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孟五行新考庞朴 子思、思孟学派及其五行说

2017-10-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子思(约公元前492- 前431年)姓孔名伋,他是孔子的孙子,一般认为他是曾子的弟子,也有人说子思出于子游氏之儒.<中庸>是子思思想的代表作.    子

    子思(约公元前492- 前431年)姓孔名伋,他是孔子的孙子,一般认为他是曾子的弟子,也有人说子思出于子游氏之儒。《中庸》是子思思想的代表作。

    子思提出的" 诚" 和与此紧密相连的五行说,是思孟学派思想的重要内容。" 诚" 是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也是道德准则。子思说," 诚者天之道" ,③即" 诚" 就是" 天道" ,而" 天道" 即是" 天命".

他还认为,天命就是" 性" ,遵循" 性" 就是" 道".也就是说," 诚" 既是" 天命" ,也是" 性" ,也是" 道".子思在《中庸》二十五章还说:"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 又说:"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就是说," 诚" 是产生万物的本源。如果没有" 诚" ,也就没有万物。也就是说,主观上" 诚" 是第一性的,而客观上存在的" 物" 是第二性的。以" 诚" 这种主观精神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发展的学说,当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

    子思的思想具有一大特色,那就是神秘性。《中庸》二十四章说:" 至诚如神".达到" 诚" 便具有无比神奇的威力。甚至还认为,只要" 至诚" ,就可以预卜凶吉。

国家将要兴旺,就一定有祯祥的预兆。而国家将灭亡,就一定有妖孽出现。可见" 诚" 与天、鬼神是一脉相通的,即是" 天人合一" 的。子思认为,达到" 诚" 的途径,是要" 尽其性" ,进而" 尽人之性" ,再进到" 尽物之性" ,这就可以" 赞天地之化育" ,达到" 与天地参矣".

①这一过程,也就是孟子所说的" 尽心" 、" 知性" 、" 知天" ,从而达到" 天人合一" 的神秘境界。这种思想对汉代的董仲舒和宋儒都有较大的影响。

    子思提出的" 诚" ,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知道,殷代灭亡之后,为了说明周为什么能够取代殷,周公提出" 敬德" 来修补天命思想;春秋后期,天命思想摇摇欲坠,孔子提出" 仁" 这种道德规范,企图用来调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 仁" 本身虽然没有上帝的成分,但孔子思想中仍保留了上帝的地位。"诚" 的提出,则是为了取代上帝的地位,并把上帝泛神化。这种思想是将孔子伦理思想扩大化,从而成为更广泛、更唯心主义化,以至趋向宗教性的思想。这是思孟学派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从而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① 《左传》襄公十年。

    ② 《左传》襄公三十年。

    ③ 《中庸》二十七章。

    ① 《左传》哀公十七年。

    子思的" 诚" 与五行说有密切的关系。郑玄注《中庸》一章" 天命之谓性"时,说:" 木神则仁,金神则义,火神则礼,水神则智,土神则信".即是说,"天命之谓性" ,包含了五行的内容。

章太炎的《章氏丛书?子思孟轲五行说》,认为这是子思的思想。这儿需要说明的是,《中庸》里的" 诚" 就是" 信".子思说:" 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①由此可见," 诚" 就是" 中道" ,也就是" 中庸之道" 、五行的" 土神则信" 的土居中央。

可见" 信" 也就是" 中道".因此," 诚" 就是" 信".就《中庸》而言,用" 诚" 来代替"信" 更说明问题,更易使人理解。子思的著作中虽然没有" 金、木、水、火、土" 五行字样,但其中五行说的内容确是存在的。

    《孟子》中的五行说,从表面上看难以发现,但事实上是存在的。

    据庞朴研究,《孟子?尽心下》所说的" 仁" 、" 义" 、" 礼" 、" 智" 、" 圣" 就是五行。因为从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第三号汉墓出土《老子》甲本卷后的古佚书中,提到" 聪" 、" 圣" 、" 义" 、" 明" 、" 智" 、"仁" 、" 礼" 、" 乐" 等几种道德规范,并用" 五行" 和" 四行" 加以概括:称" 仁" 、" 义" 、" 礼" 、" 智" 为" 四行" ,以" 仁" 、" 义" 、" 礼" 、"智" 、" 圣" 为五行。

上述八种道德规范,正是《庄子?在宥》所反对的。贾谊《新书?六术》说:" 人亦有仁、义、礼、智、圣之行。

" 这正好是五行,再加上乐即是六行。根据以上材料,则《孟子?尽心下》所说,"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 人" 字衍)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 这段话就容易理解了。这里所说的" 仁" 、"义" 、" 礼" 、" 智" 、" 圣" ,与前面《老子》甲本卷后的古佚书和《新书?六术》所说的" 五行" 是一样的。可见,《孟子》中的" 仁" 、" 义" 、" 礼" 、" 智" 、" 圣" ,正是孟子五行说的内容。②" 圣" 是什么呢?应该就是" 诚".孟子说," 圣人(" 人" 字衍)

    之于天道也" ,与孟子在另一个地方所说" 诚者天之道也," ①联系起来看," 诚" 就是" 天道" ,因" 诚" 与" 圣" 处于相同的地位。《中庸》说" 从容中道,圣人也。

" 与《孟子?离娄上》所说" 圣人之于天道也" ,意思是相同的。可见," 圣" 就是" 诚" ,就是中道。它在五行中所处的地位,相当于" 土神则信" 的中央。事实上," 诚" 就是" 信".

从这里可以看到思孟学派五行说的发展变化:子思首先提出" 诚" 的哲学概念,它是居于五行之中央位置的。孟子继承子思的思想,把" 诚" 发展为" 圣" ,并使思孟学派的五行说定型为" 仁" 、"义" 、" 礼" 、" 智" 、" 圣" ,以至于为西汉以后的人所沿用。

    思孟学派的五行为" 仁" 、" 义" 、" 礼" 、" 智" 、" 圣" ,这些概念本是儒家经常使用的。那么荀子为什么要批评它" 甚僻违无类。

    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 呢?关键在于思孟把这五个概念不顾其" 类" 的不同,加以排列为" 仁、义、礼、智、圣" 的五行顺序,而成为闭约的体系,并将其纳入人心(即" 仁、义、礼、智根于心" ),归入人性(人性的四端),委诸于命(形成" 尽心" ——" 知性" ——" 知天" 的" 天人合一" 的思想体系),这就赋予了五行说以幽隐的内容,从而成了他们的" 按往旧造说".

    ①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① 《左传》昭公十九年、二十年。

    思孟学派还认为,在" 仁、义、礼、智、圣" 这五行之中," 仁、义" 是一组,而其中" 仁" 又是根本的。" 智、圣" 是一组,而其中" 圣" 更高明。这两组中,前者又是根本,后者是对前者的理解和力行。

" 礼" 处于两者之间,正合于《礼记?仲尼燕居》所说的" 礼所以制中" 的原则,另一方面,他们又认为"仁、义、礼、智" 四行,以人为对象,而" 圣" 独以天道为对象。

这些确实是"幽隐" 、" 闭约" 的。荀子有如此批评,就不奇怪了。①总之,思孟学派的五行说,把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赋予了伦理道德的内容,于是就把过去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五行说唯心主义化了。而这种思想对阴阳家邹衍有很大的影响。

    2。孟子的生平孟子(约公元前390- 前305年),名轲,邹(今山东省邹县)人,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是子思的再传弟子。②学成后在家乡广收门徒,从事教学。大约在齐威王七年(公元前350年),孟子约40岁时来到齐国,当时稷下学宫刚建不久,孟子在那儿二十多年,取得了客卿的地位。

    齐威王晚年稷下学宫一度衰落,孟子离开齐国,到了宋国(公元前323年),向宋王偃推行他的" 仁政" 主张,但没有成功。孟子于此年(公元前322年)离开宋国,途经薛国而回到故乡邹国。

同年孟子又来到鲁国,但鲁平公没有接见他,于是只好返回邹国。不久,因滕文公贤,他便到滕国,打算推行其" 仁政"主张。孟子在滕两年多,但终因滕国太小,难于得志,他离滕到了魏国(公元前320年),但不久梁惠王去世,孟子以为新继位的梁襄王无所作为,次年离魏第二次到齐。

此时正值齐宣王二年(公元前319年),稷下学宫复盛,但孟子因在齐伐燕战争问题上与齐宣王意见不合,便于齐宣王九年(公元前312年)离开齐国,归邹后到宋,与宋■相遇石丘。之后归邹,与公孙丑、万章等弟子一起著《孟子》一书。①终老于邹。

    3。政治思想孟子处在战国中期,那时,除秦以外的各主要诸侯国,封建制度已经确立了一百多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取得了政权,并在不断巩固政权。由于古老的井田制的破坏而出现的小土地私有者,因土地兼并剧烈,已丧失了自己的小块土地,加上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痛苦;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即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激化起来。

孟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企图缓和这种矛盾,而提出了" 仁政" 的主张。

    这一主张是孟子继承孔子的学说,把孔子的" 仁" 用于政治上,发展为" 仁政"."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论点是" 仁政" 的中心,②孟子强调民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得民众拥护才能当天子。

因此,国君对民众必须施行" 仁政" ," 与民同乐" 、" 同忧".孟子还认为对不行" 仁政" 的暴君,可以流放,甚至可以诛杀,如周武王讨伐残暴的殷纣王,孟子说:"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③他认为杀殷纣王是诛一独夫,并不是弑君。当然,这种思想是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的,但在历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① 《左传》成公七年。

    ②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① 《吴越春秋》卷二《吴王寿梦传》。

    孟子" 仁政" 的具体措施,首先是为民制产。即由国家给予农民" 百亩之田" 、" 五亩之宅" ,实行他提出的" 井田制" :"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 ④这给予农民" 私百亩" 的土地是" 恒产" ,不许买卖,从而把农民世代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 死徙无出乡".这是承认个体农民的合法性和限制土地兼并的办法。其次是保护农业,减轻租税。

孟子认为统治者征发兵役、力役要不误农时;在《孟子?梁惠王下》中,他主张" 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即春耕春播时候,对有困难的要给予适当的帮助;秋后,对受灾地区要减少赋敛。他主张" 什一之税" ,即十分抽一的税制。

而土地税则采用劳役地租。对商人提供存放货物的地方,而不收商品税,即《孟子?公孙丑上》所说的" 市廛而不征".这是从统治者的长远利益出发的一种办法。第三是" 省刑罚" ,①着重教育。教育的目的在于" 明人伦" ,即《孟子?滕文公上》所说:使"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这样,人民就不致造反,从而巩固封建等级制度。

    为了保证这些措施的实行,孟子提出了" 尚贤" 的主张。他认为必须用贤人来实行" 仁政" ,国君应当尊重" 贤人".尚贤的最高形式是禅让,即把君位让给" 贤人".

但是,孟子尚贤主张是很不彻底的。他认为只有具备特殊才能的人,才可以不论亲疏贵贱破格任用。而一般情况,用人还是不能逾越等级。他还主张保留世袭贵族的特权,认为贵戚的权力应该比异姓大。《孟子?离娄上》还说:为政要" 不得罪于巨室".可见,孟子的" 尚贤" 主张,带有浓厚的调和妥协的色彩。

    由于以上" 仁政" 主张,所以他激烈反对兼并战争,主张用" 不嗜杀" 人的" 仁义之师" 来使民心归向,②从而实现统一中国的目的。他把新兴地主阶级进行的兼并战争列入" 争利" 的战争而加以反对,主张用和平的方式来统一天下,反映了孟子害怕进行激烈斗争的改良观点。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这种主张客观上反映了人民长期遭受战争的苦难,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

    孟子的" 仁政" 主张,是企图缓和农民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争取民心的一种政治手段。然而孟子" 民贵君轻" 的主张,继承了西周以来的重民轻天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人民的作用。

因为人民是封建统治者剥削的对象,如果用杀鸡取卵的办法对人民,就可能逼得人民" 铤而走险".孟子的" 仁政" 主张,正是为封建统治阶级筹划的长远政策。但是,孟子的主张保留着浓重的旧框框,显得" 迂远而阔于事情" ,①在当时是行不通的。

    ② 《孟子》卷十三《尽心上》。

    ③ 《孟子》卷二《梁惠王下》。

    ④ 《孟子》卷五《滕文公上》。

    ① 《吴越春秋》卷三《王僚使公子光传》、卷四《阖闾内传》。阖闾又作阖庐,下同。

    ② 《吴越春秋》卷四《阖闾内传》。

    4。经济思想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 见利思义" 的" 义利" 观,但他更强调" 义" 的重要性。认为:"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②要是一个国家上上下下都争" 利" ,就会因为争利而导致国家危亡。

但是孟子并不完全反对功利,这一点为学术界许多人所忽视。而郎擎霄《孟子学案》设专节讨论孟子的" 非功利主义".他说:" 孟子政治哲学中最大价值,在排斥功利主义".

③还引用了梁启超" 赞美孟子非功利主义者" 的一大段话。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先秦儒家,包括孟子在内,并不完全是" 非功利主义者".他所说的" 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是把" 利" 与" 仁义" 相对而言的,并非完全不要" 利" ,而是避免" 上下交征利" ,使国家处于危亡的境地。

他认为" 后义而先利" 就会造成不夺取上级的权利便不能满足的后果。因此,孟子认为应该首先提倡仁义,然后才谈得上有真正的利。

    同样,《孟子?告子下》记载孟子与宋■(宋钘)的一段对话,也应作如此理解。孟子认为,如果" 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相反," 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 这里所指的" 怀利" 与" 怀仁义" 是相对而言的,所谓" 去利" ,也不是完全不要利。

    而只是把" 怀仁义" 放在首要地位,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真正的利。

    孟子所反对的" 利" ,是指私利,而非公利。所谓" 仁义" ,是指地主阶级的公利。它反映了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整体利益;甚至孟子主观上要想反映当时整个社会的利益。他所反对的私利,指诸侯、大夫或士庶人的私利。作为思想家的孟子,当然比他本阶级的当权者只看到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要高明得多。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孟子与彭更辩论关于" 食志" 还是" 食功" 时,他反对" 食志" ,而主张" 食功" ,批评了彭更" 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的错误观点。

他认为," 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于此有人焉,入则孝,出者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而不得食于子。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为仁义者哉?" 即工匠制造器物,对人有利,应该得到你的报酬,而士即知识分子讲究礼义,并且教育培养后代学者,却不能得到你的报酬,这样做是不公平的。怎么能够尊贵工匠而轻视知识分子呢?

    彭更认为工匠的动机是为了谋饭吃,因此给工匠饭吃。孟子批评了这种观点,认为该是论功利而给予报酬。如果有个公匠把房屋的瓦打碎了,又将新粉刷的墙壁画得乱七八糟,虽然他的动机是为了得到饭吃,但谁也不会给他饭吃的。可见,孟子重视效果(功利),而不重视动机(" 志" )

    的。同时,我们在此也清楚地看到孟子不是不讲功利的。又《孟子?尽心下》记载孟子的话:" 周于利者,凶年不能杀。" 这里孟子对" 利" 的重要性看得很明白,认为财利富足的人,到荒年就不会因物资缺乏而窘困。总之,我们得不出孟子一概反对功利的结论。

    ① 《左传》昭公三十年。

    ② 《左传》定公三年、四年。

    ③ 《孟子学案》,第 38 页,商务印书馆 1928 年版。

    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 仁义" 而轻视体力劳动。他进而主张"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①为封建制度的合理性制造理论根据。

    孟子经济思想中," 制民恒产" 的主张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已在孟子的政治思想的" 仁政" 主张中论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