结合 ,为豫剧此后的繁荣发展无疑起到了奠基和决定性的作用。

豫西梆子演唱风格粗犷通俗,音乐唱腔豪放宏亮为豫西人民所喜闻乐见。上世纪30年代与豫东梆子融合成河南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河南梆子改称豫剧,豫西梆子便称为豫剧豫西调。

豫西梆子形成的渊源与豫西地区所处的位置密不可分。这里位居陜、晋、豫三省交界,虽有潼关和黄河阻隔,但其地理位置、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语系音调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十分相近。数百年来,作为豫西民间艺术的梆子戏,外与秦腔、蒲剧、(皮)黄戏,内与罗戏、越凋之间,来往交流渗透,互相借鉴吸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唱腔特点。清同治、光绪年间,豫酉梆子的势力范围以洛阳为中心已达豫西的18个州县。

豫西梆子是与相对于豫东梆子(豫东调)而言的。形成之初,戏班全由男性组成。唱腔风格苍劲、悲壮、深沉、浑厚。传统演唱法全用真声,大声大口,赝腔带"咦",寒韵(落4、7)较多,且长于鼻音。这些特点决定了它便于表现悲剧的突出功能。

上世纪30年代,常香玉到开封演出,发现了豫东梆子的高音特点,便将它融进了自己的唱腔,扩大豫西梆子的音域。她通过东西合流的新声腔加工,创造了多套庄重、活泼,有喜、有悲,音色优美,韵味甜浓的常派唱腔。30年代末成名于洛阳的世界、华乐等剧院的"十八兰"之一的崔兰田,在豫西梆子"下五音"的基础上,吸收豫东梆子"上五音"的唱法,在浑厚圆润的唱腔里出现了清脆明丽的神韵,产生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

豫西梆子通过它的女演员们对豫东梆子的借鉴、吸收,加之对文场器乐定调的升高,完成了旦角唱腔的革新,经东西合流使豫西梆子的旦角唱腔发展得更加成熟完美。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旦角剧目占据豫西梆子舞台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