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军上海中心 外媒:"上海中心大厦"即将启用 高632米居世界第二
资料图片:8月3日拍摄的建设中的“上海中心”。新华社发(杨世超 摄)
参考消息网8月10日报道美国《福布斯》杂志8月7日刊登题为《美国永远不会有这样的建筑》一文,作者为拉塞尔·弗兰纳里。文章说,甘思乐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设计公司之一,拥有44个办事处和3500多名职业设计师。
文章说,该公司8月有足够的理由得意洋洋。在击败了斯基德莫尔-奥因斯-梅里尔公司、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以及科恩—佩德森—福克斯同仁公司这样的全球重量级竞争对手后,该公司为亚洲最高建筑准备的设计方案成功中标。而这栋125层的上海中心大厦8月3日成功封顶,吸引了众多媒体的目光。
作者弗兰纳里说,封顶当天,他曾有机会与甘思乐公司78岁高龄的创始人阿特·甘思乐在上海中心大厦旁边的接待区进行交谈,他们讨论了该公司在中国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甘思乐公司在华业务前景以及中国对美投资增长与此前的日本对美投资有何不同等内容。
甘思乐是康奈尔大学建筑艺术规划学院顾问委员会成员,并且是该学院的一名校友。他还是巴克老年研究所、加利福尼亚艺术学院以及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等机构的理事。
当弗兰纳里问起14年前是什么让甘思乐来到了中国时,他回答说,他的合伙人夏军同时也是上海中心大厦的主设计师。夏军之前在甘思乐公司位于卡罗拉多州丹佛市的办事处工作,并且从来没有给别人工作过。他的一些在上海长大的朋友给他打电话说:“来帮帮我们。这里的开发商想要开发一些东西。我们想找一名优秀的建筑师来帮他们建一栋优秀的建筑。”于是他来了。
甘思乐说,来中国以后,他们就像是坐上了火箭。夏军几乎认识这里的每个人。
甘思乐表示,不知道夏军怎么办到的。夏军是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在他们的办公室,可以看到目前正在建设的50个主要项目,这些项目未来将会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他们希望在这里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将中国视为一个重要机遇。甘思乐说,这里的人们用非常开放的态度接受了他们。如果在他们的办公室里走走,就会发现,90%都是中国人,“老外”只占10%。
甘思乐说,对设计师来说,这是一次好机会。美国永远也不会有像“上海中心”大厦这样的建筑;在美国建设这样的建筑是永远不会发生的事情。甘思乐说,他们在美国也参与过一些非常棒的项目,他并不是想要贬低这些项目。但对一名设计师来说,机遇实在太少,想要发挥影响力也太难了。
在甘思乐刚来中国的时候,开发商把建筑建好以后就立即甩给了别人。如今开发商意识到,他们必须拥有并且管理这些建筑,经营它们并且留住自己的租户。这是一笔长期的生意。甘思乐说,他们参与合作了许多这样的项目,设计出大量总体规划图,包括拥有五六栋楼的建筑群,里面既有居住,也有零售、办公,甚至文化设施。那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机遇,世界上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拥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这种工作。
中国对于甘思乐公司来说是一个重要机遇。他们在中国有大约200名员工。
弗兰纳里说,那么甘思乐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于身边有像夏军这样的熟人是吗?
甘思乐表示,他们从来不会在没有客户雇佣他们的情况下开设一个办事处。通常来说都是因为某个主要商业客户希望把他们带到某个国家,他们才会去。而且还需要有人能管理新建的办事处,找到这样的人可不容易。客户们已经把他们带到了许多国家,这些客户包括美国银行、IBM公司和通用公司等。
弗兰纳里问道,甘思乐公司目前正在参与的50个项目能够告诉人们哪些有关中国的东西?
甘思乐说,他们想要特别的东西,还想要一些优秀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想赚钱。他们想要一个可行的资金周转计划。另外,中国的城市密度很高。通常来说,他们的建筑都有着综合的设计用途。既有居住、办公,也有文化设施。他们很少建造一栋孤零零的大楼。
此外,甘思乐认为中国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仍在增长。甘思乐公司将与一些有兴趣投资洛杉矶和纽约的中国投资者举行会议。有一些中国客户,甘思乐公司会在美国为他们提供服务。
关于是否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美国的投资潮的问题,甘思乐说,日本人都是一些不靠谱的买家。他们在很多东西上撒钱,过度消费太多。照他们那种办法,是永远不可能得到回报的。与任何事情一样,必须支付合理的价格。如果买东西的时候不在乎价格是否合理,总会在某一时刻尝到恶果。
最后,弗兰纳里问道甘思乐对中国增加对美投资的看法。甘思乐认为现在的中国人比当时的日本人要谨慎许多。日本人当时钱太多了,不知道该怎么花。兜里有太多钱是一件危险的事情。(编译/陈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