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评论南怀瑾 余世存:南怀瑾是蒋介石捧红的“大师”

2017-10-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生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著述,其作品多以演讲为主,将儒.释.道

1918年出生于中国浙江乐清柳市区长岐乡南宅(今属黄华镇殿后村),生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出版有《论语别裁》、《老子他说》等著述,其作品多以演讲为主,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当代社会的变易在某种程度上是个劫——在居家、美食、旅行、游戏等方面不断升级换代,而农耕文明那种田园诗般的美好却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时代,个人、家国、天下将如何发展?实在是一个难言的文明话题。而一个世纪以来,在华人社会名声有增无减的南怀瑾,于其个人、家国来说,多少也是一种变易。

两宋时期,程颢、朱熹等大儒们已开始援佛援道入儒,这种变易给中国文化提供了生机。到了明清之际,士大夫们更是汇通儒释道,甚至在民间信仰上也表现出三家合流的趋势。中国人的信仰是如此包容,文明体系的汇通之路是大势所趋。生长在民国的南怀瑾先生受惠于此时势,能在历史的硝烟散尽后显露出来,坚定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在是一种必然。

1918年,南怀瑾出生于浙江乐清,自幼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及至少年时期,据说已熟读诸子百家;当时乐清一带盛行拳脚功夫,南怀瑾的父亲能在跟日本人的斗争中空手夺其白刃。南怀瑾也心喜武术,拳法、剑道等都有涉及。可以说,他的文武之备在少时就打下了基础。

到南怀瑾青年时,正值抗战。他辞亲远游,学习、任教于中央军校,结交了不少名流,如思想家李宗吾(曾撰写《厚黑学》轰动一时)。据说,当时的南怀瑾每逢闲暇,便游历名山寻访高人。在四川青城山,他结识禅宗大师袁焕仙,即辞去教官之职,追随袁先生左右,踏上参禅学佛之路。

1943年,25岁的南怀瑾入峨眉山闭关,3年间遍阅《大藏经》。有此学问垫底,出关后,他壮举连连,远走康藏,参访密宗各派,得到贡嘎活佛等多位高僧真传,被各派印证,承认其为密宗上师。

机缘巧合,1948年,南怀瑾救了国民党暗杀名单上的巨赞法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二年春,辞别家乡,只身赴台,初期一度潦倒,靠典当衣服度日。

上世纪6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文化自觉意识日重,已届中年的南怀瑾时来运转,被中国文化大学聘为教授。他名气大增,弟子渐多,甚至被蒋氏父子邀请在台湾三军驻地巡回演讲。据说蒋介石聆听后,十分赞许。不少台湾党政要人及工商巨子于是都拜在南怀瑾门下。与之相比,自由派知识分子们,如钱穆、胡适等人的学说反而在官场和社会上都难以传播。

改革开放后,中国大陆的文化自觉意识也日渐高扬,南怀瑾的名字和著述迅速传播,官员、商人以求见南先生为荣,社会成功人士和想要成功而不得的人都异口同声地传诵南先生的大名,人人尊称他为 “宗教家”、“哲学家”、“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笔者本人也曾是南先生的“粉丝”,还有不少朋友受惠于南先生。

这当然是南怀瑾的功德,但我们切记南先生的人生非常人所能领受,他是苦尽甘来。他早年的经历非常人所愿经历,他晚年的名声对他个人也没有太多的价值。套句流行语,他其实是 “被传播”了。

南先生“一辈子没有一张文凭,没有一个好的学位”,但“怀瑾握瑜”,“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可一直不被学院派接纳,大概就是后者对他的杂学多少有些歧视。在真正汇通中西的明哲之士看来,南怀瑾的“被传播”,固然有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等因素,但其中也有和现代人的功利心相合的一面,甚至可说是社会浮躁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