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国伟最新剧 记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党总支书记钱国伟

2018-03-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超化镇北大门,绥洧之水环抱其中,有一个3000口人的美丽富饶的小山村--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漫步其间,宽阔笔直的镇区大道纵贯而过,

  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在超化镇北大门,绥洧之水环抱其中,有一个3000口人的美丽富饶的小山村——新密市超化镇河西村。漫步其间,宽阔笔直的镇区大道纵贯而过,道旁垂柳依依,花红草绿,清香四溢。

沿着干净整洁的水泥路徐徐而行,随处可见路边处处是游园绿地;造型优美的路灯高耸于道路两侧,一排排农家小院整齐划一,焕然一新。游园中三三两两的老人或聊天,或散步,或锻炼……在他们饱经沧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安逸。每当谈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说:多亏我们选好了一个带头人,他就是河西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钱国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63年,钱国伟出生于河西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兄弟姐妹多,小时候的他尝尽了生活的艰辛,艰苦的环境也造就了他坚毅的性格。1984年高中毕业后,头脑灵活的钱国伟筹资买车搞起了运输生意,运输行业又苦又累,还要起早贪黑。

但面对艰难困苦,他并没有退缩,而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这一干就是十年。天道酬勤。多年的打拼使钱国伟有了一定的积累,过上了较为殷实的生活,成为河西村先富起来的人之一。

但是,看到河西村还有那么多父老乡亲在温饱线上挣扎,富裕起来的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一个强烈的愿望在他心底升起,那就是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带领河西的父老乡亲一起致富。

1994年,怀揣着创业的梦想,他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全部家底,又东挪西借,自筹资金创立了河西煤矿。为了搞好企业,他把家安在了矿上,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下井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企业逐步步入了正轨,从一个私营小煤矿成长为一个资产上亿的瑞金煤业有限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还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就业。既安置了本村的富余劳动力,又增加了群众收入,仅工资一项每年就达200多万元。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华章

       创业的成功使钱国伟知名度大大提高,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然而他并没有陶醉在成功的喜悦里,因为在他心里始终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河西村两委班子已经瘫痪了好几年,村里的大事小事都没人管,集体经济一片空白,群众思想一盘散沙,基础设施落后,老百姓怨声载道。

河西的出路在何方?他为此深深的思考着。2001年,超化镇党委经过多方调查研究,决定让钱国伟主持村里工作。

消息一出,亲戚朋友都劝他不要趟这趟浑水,"你现在有吃有喝,自己挣钱自己花,想干啥就干啥,操那闲心干嘛?",可这一次,钱国伟没有听从亲戚朋友们的善意劝说,而是毅然决然地接过了这个烫手的山芋,挑起了带领河西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重任。

上任之初,村里没有一分钱积累,有的只是债务;办公室空空如也,仅拖欠教师工资就达十几万元。钱国伟虽然也和其他人一样感到痛心和气愤,但他没有怨天尤人,更没有消极懈怠,而是首先自掏腰包10万元,购置了办公用具,并把自家的房子腾出来做村部,使两委班子能够正常运转。

接下来,他又逐个找村组干部谈心,了解村情民意,统一干部思想,并一起研究制定了开展工作的突破口,即统一收回被抢占和挪用的集体财产。

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集体财产被顺利收回,既为村里挽回了经济损失,又遏制了歪风邪气,也进一步增强了新一届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初战告捷,使他增强了信心,看到了希望,也找准了治乱之策。

治乱关键在"治心",只要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河西村就大有希望。于是,他多次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大会,反复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共谋发展大计,进而统一了全村干群的思想。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吃水和用电问题,他果断拍板,只要群众需要,再难也要干。当时,全镇的农网改造已经结束,24个村改了23个,只有河西没有改,为此 ,钱国伟多次跑电业局,请求他们为河西改造农网,在他的努力下,电业局最终派人对河西村进行了农网改造,改善了群众用电难用电贵。

为解决群众吃水问题,他自己拿出32万元,重建了村自来水站,购买了深水泵及自来水配套设施,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苦干20天,使全村群众重新吃上了干净放心的自来水,彻底结束了河西人拉水吃的日子。

当白花花的自来水流进农户家里的时候,全村都沸腾了,村民像过节一样高兴,有的禁不住用手捧水喝,有人还放起了鞭炮。群众的反映让钱国伟感到无比的欣慰,更坚定了他当好村官,服务群众的信心和决心。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自从当上了村官,钱国伟就整天的忙碌着,企业要经营,村里的事务更得管理,清闲的日子离他越来越远。对于这一切,他却并不后悔。他常说:"既然党组织相信我,群众拥护我,让我当了这个村官,我就要担起这个责任,想方设法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早年即在市场大潮里扑腾的经历使他深谙"发展才是硬道理"。为发展工业经济,拓宽群众致富道路,他一方面千方百计招商引资,先后促成豫华,安耐克等较大企业落户河西,另一方面积极鼓励本村人自主创业,他带头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免烧砖厂,在他的带动下,又有几家小型企业陆续建成。

现在,全村共有工业企业7家,安排本村劳动力400多人,2010年生产总值达1.

3亿元,上交税金8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053元。看到乡亲们的生活日渐富裕,他虽然高兴,却并不满足,内心又在谋划着怎样改善群众生存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借助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东风,按照新农村的标准,他个人先后投资100多万元将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投资90万元新建了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的村小学,又投资15万元为村小学购置了20台空调,15台电视机。

投资60万元建设了一座标准化卫生所;投资300多万元对村容村貌进行了综合整治,建设游园7处,架设路灯300多盏,建造垃圾池20多个,对家家户户进行"四改",改造下水管网18000多米,粉刷墙壁近80000平方米,增加绿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为保持村里的环境卫生,他又组建了16人的专门环卫队伍,每人每月工资800元,全由他个人负担。

2010年,河西村顺利通过郑州市新农村验收。如今的河西村,环境优美,景色宜人,交通便利,富裕文明,村民们都为自己是一个河西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许多外村人都羡慕的说:"河西人真享福啊"。

挥汗洒桑梓 大爱无疆界

富裕起来的钱国伟依然过着忙碌而平淡的生活,更没有沾染上有些暴发户身上为富不仁,打牌赌博的恶习。他始终用一颗平常心来看待金钱,恪守着"财富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信条,而不愿做守财奴。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慷慨解囊,带头捐款10万元,又缴纳特殊党费2万元,积极支援灾区建设。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他出资18万元为全村660群众免费安装了有线电视,每年6万元的收视费也不让群众拿一分钱。

拆迁改造旧房时,部分群众盖不起新房,他就自己贴钱盖起了河西小区,让那些拆迁户全部住上了新房,仅此一项他就贴进去180万元。为使老年人老有所养,他捐出256万元,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及伤残智障特困人员全部一次性缴纳了养老保险,还为邻村王村村捐赠养老保险金60万元,为龙台村捐赠养老保险金10万元.

。他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那些贫困户更是牵挂着他的心,冬天到了,他为每家每户送去了取暖用煤,春节到了,他为群众送去了大米白面食用油,还为36户贫困户每户发放救济金500元,春天,他组织全村60岁以上老人到洛阳看牡丹,秋天,他又带着他们去开封赏菊。

许多老人激动地说:"活了大半辈子,还没出去旅游过,儿女们都没做到的事,钱国伟做到了"。

       担任村官9年来,钱国伟为群众办了多少事实,捐了多少钱,没人说得清,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因为这样的事太多太多了。有人说他傻,他却说:"没有党和国家的富民政策,没有群众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为社会做点贡献,为老百姓办点好事也是应该的。

"由于出色的工作,钱国伟连年被评为新密市优秀双强党支部书记,先进工作者,连续两届当选新密市人大代表,获得了郑州市优秀企业家拔尖人才荣誉称号。山不言自高,海不语自深。虽然没有泣鬼神的豪言壮语,也没用惊天地的丰功伟绩,但他却用自己的一腔爱民之心、利民之举在村民心中竖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