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学晶:传唱二人转 感恩家乡情

2018-03-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二人转作为东北民俗艺术,集东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表演和语言精华于一身,所谓"唱.说.扮.舞.绝",唱是二人转艺术的根本和基础,指的是丰富多彩的唱词和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的美誉;说指说口.说白和数板,语言风格亲切大众化;做指表演动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旦和一丑两个演员"跳出跳入,分包赶角"展现"千军万马,全靠咱俩";舞指舞蹈,根据东北大秧歌等民间舞蹈形成,形象生动活泼;绝指各种绝技,包括耍扇子.耍手绢.手玉子等杂

二人转作为东北民俗艺术,集东北民间文学、音乐、舞蹈、表演和语言精华于一身,所谓“唱、说、扮、舞、绝”,唱是二人转艺术的根本和基础,指的是丰富多彩的唱词和唱腔,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的美誉;说指说口、说白和数板,语言风格亲切大众化;做指表演动作,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一旦和一丑两个演员“跳出跳入,分包赶角”展现“千军万马,全靠咱俩”;舞指舞蹈,根据东北大秧歌等民间舞蹈形成,形象生动活泼;绝指各种绝技,包括耍扇子、耍手绢、手玉子等杂技,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个培养了著名二人转演员闫学晶的山杏艺术团,始建于1983年,是由农民组织起来的民间业余群众文化团体,历经风雨,显示了极为强大的生命力。剧团活跃在东辽的村村屯屯、田间地头,年演出达300多场。

演员们的人品和艺德都得到了家乡百姓的肯定和赞誉,被东辽百姓亲切地誉为“心连心”艺术团。1985年,著名二人转演员闫学晶来到了山杏艺术团,对于学习二人转,闫学晶的天赋特别强,悟性也特别好,是一个优秀的学生。

闫学晶老师对笔者说道:“在二人转艺术道路上,我觉得最珍贵的就是1985年到1989年在东辽县农民小剧团度过的这四年。刘思潭老师给我取名叫戏耙子,就是说放到哪都行。这些年老师虽然离开剧团了,但是心还在剧团,亲自到剧团给大家上课。

指导演员们的表演、唱腔,义不容辞。我必须回去,哪怕我起一个带头的作用,也要回去,把小剧团重新恢复起来。我是对二人转,特别有感恩之心的,家乡这个情节非常浓,现在山杏艺术团,在她的亲自指导和帮助下,成长也很快,能给他们创造一些条件,能够帮助他们,让他们更好地为农民服务,就是我有出息了之后,最大的一个功劳吧,她经常和我们讲,一定要以二人转为主体,不能让二人转失传,它是戏,它是用东北民间小调,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咳咳,现在山杏艺术团继续扛起,二人转这个大旗让二人转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和发展,只有期盼,期盼社会各界能够真正地,了解二人转,知道二人转是什么。

”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流行文化的强势侵袭和受众群体的口味变化,当前的二人转剧场演出更注重娱乐性,多以综艺节目为主,观众不再欣赏全本的二人转艺术叙述故事演绎。二人转的唱功在丢失,说口游离艺术内涵,绝活偏重于杂耍。

丰富的二人转艺术精华,面临难以承继过来,传承下去的窘迫境况,甚至濒临失传。2006年5月,***正式将东北二人转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一位热爱二人转的演员都会认为:二人转它是艺术,它是地方剧种,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有保留和传承的价值的,现在如果再没人研究,这个问题的话,二人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那这个遗产就要真的遗了,真的遗了,等待着真正的二人转,兴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