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寒的照片 《我在故宫修文物》导演萧寒:真实表现才是纪录片的魅力
本报讯(记者 肖扬)由萧寒执导的电影《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于12月16日全国上映。昨日,影片在清华大学首映,总策划尹鸿、制片人雷建军、导演萧寒等亮相。
《我在故宫修文物》将与张艺谋的《长城》同日上映,导演萧寒表示,自己更在意的不是票房,“而是有多少人真正能够关注纪录片,让纪录电影堂堂正正在电影院里放映,而不是只在网络上,对着手机看。能让自己的作品走上大银幕,是所有纪录片人的梦想,我觉得我很幸运,或者说我也很勇敢、很坚持。”
今年年初,剧集版《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视频网站走红,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即将上映的电影版与剧集版最大的不同是,电影以时间为主轴,这些文物修复师,就是修复时间的人,他们和时间不断地发生着各种交际和化学反应。
在观感上,电影版也“消失了”画外音,导演尝试用更多的镜头语言和修复师群像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崭新的故事线以及大量剧集版中未出现的画面交代了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状态。悠扬的背景音乐勾连画面的起承转合,仿佛被修复师带着进行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旅行。
萧寒介绍:“这部影片是充满情感的散文,七个月的剪辑制作,刻意用到生活中的镜头来衔接画面的情感递进,让观众沉浸在修复师们‘日复一日’的生活,在90分钟的时间里获得一次感动。”
在被问到“在故宫拍摄遇到哪些限制”时,萧寒表示,最大的限制可能就是为拍摄等待了四年。在拍摄的过程中为了不打扰到修复师,做到了人员的精简,最小的工作干扰。“有了创造和设计,就违背了纪录片创作的原则,我们用了四个月的拍摄,让修复师们习惯了摄像机的出现,才开始把素材用在成片中,真实的表现才是纪录片的魅力。
”在谈到这部片子拍摄中最大的遗憾时,他说:“四个多月的拍摄时间太短了,我想拍十二个月,春夏秋冬,你可以看见春天的花开了,夏天的果落了,秋天的柿子红了,冬天的雪下了,那会是怎样呢。”
“故宫男神”王津师傅出席并畅谈演出感想,赞扬影片真实记录了故宫修复师的生活与工作,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去院线支持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