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李东华 李东华的儿童文学:在新世纪中的突围(徐妍)
虽然中国儿童文学长期以来被放逐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主流叙述之外,但任何有关当下儿童文学创作的讨论,都无法绕开它的历史性存在。事实上,当我们祛除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记忆,只将当下中国儿童文学创作局限于当下儿童文学自身的时候,很难看清楚它是什么,意欲何往。所以,论及新世纪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的创作实绩,需要在历史语境与现实语境的双重维度中进行考量。
对训导类与商业类儿童文学的突围
自上世纪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诞生以来,训导类儿童文学长期居于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主流位置。即便如叶圣陶、张天翼这样的作家,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损伤了儿童文学的文学性和儿童性。虽然偶有如凌淑华、丰子恺等作家的创作逸出了训导类儿童文学的规定,却不可避免地陷入被漠视或误读的命运。
“十七年”间,训导主义儿童观升级为不容置疑的儿童文学观念。虽有民间童话的注入,但还是难以改变训导类儿童文学一统天下的格局。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界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回返到鲁迅的“一切设施都应以孩子为本位”、周作人视儿童为“完全的个人”的现代儿童观,才改变乃至结束了训导类儿童文学居于权威中心的地位,并由此开启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新时期”。
然而,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儿童文学进入了一个更为复杂的分化期(朱自强语)。即90年代中期至新世纪,“纯文学”类中国儿童文学继续深化文学性与儿童性的融合;走市场路线的儿童文学则继续扩大娱乐化与商业化的联盟。
特别是在对于读者群的争夺上,中国儿童文学的复杂性远超出了成人文学的复杂性。
李东华的儿童文学创作,就成长于上世纪90年代末至新世纪中国儿童文学分化期的特定背景下,同时又与20世纪中国儿童文学的历史记忆相互缠绕在一起。此外,李东华的儿童文学创作又不可避免地注入了她的个人记忆。
作为“70后”儿童文学作家,李东华的童年、少年阶段分别遇上了“文革”后期与改革开放时期,在中小学阶段她不可避免地与同代人一道接受了训导主义儿童观的教育余脉。
但是,1992年李东华成为了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由此开始以文学创作的方式反思训导主义儿童观。当然,北大5年(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军训一年),对于李东华的儿童文学创作究竟意味着什么,虽然很难完全说清楚,但有一点确如刘震云所说:北大不培养作家,但一位作家上不上北大是不一样的。
1997年李东华毕业的那一年,不仅正式发表了童诗,而且组诗《亲情》在1998年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奖新作奖。不过,李东华真正被关注并获得好评还是起自新世纪。
新世纪之后,李东华创作了儿童诗、儿童小说、童话、儿童散文和儿童文学评论多种作品,堪称为同时探索多种文学形式的实力派儿童文学作家。其中,儿童小说与童话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而无论是哪种文学形式,李东华的儿童文学创作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在历史上训导类儿童文学与当下商业类儿童文学这两种儿童文学之间如何突围。
悲剧性小说与喜剧性童话
与许多文学青年一样,李东华最早钟情于诗歌,但是,真正为她带来持久的文学声誉的,首先还是她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