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李智勇 专访李智勇:一个老程序员的哲学思考与勇猛精进的人生

2017-10-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记者负责CSDN<畅言>栏目,翻开<畅言>栏目你就会发现,至少有一半的文章都是李智勇写的,而这些文章见解都很独特.虽然有些内容读起来很哲学,显得似乎有点虚,但往往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分析,价值很高.因此记者很好奇,这些都是如何形成的.李智勇毫无保留地分享到:"我阅读量比较大,支撑我现在文章的是这样几个东西,我认知方法来自于一个比较有名的学者叫何新,他写过一本书叫<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里面提到了泛演化逻辑,这东西对我影响很大.由这个我又阅读了黑格尔

记者负责CSDN《畅言》栏目,翻开《畅言》栏目你就会发现,至少有一半的文章都是李智勇写的,而这些文章见解都很独特。虽然有些内容读起来很哲学,显得似乎有点虚,但往往能给读者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分析,价值很高。因此记者很好奇,这些都是如何形成的。

李智勇毫无保留地分享到:“我阅读量比较大,支撑我现在文章的是这样几个东西,我认知方法来自于一个比较有名的学者叫何新,他写过一本书叫《我的哲学思考:方法与逻辑》,里面提到了泛演化逻辑,这东西对我影响很大。由这个我又阅读了黑格尔的小逻辑,这俩东西支撑了我的思考方法。而视野的打开主要是德鲁克,所有中文版的德鲁克书籍我都看过,这让我有一个很宏观的视角来看问题。此外我还很蛋疼的研究过马克思,因为我想知道他到底说了什么,这深化了我对上述思维方法的掌握。”

“这些书正常人看着会头疼,但我以前就是程序员性格,很宅,也不爱打游戏,没什么太多爱好,专门琢磨让人蛋疼的问题”对于为什么会看这些书,李智勇如此解释到。除此之外,李智勇还看了很多技术管理、历史、社科、经济方面的书,但他称最关键的是上面几本。其他的书主要帮助他能懂一些每个字都认识,但就是不知道说的是什么的书,比如黑格尔的小逻辑这类。

他还从另一维度解释:也许可以这么说,认知是一种通用型的能力,这种通用型的能力依赖于视野和思维方式。而这种通用型的能力可以用于很多方面,比如互联网、管理、社会以及技术等。

很多东西抽象之后,会有些意想不到的关联,比如在尺度之中已经包含本质这种分析方法,既可以用于分析鸡生蛋蛋生鸡,也可以用于分析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的软件开发方法。李智勇称,由于自己比较宅阅读量会大一些,也就累积了些这种通用型的能力。这就导致他在比较宽的领域(互联网,管理,技术)里总还是能看到些新东西。上面提过,他的思维方法来自于何新提到的泛演化逻辑以及黑格尔的小逻辑,视野来自于德鲁克,而写作风格受鲁迅先生影响比较大,李智勇自嘲道:“当然我达不到这些人那么高的层次。”

为什么读者对他评论具有这么大分歧?

这段独特的经历似乎赋予了李智勇独特的能力,李智勇指出:“是的,思维方法像个流水线一样,现象一抽象,往里一放能发现很多东西,但这需要比较抽象的思维。”谈及有些人读不懂他文章这个话题时,他称:“有个哲学家,好像是苏格拉底说的:现实世界不过是某个完美世界的苍白摹本,而那个完美世界是抽象的。比如圆,现实里的圆总是不完美的,但我们知道有一个世界里有完美的圆。所以如果我不注意,好多人看不懂我写的东西,但实际我只是把很多东西抽象成概念,在沿着概念和概念间的关联来写东西,这是思维抽象的结果。虽然有些看不懂,但对于有些人而言抽象成概念时,概念越纯粹,他能看到的东西越多。”

李智勇还进一步解释,有两类文章是有价值的,要么提供一些新现实,要么提供一些新的视角和分析。而他的文章大多属于后者,不一定每篇都对,但他努力让文章有些新的东西在里面。唯一的麻烦是,他的思维比较抽象,看多了平铺直叙、陈列事实的文章后会觉他写的东西不太好理解。

记者也很喜欢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东西,因为一旦了解这些,不仅觉得有些东西很有意思,还会让你在看问题的时候一下子看到本质,因为万物都相通,但李智勇表示,现实里有个陷阱等着持这想法的人。他称,一抽象容易抓到本质,但也会宏观,宏观的东西要较长的时间才能验证,而现实世界里短期成败更关键。本质决定趋势,细节决定成败。所以抓本质的人如果位置不够高,就容易好高骛远,变成纯粹的评论家。我总提醒自己这个,就总让自己做具体的事情。

那李智勇的具体事情究竟做了什么?

创业,做V众投

V众投或许就是李智勇的具体事情,不过他对于记者用“创业”这个词似乎有点慎重。他解释到,V众投算不算创业得看创业怎么定义,如果说立刻找天使投资,注册公司运作算创业的话,那就不是,至少暂时不是。现在还是个个人性质的网站,纯兴趣驱动。如果说写个书,完成个个人作品算创业,那这个就可以算了。

在这似乎有个问题——为什么会想起来做V众投?李智勇想了想回答到,这需要从头说。他称,原来他比较宅,还想不到这个。原本的想法只是想写两本书:一本给资深的老鸟看;另一本给刚入行的看。李智勇称,他这种人骨子里比较狂妄的,给老鸟看的,是想写本能超越人月神话的书。

写完书后,就想出来走走,参加了很多同行的聚会,去QCon认识了百姓网的潘晓良,又拍的刘平阳,还有TalenCamp的任群等,再加上微博、微信这些东西,李智勇就觉得自己太闭塞了。他发现世界在剧烈变化,于是就不怎么宅,而是琢磨应该干点什么,当时一个强烈感觉是能找到的很多信息,一旦牵涉利害都不太靠谱,广告和水军太利害了。百度不用说,知乎上也没法防止被水军淹。

这对李智勇而言似乎是一个机会。他称,他的认识是如果没东西对冲,凡是牵涉利害的东西在互联网上都会被利害所左右。而为了对冲,第一步就是要有一定准入限制和基本的制度。简单来讲就是制度上一人一票一人一号,基本原则是真实平等,目标是持续生成靠谱信心。 

而这些最终在V众投上得以实现。估计很多人都对如何确保一人一号感兴趣,记者也是。李智勇称,保证一人一号,他更愿意用微博的验证系统,就是绑定加V的微博账号即可,也有一部分用户愿意把私人信息登录到V众投上来,那会有电话、身份证号,根据这些就可以做些身份的验证。

对于这段内容,李智勇还总结到:喜欢平和的与人交流,也就是说别那么多戾气,一整就骂人那种;喜欢真实平等以及没有营销卖东西,总的来说是做一个生成靠谱信息的生活问答社区。李智勇称自己有时候会吹牛——一定意义上讲这已经是最靠谱的生活问答社区了,虽然信息量没那么多。对此,李智勇称,他欢迎大家关注V众投的微信号:vzhongtou,虽然很多人做验证参与问答是不愿意的,但可以通过它产出的内容来体验下它。

关于V众投的发展:王自如是个例子,所以不求快速发展

别人做产品都是希望能快速发展,而V众投验证的方式似乎和快速发展冲突。李智勇回复称,他没想太快速发展,否则会和想干的事情冲突。他觉得之前做网站的人有个错误认识,总觉得人越多越好,但他觉得适合的人越多越好。从找钱的角度前者是对的,但从实现目标的角度看不总对。

“王自如是个很好的例子啊,我宁愿它先小点,有经济基础再往大了放,这样能更好的实现自己的出发点。如果赚钱和保持理想初心PK,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我自己估计也顶不住。”另外他还曝光,V众投现在就三个人兼职在做,做这事不能缺钱。这叫有钱不一定有理想,但有理想要有钱做支撑。

那V众投需要多久才能有一定规模?李智勇指出,这个目标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SNS部分,这部分在他想象中有500忠实用户可以认为是第一个里程碑;另一部分是公众号部分或者纯粹的阅读者,这部分希望能有比较快的增长,但需要营销。目前他们主要精力还是做前者,得把APP先做出来。关于SNS部分,李智勇引用了李善友讲课时说的一句话:他说如果你有100个铁粉,那就可以活着,如果有1000个已经是番事业。小米的铁粉也就10万人。

因此在运营和营销上,V众投想法也非常简单,想看看在抽去物质奖励等因素下能不能凑到500个喜欢这玩法的核心用户。所以V众投基本上只做很踏实的宣传,不夸大什么。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对这样一个东西感兴趣,这影响接下来怎么做。

路子不一样,百度知道、知乎并非V众投的竞争对手

谈到竞争对手,李智勇诚恳地称:“好像没竞争对手,大家似乎都使劲往无节操方向发展,我往真实平等整,百分百非主流。麦田在百度搞过一回实名社区后好像再没人碰这东西了。”他进一步表示,上来就非验证不能回复投票,实在是个非常理想主义的做法,很限制成长。如果想尽快融资什么的,这肯定不行,但像他这种情形就问题不大。

说到如何差异化发展,李智勇称,他有个十分激进的想法,如果“真实”在市场上有价值,那收益应该在创造了真实的人之间分享。所以如果可以持续发展,我会把它做成只给钱,绝不赚钱的网站。

最开始软件都是卖钱的,而互联网一来杀毒软件等就变免费用了,下一步应该是付费给用户。这听着很离奇,但当创造内容的人和阅读内容的人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理论上就是有可能的。

产品和社群是相互促进的

在采访最后,记者还邀请李智勇对CSDN的发展提一些建议。虽然这个建议是向CSDN提的,但觉得任何公司、创业团队都适用,所以同样也放出来给大家参考。

李智勇觉得CSDN可以尝试让自己的个性更鲜明些,CSDN做的事情比较多了,但在别人的印象里更倾向于大。文末附录的那三篇文章里的思路也可以用在CSDN这类社区上。CSDN要在人的意识空间里抢占几个制高点,并营造归属感,甚至也可以考虑SNS2.0,但大和多是达不成这个抢占意识空间制高点的目标。

“小米之后现在做手机的基本都认识到了产品和社群的互相促进作用。对于有具体产品的行业,也许产品比社群重要些,但也有例外,锤子手机感觉就是社群比手机重要些。对CSDN而言,绝对是社群比产品还重要,这点上CSDN的用户基数使它非常有优势。主要是需要让社群的基础更结实,让人与人的关联往深度关联发展。”。

李智勇最后说到:“小米做的很多活动本质上都是在推动社群的建立,最终营造黎万强说的参与感,这点上值得CSDN借鉴,CSDN的社群还是在一种比较原始的状态。”

附录:李智勇对V众投、社交网络的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