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祥的爷爷 起底建龙集团张志祥的钢铁帝国梦!

2017-1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比尔·盖茨曾经说,一个人兴趣的背后,隐藏着这个人最大的秘密.同样,一个企业的追求背后,也隐藏着这个企业最大的秘密.作为企业,建龙钢铁集团的秘密在于其董事长张志祥

比尔·盖茨曾经说,一个人兴趣的背后,隐藏着这个人最大的秘密。同样,一个企业的追求背后,也隐藏着这个企业最大的秘密。作为企业,建龙钢铁集团的秘密在于其董事长张志祥。那么,张志祥的秘密在哪里呢?

对于张志祥而言,建龙不是他事业与人生的目的。他所有的激情、野心与理想似乎都在证明着一种人生极限。而建龙是一个合适的平台,使他能对人生与事业的宿命有一种深度发掘。

显然,建龙如果不能成为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一个事业,张志祥必然认为自己是失败的。正是建龙未来远景所具备的社会影响力,才能升华一个人、一个群体跋涉的点点滴滴。

逆袭之路

浙江上虞东关镇西泾村,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清晨仍可见农妇在石阶上搓洗衣服,走到村口就可以听到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村中从事金属加工的家庭式小作坊随处可见。1967年,张志祥出生于此。

1967年出生的张志祥,系浙江省上虞市东关街道高泾村人。张志祥敢于频频碰触国企,背景一直引人猜测,但据西泾村文书介绍,张并无显赫身世。他原名为张志强,其父张金富原来是村里一个从事养殖种植业的老板,2002年张金富花了十多万给村里修了座小石桥,村委会想让他冠名,他拒绝了。

张志祥低调的作风与其父一脉相承。据说张志祥已数年未回老家,但他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可谓家喻户晓。一个小作坊老板说,张小时好学用功,很聪明,村里一群孩子去划船、钓鱼,张钓的鱼总比别人多。

1989年自浙江工业大学毕业后,张志祥到上虞土产公司工作,在再生资源回收科做钢铁贸易。“那时候我们挺赚钱,进来的人都要有些门路,张志祥倒没什么关系,但他是我们这儿第一个大学毕业生。”当年的资源回收科科长马尚幼说,张给他的印象是能吃苦,不浮躁,决定做什么事就钻到底。

资源回收科的工作是把收来的废钢铁交给上海和杭州的钢厂,然后换回钢材,几千吨废钢换几百吨钢材,利润丰厚。张看出这是个好生意,1994年成立了忠祥实业公司,最初属于上虞县的三产企业。他是土产公司第一个下海的人,马尚幼等老同事都劝他不要丢了铁饭碗,如今马尚幼开玩笑说,从报纸上看到陈国君年薪300万,“我没想能挣这么多,但跟他走了也不会现在卖彩票了。”

与张志祥一起创业的,有他的弟弟张伟强,以及表弟陶忠海,忠祥实业最初也做钢材贸易,比土产公司灵活,进出货不用层层报批,后来土产公司都要去他那里拿货。

离开土产公司时,张志祥借了5万元,到1998年,资产已经超过18个亿,产业遍布绍兴、杭州、上海、南京、天津、唐山、宁波、北京等地。

邂逅郭广昌

“人生为一大事来。”张志祥对自己的真正解密从1999年开始。这一年,他迎来了从贸易进入实业的机会,也是他第一次参与国企改制。当时的河北唐山市有关部门找到张志祥,希望让他接手濒临破产的市属企业遵化钢铁厂。此后,与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的旅馆邂逅相知,两个浙江人的互相欣赏与相互发现,写就了一个传奇。

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到1998年,国企亏损面超过40%,成为历史上亏损最严重的一年。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对国有企业“搞好大的,放活小的”,“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形式”。1997年,全国各地出现了第一次国企出售潮,遵化钢铁厂就是其中的一朵小浪花。

1998年12月17日,张志祥注册成立遵化建龙钢铁厂,一周后,签下租赁遵化市钢铁厂5年的合同。搞技术出身的他面临着向经营角色转变的痛苦,但随着几年的积累,他敏锐地观察到了钢铁行业的潜力,做起钢铁贸易生意,并由此有了一个做自己的钢铁产业的梦想。2000年初,他一举买断遵化市钢铁厂,更名为建龙钢铁总厂,使企业从年产量不足10万吨发展到现在年产量180万吨。

张志祥经人引荐认识了另一位民营资本的代表人物——郭广昌。同为浙江人,两人很快熟稔。郭广昌向建龙投资3.5亿元,并获得了唐山建龙的30%股权,这也为张指向之后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又在宽城、吉林、承德、唐山购并多家钢冶类亏损企业,转变机制,加大投资,使其迅速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

并购大餐

对于张志祥并购后的整合能力,从吉林建龙的发展就可见一斑。2001年4月,通过租赁吉林市明城钢铁有限公司而成立的吉林建龙还是一片荒凉,三年后就依靠不含税销售收入近30亿元,利润总额5.6亿元,上交税金1.487亿元的业绩,位列吉林省的民营企业第一名。

张志祥并不忌讳自己的扩张战略,他曾经承认,并购重组不仅是建龙的扩张模式,更符合当前国家对钢铁行业整合的思路,一方面对分散的小企业进行整合,一方面实施产权结构调整。而对于建龙多年来快速发展的原因,张志祥也总结为,一是避开同行业同质化的竞争,二是提升建龙钢铁的产业链,三是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

2005年建龙的定位是合作年、联合年、并购年。这一年在收购重组钢铁企业的同时,张志祥也在通过一系列的收购重组、投资新建矿山,向产业上游拓展:2005年1月,建龙集团收购了吉林省属最大国有企业吉林冶金控股集团50%的股份,吉林冶金旗下的企业包括全国最大碳素行业生产企业吉林碳素集团公司;全国最大的铁合金企业吉林铁合金集团;全国第二大镍金属企业吉林镍业金属集团公司;吉林最大的黄金生产企业吉林省黄金矿业公司。

到2008年底,建龙已经拥有已探明各类资源储量16.61亿吨,分布于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山东、湖北、新疆、青海、云南等省份和自治区,并拥有控股子公司17家,总资产319.81亿元。此外,建龙在浙江、山东打造了三个造船基地,产品以出口船为主,并在去年成立了航运公司,又在下游进行扩张。

如果说资本使张志祥能够不断地进行并购,但这并不能保证建龙系的企业是健康的。这需要管理的能力。也就是说,扩张与壮大并不是成正比的,规模的力量需要有效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消化”不断吃进的企业,否则,扩张后果是严重的。

据张志祥的助手讲,张十分善于用人,并果断地退出管理一线,进行战略管理与宏观驾驭。“这需要一种自我调整,从台前演员变成幕后导演,需要一个心理的适应过程。但,事业越大,人应当越寂寞,也要耐住寂寞。要耐心地等待各个子公司的经营业绩,要给机会,给建议,给命令。管理的本质就是管人。事业越大,越需要实现对各个子公司经理的有效管理。这需要沟通,需要合作,更多的是一种信任……”张志祥说。

在2008年的胡润富豪榜上,张志祥以200亿元身价位居中国钢铁业富豪榜第二位。在媒体眼中,如同众多草根起家又胸怀壮志的民营企业家一样,张志祥是一个低调谦和的人:在遵化,张志祥并未购置房产,仍住在曾经是他办公室的一间十几平米的宿舍里。他没买过任何豪华轿车,对名牌几乎一无所知,一双皮鞋穿到破洞仍不在意。公司前台的员工帮他拎包,他会连声说“谢谢”;在与人握手时,他会用双手。

重整海鑫

“重整海鑫,主要是出于建龙在全国的产能布局方面的考虑。”张志祥说。

重整后,海鑫集团原股东权益将全部丧失。建龙集团控股子公司吉林建龙持有海鑫钢铁集团100%股权,并以海鑫钢铁集团为主体,吸收合并其余4家公司后更名为山西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这意味着,海鑫钢铁正式被纳入建龙集团旗下,成为建龙集团的第7家钢铁子公司。

根据建龙集团的整体规划,山西建龙的复产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先恢复生产建筑钢材产品,待建筑钢材产品生产经营平稳以后,结合板材市场情况,逐步启动板材生产线的生产。另外,建龙集团还将在环保设备、技术工艺、产品结构、发电项目等方面,大额投入进行全面升级改造。

张志祥表示,结合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服务创新,逐步实现产能的全国布局,对于建龙集团而言是重中之重的战略。在重组海鑫之前,建龙集团钢铁板块的6家子公司主要分布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其中河北3家,辽宁1家,吉林1家,黑龙江1家),而中西部地区基本是空白。这与建龙在全国的布局规划有些差距。

“海鑫的收购,弥补了建龙集团在中西部地区的布局空白。”张志祥说。

建龙集团重组海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与其在电子商务平台基础上创新推出的“建筑钢材24小时配送服务”密切相关。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建龙集团通过搭建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向区域终端客户24小时配送建筑钢材的服务创新。通过电商平台,客户只需在手机或电脑上轻轻一点,符合其使用需求的产品便会在24小时之内送到指定地点。不仅使产品和物流价格更加透明,还能大幅降低客户的物流和采购成本。

据了解,建龙集团正以抚顺新钢铁为试点,落实向东北区域的终端客户提供24小时配送服务。未来,这项服务要向其他子公司全面推广。不过,要实现24小时配送服务,钢厂的布局必须合理。从区位来看,海鑫所在地——山西省运城市基本上处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中心位置。

在此布点设厂,销售半径可以辐射到河南、甘肃、陕西、四川等4~5个省(区)的目标市场,而且都在24小时配送服务范围之内,可以迅速、高效地将产品送到上述目标市场的客户手中,也节省了从其他地区倒运钢材的仓储物流成本。

另外,鉴于运城是钢铁生产所需的一大类原料——焦煤——的主要生产基地,在此布局,可以较大幅度地节省钢材生产成本。“生产成本低,配送够得着”。这与建龙集团的产能布局理念不谋而合。将海鑫纳入旗下后,建龙集团在长江以北的产能布局就基本实现了。

根据建龙集团的规划,重整后的海鑫——即山西建龙,将充分发挥建龙集团在成本控制、品种创新、管理体制机制、销售网络上的优势,以及海鑫在中西部的重要地理优势,成熟的品牌、设备技术、人员方面的优势,建设中西部地区的建筑钢材生产基地,最终形成560万吨铁、600万吨钢、520万吨材的生产能力,为西北、西南和中原地区市场的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