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中国工程院士谭天伟校长一行赴我院考察访问交流
6月13日,北京化工大学校长谭天伟院士一行5人访问我校并应邀在重点实验室四楼报告厅进行化工与新材料专场报告会,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教授、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屈一新教授、合作交流部部长何玉骏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高正明,博士生导师田明教授,我校党委书记王选东,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爱萍,纪委书记赵军、学院党委书记陈伟、副院长白红进、党委副书记钟凌风及各相关部门、系领导教师出席报告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校长作了题为“工业生物技术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题报告。报告从以下六个方面展开:1)生物技术的发展历程,2)生物化工与生物材料,3)生物能源,4)天然活性成分分离,5)我国工业生物技术研究发展现状与规划,6)战略新兴产业。
他从国际和国家层面全面介绍了生物技术当前发展动态和方向,分析了塔里木盆地生物化工发展的潜力,着重分析了我校优势学科微生物学、天然产物化学与化工结合发展的思路,着力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制造、天然活性成分分离、生物能源等方向,并提出了具体宝贵建议,对今后我校学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田明教授作了题为“介电性弹性体的最近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报告首先介绍了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的概况,以及中心研究方向和取得的代表性成果,介电性弹性体的最近研究进展,介电性弹性体新型材料概念、优缺点、发展潜力,最后全面介绍了介电性弹性体的最近研究具体工作,并提出了其今后发展方向。
通过这次报告为我校化工新材料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并为我校与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具体合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正明教授作了题为“多相复杂搅拌反应器放大的原理、方法及应用”的专题报告。报告浅谈了国内外搅拌反应器的研究背景、反应器的特点、应用领域,全面分析了多相流搅拌反应器放大的原理和方法,及其主要应用领域,分享了近年了北京化工大学搅拌反应器团队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以及今后着力重点开发的项目和课题。
通过这次报告,阐释了反应器设计的一些新的观点和思想,为我校的化学反应工程这门学科的具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里程碑意义。
屈一新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专题报告。屈院长的报告采用了以问题、讨论的方式与同学们展开,现场气氛活跃热烈。报告以“中国为什么发展煤化工?”问题展开,探讨了中国煤化工发展的挑战和机遇,全面剖析了中国煤化工行业的可行之路,最后指出对中国煤化工发展方向和前景进行了展望。通过此次报告使老师和同学们对煤化工的发展现状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为同学们学好化工专业和从事本专业奠定了信心。
报告会期间,两校的相关领导召开了对口支援的工作例会,就进一步加强合作与交流等相关问题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新的共识,并聘请北京化工大学高正明教授作为我校的兼职教授。
报告结束后,各相关专家还与我校相关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对我校化工学科建设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一一做了分析和解答,并初步达成共识,近期我校将派相关人员到北京化工大学进行访问交流,就有关对口支援的相关事项进行面对面的磋商,加快对口支援的步伐,全面提升我校化工专业的办学水平。
北京化工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对口支援我校的五所高校之一,主要负责塔里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化学化工系的对口支援工作。自2010年来,北京化工大学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学生培养、实验室、科研平台建设、科技合作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我院许多无私的援助和智力支持。
谭天伟,男,生于1964年2月,中共党员,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教学名师。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校长,党委常委,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同年考取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1987年9月直接攻读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1990年2月至1992年10月公派到德国生物技术研究所和瑞典伦德大学联合博士研究生,1993年3月获得清华大学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3年5月-1995年5月北京化工大学生物化工专业博士后。
1997年3月至1997年8月及1998年1月至1998年4月两次到瑞典 Uppsala 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及工业生物技术等方面的教学、研究工作。
2001年获得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3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6 年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何梁何利创新奖。2007年“工业生物技术过程科学的基础研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2011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酶工程学会理事,国家生物化工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并任多家中英文核心刊物编委。
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攻关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和973项目14项,部委级项目 10项;累计发表SCI论文 200多篇,EI论文230多篇。以第一获奖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5项。
高正明,男,生于1963年,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流体混合与反应器工程研究室主任,中国颗粒学会理事,《高校化学工程》刊物编委,中国化学工程设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85年毕业于江苏化工学院有机化工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北京化工学院获博士学位,1992年至今在北京化工大学工作,其中1997年至2000年赴英国University of Surrey进行博士后研究。
长期从事流体混合与反应器工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开发,先后主持了完成了国家“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技开发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的科技开发项目几十项。
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
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开发成功多诸多大型高效搅拌反应器成套技术,至今已向石油化工、化工、冶金等行业的中石化、中石油、中国铝业等100多家企业以交钥匙工程的方式提供了5000多台套的搅拌反应器成套装置,其技术先进、性能价格比明显优于国外同类技术和产品,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有关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有力地促进了有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并已向国外出口了几十台成套搅拌装置。
屈一新,男,生于1964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化工大学高新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开滦能源化工独立董事,环境保护部第三届物质化学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现代化工》编委副主任,《石油和化工设备》编委。
1985年武汉大学数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北京服装学院化工系获工学硕士学位;1996年在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获工学博士学位。由中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两次去美国Nebraska大学化学系进行访问研究。
多年从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过程开发等方面的工作。先后主持国家863重点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一项;还以主要承担身份者承担973子项目两项、863子项目一项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担石化总公司、华北制药等单位项目40余项。已拥有专利八项,国际发明专利一项。在国外及国内核心期刊上先后发表论文200余篇。
田明,男, 1971,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研究方向为“弹性体基纳米复合材料”。1997~1999年,北京化工大学助教,1999~2001年讲师,2001~2005年副教授,2005年至今,教授。
2006年5月~11月,美国South Dakota School of Mines and Technology访问学者。
中国仪表功能材料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The Scientific World Journal:Materials Science(SCI) 》编委,中文核心期刊《特种橡胶制品》编委,《合成橡胶工业》通讯员。
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863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国防军工项目2项等20余项课题。
获授权发明专利15件,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部级技术发明一等奖3项、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重要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或口头报告10余次。共发表SCI论文7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