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逊发儿子 俞逊发笛子音乐艺术研究
中国传统音乐的科学、系统性发展,需要民歌、民族器乐、戏曲、说唱、民间歌舞等内容的完善。而民族器乐系统工程建设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更需要笛子、二胡、杨琴、琵琶等子内容的学术成果。《俞逊发笛子音乐艺术研究》是建立《中国竹笛音乐通典》课题内容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著名的笛子演奏家俞逊发(1946年1月——2006年1月),是建国以来南派笛子演奏风格的继承者,也是新中国第二代笛子演奏家的带头人,他是第一位成功探索南北派竹笛演奏风格,并将二者融为一身的演奏家;第一位在北京音乐厅举办笛子独奏音乐会的笛子演奏家;第一位通过比赛获得中国第一笛的演奏家;第一位发明“口笛”,并将“口笛”音乐艺术搬上艺术舞台的演奏家;第一位开办“笛文化研究所”的音乐理论家;第一位与世界各国笛子演奏家举办“即兴演奏音乐会”的中国笛子演奏家;第一位使笛子曲在国内民族器乐独奏曲创作比赛中获一等奖的作曲家。
他的作品《秋湖月夜》是国内唯一成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的笛子创作曲目。同时,他也是迄今开发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音乐家。俞逊发先生不仅为我国传统音乐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新中国竹笛音乐艺术系统工程建设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46年1月8日,俞逊发先生出生在上海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童年的清贫,并未压抑住他活泼爽朗和机敏性格,以及对音乐时常流露出极强的模仿能力。
童年,俞逊发先生曾在一座关帝庙开办的夜书班中学习过。寺庙内僧人做功德的丝竹管弦之音日日缭绕于耳,沁润着他童年那片急待开垦的赋有音乐才华的处女地。
如果说,寺庙内的丝竹管弦之音开启了他的音乐天赋之窗,而一只价值仅为两角钱的竹笛,则为他的音乐才华生出了起飞的翅膀——每天放学路遇的一位卖笛人吹奏的笛声,令他心旌摇动,俞逊发用他积攒了多日的二毛钱买来一支竹笛。经过一段时间的玩弄,天生灵性的他,在学校和弄堂里已小有“名气”。
经过努力,12岁的俞逊发加入了上海“红孩子业余艺术团”。次年,我国南派笛子大师陆春龄先生慧眼识才,将其收于门下。1960年,上海民族乐团招收随团学员。为了梦想,更为了缓解家中窘迫的生活境况,14岁的俞逊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民族乐团,开始了他梦寐以求的艺术之路。
乐团浓厚的艺术氛围,为他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条件。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在先辈们的教诲和影响下,他懂得任何一个事业上有成就的人无不都是用勤奋和钻研换来的;任何一个事业上的天才也无不来自于勤奋和钻研。
因此,他在练习笛子时异常刻苦。晨星未落,他笛声已起,月上中天,他笛声依旧。每天十多个小时,笛不离手,曲不离口,春去秋来,日复一日,他如同一位痴迷的攀岩者,一步一步,向着竹笛演奏艺术的高峰执著地攀登着。时至今日,当笔者在采访俞逊发的同事、先辈、同行、学生和家人朋友如陆春龄、闵惠芬、王铁锤、詹永明、唐俊乔、刘一、刘波、王益亮等人时,均对俞逊发的勤奋和钻研赞叹不已。
16岁时,俞逊发笛艺已初露峥嵘。1962年第三届“上海音乐之春” 音乐会上,他完美的演绎了笛曲《欢乐歌》和《报喜》,获得了该届音乐会最高奖——“优秀表演奖”。
在俞逊发先生的笛艺之旅中,曾有幸得到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等竹笛宗师的指导。他不仅传承了大师们的绝艺,汲取了大师们的精华,且随着自身文化底蕴的不断加深,对笛子演奏艺术亦有了独特的见解。
通过大胆的尝试,精心的研究,俞逊发先生在前人陆春龄、赵松庭、冯子存、刘管乐、王铁锤、刘森等演奏家探索南北风格的基础上,对传统竹笛的演奏理念做了有益的革新。即在不破坏原有演奏风格的前提下,将南北两派的竹笛演奏特点与技术进行了科学、系统和有机的融合,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演奏风格。
正如他借用佛学中的一句话:“迷时师渡,悟时自渡”。他不但能吹奏《欢乐歌》、《鹧鸪飞》《三五七》等细腻含蓄的江南风格笛曲,《五梆子》、《扬鞭催马运粮忙》、《牧民新歌》、《荫中鸟》、《牧笛》等高亢粗犷的北方笛韵也同样驾驭自如。可以说,俞逊发是众多探索我国南北两派竹笛演奏艺术风格中成功的第一人。
1975年,中国艺术团成立之初,俞逊发先生凭借其高超的演奏技术,南北兼容的演奏风格,征服了所有评委,成为了中国艺术团的一名演奏员。同年,与当时全国选拔出来的各专业的佼佼者一道,参加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型专业电影歌舞片——“百花争艳”的拍摄(《东方红》属音乐舞蹈史诗)。
片中,俞逊发高质量地完成了独奏和伴奏的任务。该片的问世,在当时影响热烈,并风靡全国。也正是百花争艳的问世及他在片中演奏的《歌儿献给解放军》、《杨鞭吹马运粮忙》和口笛曲《苗岭的早晨》,全国的音乐界及音乐爱好者认识了俞逊发。
1984年1月16日,俞逊发先生在北京民族宫举行了“俞逊发笛子独奏音乐会”。本次音乐会,是建国以来第一次真正公开的、以演奏笛子音乐为目的的独奏音乐会。俞逊发先生不仅将《三五七》和《喜相逢》等具有传统的南北方特色的乐曲一并搬上了舞台,笛曲《秋湖月夜》、《汇流》等一批新作品的展示,诠释了他对当时笛子音乐发展的前瞻性。
同时,音乐会还掀起了人们对笛子音乐艺术的思考,为后来的演奏家能够举办不同风格、不同设想的独奏音乐会,和为此而创作大量的曲目开辟了先河,为竹笛艺术在创作、演奏等方面的科学系统性的发展,特别是南北演奏技术的交融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俞逊发先生曾说:“艺术必须以民族魂为根基,才不容易被异化”。为此,他常深入到民间,学习昆曲、婺剧、绍剧、河南梆子、京剧、囊玛、花儿、信天游、二人台等各种戏曲和民歌,了解乡土文化,使他的音乐始终保存着浓郁的民族风味。
同时,俞逊发不时汲取西方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他演奏的朱践耳先生作曲的《第四交响乐》,于1990年秋荣获第十六届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作品”大赛奖,这是中国人乃至亚洲人有史以来第一次荣获该项大奖。
该曲灵活地运用西方现代作曲的技法,并借鉴吸收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表现手法。俞逊发先生将竹笛极富民族特色的韵味发挥的淋漓尽致,且与西洋弦乐器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副大千世界丰富与深奥的画面,使整部作品具有极强的哲理性、民族性和国际性。
在上海民族乐团、上海京剧团和中国艺术团等不同性质艺术团体和工作经历,以及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在该校的任教,是俞逊发先生的演奏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艺术实践和音乐教育经验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文化底蕴进一步增厚的重要阶段,为后期挖掘、开拓笛子的演奏技巧及笛子乐曲的创作做了有益的铺垫。
1、发明创造
经过多年的磨砺,俞逊发先生认识到,突破传统的演奏方法、使笛子演奏艺术得到真正的升华,必须靠扎实的音乐基础知识、丰富的艺术实践能力、大胆的创新思想、高深的音乐文化底蕴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做支撑。
开拓思维,大胆创新,是俞逊发先生笛子音乐艺术成就的重要思想理念。在他对笛子的演奏技巧不断地求新求变中,先后发明了指揉音(分上揉音、下揉音和压揉音。见作品《赤日》、《牧羊人》、《喜讯传来喜开怀》等)、腹震揉音(见作品《珠廉寨》)、连续滑揉音、叩笛音(见作品《牡丹亭写意》)弹吐音(见《春风遍江南》)、吐倚音(见作品《汇流》)、指跳音(见作品《歌儿献给解放军》)、哨笛音、指打音(见作品《琅琊神韵》)、指孔泛音(见作品《赤日》、《竹迹》)、混震音(见作品《秋湖月夜》)、唇击音(见作品《赤日》)、舌击音、舌冲音(见作品《竹迹》、《第四交响曲》)、气击音、虚幻音、泛音颤音(见作品《独白—心潮》)17种新方法。
是至今发明笛子演奏技术最多的演奏家和作曲家。这些技巧均一一应用在他的乐曲创作之中。其中耳目一新的哨笛音和指打音技巧就是在创作《琅琊神韵》期间,为避免打扰寺内僧侣而偶然发明的。也有是在演奏他人作品中开发出的。如舌击音和舌冲音是在演奏朱践耳的《第四交响曲》中产生的,使演奏者在演奏音乐中对正确把握和诠释作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俞逊发新的笛子演奏技术的发明,不仅给笛子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进一步挖掘了笛子的艺术表现力,为笛子乐曲的创作拓宽了思路,为笛子乐曲的创作表现深度打下了基础,同时为新中国竹笛艺术的科学、系统性发展作出了贡献。
说到发明创造,俞逊发先生除了推陈出新了十七种演奏技巧之外,“口笛”的发明,更为我国民族器乐史涂抹了浓重的一笔。
“口笛”的诞生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作为一名视笛如命的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早已希望竹笛能向西方的某些管乐器一样,通过改造,既拓宽其艺术表现力,又不失其传统的特点和韵味。1968年秋,在一次使用平日自己常用的“废竹管”练习嘴劲时,俞先生偶然发现,可在废竹管上吹奏出音阶,他即刻意识到,自己多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
经过两年多的精心研究,“口笛”诞生了。1973年5月1日,俞先生在上海卢湾区体育馆首次演奏了“口笛”。
他以一首罗马尼亚乐曲《云雀》征服了所有观众,获得了巨大成功。1974年,他又配合作曲家白成仁,专为“口笛”创作了一首名为《苗岭的早晨》的独奏曲,且立刻响誉全国,流传至今。为进一步完善“口笛”,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俞逊发先生与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王益亮师傅一道,又成功研制开发了五孔“口笛”,大大提高了“口笛”的艺术表现力。
“口笛”不仅蜚声国内,且震动了国际乐坛。在法国,一位记者听后惊叹道:“简直像‘魔鬼’一样能变,使人着了魔!”德国的报刊称口笛为“神奇”。在特立尼.多巴哥,一位音乐家在评论文章中写到:“只有三英寸长的口笛,能奏出如此奇妙的音乐,令人惊讶!”因“口笛”的传奇色彩,它还常被做为礼品赠送国外元首和使者。
2、笛子音乐
俞逊发先生认为,做为一名艺术家,只注重专业技术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是缺乏内涵的,要成为中国特色的民族器乐演奏家,还应该加强多方面的修养。而从事音乐创作、改编、加工,是他构建演奏与创作复合性人才的重要内容。
自1971年以来,俞逊发先生先后创作、改编和加工了63首笛曲(据《玉笛飞声》2000年台湾《琴园文化艺术股分有限公司》目录统计)。在这些作品中,属创作的乐曲有12首。如:《喜讯传来乐开怀》、《秋湖月夜》、《琅琊神韵》、《汇流》、《赤日》、《音韵》等。
其中,尤以《秋湖月夜》堪称佳作中的极品,获得1984年 “全国民族器乐作品”一等奖、“上海音乐之春”优秀创作奖,且1993年又获得“二十世纪华人经典作品奖”。
《赤日》于1986年获第十二届“上海音乐之春”创作、演奏二等奖(一等奖空缺);《音韵》于1987年获首届“海内外江南丝竹大赛”创作二等奖。属改编的乐曲有31首。如《歌儿献给解放军》、《收割》、《太极》、《云雀》、《牧羊人》、《珠廉寨》等。
其中,《歌儿献给解放军》是俞逊发笛子音乐创作和改编曲中第一首公开发表的作品(见笛子曲选第三集《枣园春色》第10页,人民音乐出版社1977年8月第一版),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的笛子作品之一。
属于演奏传统音乐和他人创作的音乐,并注入个人演奏风格的作品有20首。如《欢乐歌》、《中花六板》、《三五七》、《姑苏行》、《妆台秋思》、《梅花三弄》、《第四交响曲》、《苗岭的早晨》等。其中,演奏朱践耳创作的《第四交响乐》,于1990年秋荣获“第十六届瑞士玛丽-何塞皇后国际交响乐作品大赛奖”;演奏杜次文创作的《妆台秋思》于1992年获 “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
俞逊发先生的创作之所以能够结出丰硕的成果,与其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扎实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朴实求真的创作态度是密不可分的。
3、俞逊发笛子音乐艺术特征:
俞逊发笛子音乐表现的主要内容,其一是对古典文学,特别是宋词学习和研究的心得。以至触景生情,有感而发。1978年,笛子大师赵松庭送给俞逊发一支由他本人研发的大G调低音笛,这对于急于想表现笛子音乐中更深层次的诗情画意作品的俞逊发来说可谓雪中送炭。
1980年秋,俞先生在苏州体验生活时,寒山寺的钟声震憾了他,古代园林的建筑美征服了他,南宋词人张孝祥的《过洞庭》陶醉了他——“风情月明,湖光粼粼,水天月色,一碧万倾。
古刹钟声悠悠远长,深夜秋瑟,满天星光,人在画中,心醉若梦”(《秋湖月夜》三个段落的标题)。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秋湖月夜》就这样诞生了。其二是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抒发。在古典文学中对大自然美好山河的描述是俞逊发特别追求的美学思想内容。
被称为“音乐的诗、有声的画”(转引自《玉笛飞声》序,2000年台湾《琴园文化艺术股分有限公司》)的《琅琊神韵》不仅是醉读北宋诗人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的结果,也是对琅琊山到处蜿蜒的古道,清幽的花香,潺潺的流水及环滁皆山、奇树倚石、苍翠拔天祖国美好山河的抒怀。
而《汇流》则是对加拿大尼加拉大瀑布汇流奔腾、瀑布飞泻异国风景的赞美。其三是研究宗教和生活感悟的体会。象《赤日》就是学习老子音乐美学思想“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洁,故混而为一”(见《老子.第十四章》)和体味人生的总结。因此,诗歌、自然、宗教、生活是指导俞逊发音乐创作的理论基础。
另外,俞逊发对传统音乐的改编、加工和演奏艺术的新突破,是力求使我国民族音乐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表现。如经他改编、加工和亲自演奏的《三五七》、《中花六板》、《玉芙蓉》、《姑苏行》、《梅花三弄》、《朝元歌》、《妆台秋思》等是使这些传统乐曲上升到新的艺术层次的体现。
在俞逊发笛子音乐中,独奏为基本形式,只有个别作品为其它形式,如《喜讯传来乐开怀》为二重奏。在笛子独奏曲中,伴奏常为小型民族乐队,保持了传统音乐笛子曲的伴奏风格。而用声乐伴唱的《琅琊神韵》(吴华配伴唱)不仅填补了笛子曲伴奏形式的空白,也为民族器乐独奏的伴奏输入了新的血夜。
俞逊发笛子音乐的创作,也和其他作曲家一样,经历了学习、探索期和个人风格形成期的阶段。上世纪七十年代创作和改编的笛子音乐为俞逊发笛子音乐的学习、探索期。其音乐多是在传统音乐和前人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而成。
如《珠廉寨》的音乐材料取自于同名京剧;《歌儿献给解放军》是根据常留柱的同名歌曲,并在作曲家顾冠仁的帮助下改编而成。这时期的音乐以表现欢快、热烈的场面为多,而风格是在北方粗犷、毫放、明亮型基础上,渗透了南方的委婉、抒情音乐。
在技术上,保持了冯子存、刘管乐、陆春龄、王铁锤、刘森等建国以来第一代笛子演奏家所形成的风格,并以北方的吐音、垛音、厉音、滑音、花舌音等技术为基本表现手段.同时结合南方叠音、打音、颤音、赠音等技术而进行创作。
这些作品之所以在当时能够流传,其原因一是符合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时期明亮、热烈、粗犷、欢快、坚定、有力、宽广、抒情等为主流的音乐审美情趣;二是俞逊发能将南北笛子演奏技术有机的结合用来表达完整的乐思;三是音乐创作、改编的基础来自于民间音乐和前创作流行的歌曲;四是人们的音乐改革开放和创新思想还没有完全起步所致。
如1976年创作的《喜讯传来乐开怀》,其音调和节奏等音乐语言以河南豫剧音乐为素材,演奏以北方技术吐音、垛音、厉音、滑音、花舌音、抹音为基础,并不时渗透南方的叠、打、赠、颤技术,音乐风格奔放、热情。
该乐曲至今都为流传的笛子二重奏曲目。象《收割》、《歌儿献给解放军》等也均为上述风格的体现。
八十年代初,俞逊发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系统学习了作曲理论,为俞逊发笛子音乐的创作进入个人风格形成期奠定了基础,也为新中国笛子音乐发展史填补了许多空白。首先在音乐表现的内容上已从欢快、热烈为主的场景转向以表现大自然、诗歌、宗教及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为基本内容。
如《秋湖月夜》、《琅琊神韵》、《汇流》、《赤日》、《音韵》等在不同程度上均体现了他的创作个性。且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追求的审美理念。如《秋湖月夜》在旋律上强调上抛物线旋律线条;而在《琅琊神韵》中则强调下抛物线旋律线条。
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实践,俞逊发先生深知,要将竹笛艺术真正地以文化的概念融于社会之中,单单依靠演奏、创作、改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放眼未来。而竹笛音乐教育是使笛子音乐文化深入人心的重要基础。在教育方法上,要使专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培养专业的笛子演奏员的同时,进行社会教育,将笛子演奏普及化、大众化,形成以专业带普及、以普及促专业的良性态势,最终把竹笛艺术推进时代的新高峰。最终使竹笛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国际接轨走向健康之路。
一、专业教育
俞逊发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兼职。他认为,专业教育是精英教育,是社会教育的排头兵。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是专业具有生命力的保障。笛子演奏家、教育家张维良、詹永明等曾得到他的教诲,目前活跃在国内笛子舞台的青年演奏家唐俊乔、刘一、赵琦等是他培养过的弟子。
在长期的专业和业余教学实践中,俞逊发先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既注意保持优秀的传统教育体系,同时又不断总结新的教学经验。
1、严谨治学。俞逊发先生极为重视基础训练,尤其是长音的训练。为让学生打好基础,他曾要求过学生,三年内只练习长音。在讲解笛艺时,俞先生的语言非常精练和准确,问题和要点往往用一两句话就阐述得清楚明了。有些抽象的演奏理论,则以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加以释解,将其形象化,便于学生清楚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很快地解决和掌握演奏要点。
“左前右后丁步开,双目平视向前看,膀子开腕子下,掌心圆手指弯,笛身下倾15度,风进玉笛龙凤鸣。”这是俞先生总结的《持笛辞》。短短六句话,39个字,就形象地将演奏笛子的基本方法概括了出来。
当今笛界的佼佼者唐俊乔女士,曾师从俞逊发先生。俞先生对她言传身教,经常教导她要抛开门户和派别之见,勇于学习其他专家的精髓和成功的见地,从而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感动自己才能打动别人”、“自然之处有生意”等精辟的话语,时时在唐俊乔耳畔回响。短短几年时间,唐俊乔的笛艺得到迅速提高,并很快地步入到青年笛子演奏家的行列。
2、笛外修身。“笛艺在笛外”,这句极富哲理的话,是俞逊发先生几十年从事竹笛艺术的精辟总结。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俞逊发,几十年来,一直对古今中外的诗歌、文学作品,中、西音乐创作技法,中、外音乐史等学科领域均进行着系统的、孜孜不倦的学习和研究。
他常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打好笛子演奏基础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身文化修养。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具备丰厚的文化知识、优良的道德品质,才能深刻理解笛子的文化内涵,真正掌握笛子的演奏艺术。
现上海民族乐团笛子演奏家刘一(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在职硕士研究生),在附中就跟随俞逊发先生学习笛子,多年来,深得俞先生教诲。他不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且仅用三年的时间修完了四年的课程。现所学的专业,亦是遵循了俞先生的意愿。
3、以德育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俞逊发先生常告戒学生,学笛先要学做人,人品是最重要的,是艺术家成功的基础。只有具备高尚的艺德,才能成为真正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艺术家。
1985年11月,俞逊发先生随上海民族乐团到江苏如皋县演出。期间,俞先生的一首《秋湖月夜》令一位青年笛子爱好者吴旭东听的如痴如醉。他鼓起勇气向俞逊发先生求教,俞先生当即应允,并利用演出间隙和休息时间对其进行指导,使吴旭东受益匪浅。
临走时,吴旭东买了些特产送给俞先生,以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而俞逊发先生不仅拒绝了,还严肃地说:“我不要礼品,我要你吹一曲《秋湖月夜》。”小吴当场进行了吹奏,俞逊发先生赞赏地点了点头。随后,取出一只跟随他十多年的“口笛”送于吴旭东。
二、社会教育
普及笛文化,社会教育是基础。在俞逊发先生的大力倡导下,1998年上海成立了“中华笛文化研究所”。这不仅是我国第一个笛文化研究所,也是第一所把民族乐器上升为文化高度的研究机构。
研究所成立之初,把表演、教学、科研、乐器改革和社会活动做为主要的工作内容。编著了《中国笛子考级曲集》、《笛子考级训练问答》和《笛子考级音阶练习》等著作,为普及笛文化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多功能笛的成功研发,又为广大笛箫爱好者提供了方便。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学习者迅速增多,达到了普及笛文化的基本目的。
俞逊发先生为弘扬中华笛文化常常不计报酬,积极地开展公益性活动,主动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中去,义务地为广大竹笛爱好者示范授课。如他亲历亲为,定期在上海静安寺广场、下沉广场为笛子考级者进行义务辅导。在上海静安寺广场举行的“中华笛韵”——千笛广场音乐会上为大众义演;18他不遗余力在无锡设立培训基地,多次无偿为初学者搞学术讲座,甚至到幼儿园为学龄前儿童演奏。
在国内其它省市组织的有关竹笛方面的活动,无论活动大小,只要请俞逊发先生,他总是不计个人得失,尽可能的参加。2003年,湖南省笛子协会组织首届“灵声”杯笛子大赛时,聘请俞逊发先生做顾问评委。由于大赛注重专业性,未进行其它商业性运作,活动经费有限,专家评委的待遇很低。
但俞逊发先生并未因此而轻视,反而非常尊重大赛组委会的安排,自觉地按要求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大赛工作人员事后向俞逊发先生表示歉意,他却说:“都是为了笛子事业的发展”。
他正直率真的性格、大公无私的品格深具表率和示范意义。在俞先生身患绝症期间,仍接受邀请,参加了香港“笛箫艺术节”,并成功地完成了演奏。正如他所说的那样:“我要把我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笛文化的传播中去。”
三、国际交流与交融
为将竹笛艺术推向世界,让世界通过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艺术来了解中国,俞逊发先生做了大量的工作。
1974年以来,他先后出访了30多个国家。多次被台湾、香港、新加坡、澳门邀请,举办个人专场音乐会和讲学。还与荷兰、日本、印度等著名演奏家进行“即兴演奏音乐会”。并在欧洲地区进行巡回演出,对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融合、借鉴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在荷兰访问期间,俞逊发先生专门即兴演奏了被称为是加拿大第二国歌的《牧羊人》。他深厚的演奏功底,以及对该乐曲成熟的理解和恰当的演奏,征服了所有的观众。为感谢中国演奏家带来的美妙的天籁之音、增强中加两国之间的友谊,当地政府专为俞逊发先生雕铸了头像,并将其永久的伫立在加拿大的国土之上。成为少数的在国外立塑像的中国音乐家。为中国民族音乐在国外的传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93年,俞逊发先生出访德国,他的演奏使德国的艺术家们为之震惊。为流下这美妙的天籁之音,俞先生专门被邀请到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录音棚里。邀请者希望这位来自中国的演奏家,能够即兴演奏一首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乐曲。
俞先生缓缓度步窗前,沉思良久。窗外,正夜色蒙蒙,鹅毛大雪纷扬而至。仰望苍穹,幽深静穆。望着这一亘古不变的生命奇观,他仿佛觉得,自己有限的生命已逐渐融入到这永恒的天体生命之中了。此时,他已物我两忘,神思已飞越时空隧道,寻觅最初人类生命领地上跳动的歌谣,用心灵的音乐语汇与之对语。
他缓缓举起竹笛,一首具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生命礼赞笛曲,悠悠回荡在异国的夜空。1994年,这首被命名为《太极》的乐曲获得了德国金唱片奖。
俞逊发是我国建国以来第二代演奏家的领头人,是集南北风格为一身、水平最高的演奏家,也是集演奏与创作为一身复合式人才的典范,更是将中国笛子在世界传播和传承的积极倡导者。
在俞逊发先生四十多年的艺术生涯里程中,先后录制《汇流》、《琅琊神韵》、《妆台秋思》、《牧歌》、《河岸吹笛人》、《台湾民谣》等十七盘专辑。其中,《妆台秋思》于1992年名列“全国第二届金唱片奖”榜首。1991年,他出版的专著《中国竹笛》,以及2000年10月出版的笛子曲集《玉笛飞声》,都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为表彰俞逊发先生对民族音乐事业做出的贡献,他先后获得了“上海首届文化艺术奖”及“上海宝钢高雅艺术奖”等多个奖项。另外,自1991年7月起,俞先生终身享受由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在俞逊发先生住院期间,时时挂念着笛子文化事业的发展。弥留之际,还常不忘告戒后辈:“一定要把笛子文化事业做下去……,文化的传承需要靠一带一带人的努力,这种努力是需要一个接一个的人去做工作……。”
俞逊发先生的一生,是勇于创新的一生,是孜孜追求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真诚坦荡的做人品格,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扎实丰厚的文化底蕴,朴实求真的创作思路,勇于革新的演奏理念,无不是我后辈学习的榜样;他不仅是一个演奏家,更是为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在默默努力的工作者,他将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我国民族音乐艺术事业,殚精竭虑,蜡炬成灰。
他是中国艺术界的精英和楷模。而今,他虽已离开了我们,但他为我们流下了一份丰厚的财富,而他忠于事业的精神将被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作者简介:张 平,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教授
纪维剑,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