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的恶魔豆瓣 达芬奇的恶魔杭州日报

2018-0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帅哥要留女孩过夜,女孩不肯.帅哥说:"相信我,晚上我会很君子的."女孩说:"我相信你,但我不相信你心中的魔鬼."  所谓人渣,就是那些心

  帅哥要留女孩过夜,女孩不肯。帅哥说:“相信我,晚上我会很君子的。”女孩说:“我相信你,但我不相信你心中的魔鬼。”

  所谓人渣,就是那些心中的魔鬼很强大,作为人的他,大部分时间处于失控状态。能驾驭者就是理性的人——不要相信说自己心中没有魔鬼的人,这样的人只活在虚拟世界。即使是电影,疵瑕全无的人多了也会让我们生厌,即使不那么假,也让我们觉得可敬而不可亲。

比如伟大的达芬奇,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说他如何画鸡蛋,教我们做事要专注;长大了知道他如何有成就,《蒙娜丽莎》至今是油画巅峰之作,还有医学解剖,还有工程设计,还有直升机原理……真正的全知全能、不虚度人生。起初我们是仰望,脖子酸了之后是疑问:这样的人真有吗?即使你答yes,我们瑟瑟着退后一步疏离他,不会希望和他共事或者与之有情感上的共鸣。

  终于,电视剧《达芬奇的恶魔》来了,让我们看到了“哥是个传说”之外的达芬奇。原来这老兄还有那么多我们的教科书没有写、不肯写的东西。天赋异禀、俊朗风流是必须的,不仅是画家、科学家,还是侠客,画画一蹴而就,搁下笔还能挥剑且五六人不敌。

酷爱自由,常常做白日梦,同情弱者、犹太人、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女人,最厉害的还是个半仙,能洞察天地玄机、预见历史未来。故事有真实历史做铺垫,也充斥着当下影视文化流行的传奇甚至是穿越元素,有的地方甚至和我们的抗日剧有得一比。

开发本剧的是Starz电视网与英国BBC国际电视公司,BBC的活力已经声名在外,Starz则以重口味著称,所以片段中有这样花里胡哨、浓油赤酱的东西也无须惊奇。

  但我们不得不说,该剧仍然耐看。首先是拍得很认真,研究和还原历史就花了编导的许多工夫。一部以文艺复兴时期为背景的古装剧,要打点的地方实在太过繁琐,但剧组尽量一丝不苟——拿细节说,历史上的达芬奇是左撇子,男主角为了演好他,几年时间里都用左手吃喝拉撒。

  对于认真做事的人,我们总是给予额外的尊重。

  其次是主人公的塑造,除了上述的英雄帅哥样,也花大力气写达芬奇的平庸和落魄。常常地吃苦头,或者是造火炮轰了自己,或者是被美人玩弄于股掌间,或者险些成错杀的冤大头,或者是直接喝情人的洗脚水……总之灰头土脸的时候很多。

但这不是为抹黑来写晦气,而是为了立体地呈现人物,形成艺术的张力。因为有这些做反衬,所以达芬奇身上人性的光辉:善良、正直、知性,老天特别垂顾的才情和洞察力,还有仿佛是历史透过他传达出来的科学的力量,就很接地气,因而也能感染人。

在小错误、小闪失的斑驳中,“大写之人”的形象总在你眼前若隐若现。这样的达芬奇你就觉得很可爱,很愿意亲近他,甚至让你想起你邻里的某位大哥或者小弟。

我们不知道该剧导演巴塞特和奇林是否专门做过学问,但心理学上确实有此说:谁都不喜欢太完美的人,因为这样的人对我们是威胁,容易让人自惭形秽进而逃离。比我们强可以容忍,但你必须会出丑或者犯错,这样的人更像人,才能让我们引为同类——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出丑效应”。

  “达芬奇的恶魔”是港派的译法,原名叫“Da Vinci's Demons”,“Demon”在许多宗教词典中是精灵的意思,但在《简明英汉词典》则是魔鬼,反正指半阴半阳、亦正亦邪的家伙。艺术人物有别于生活中的人,因为复杂,有嚼头,所以可爱;如果太过简单,只知道概念先行,非好即坏,那只是木偶了。

  影视的难处在于,与其说它是艺术,不如说是商业;与其说是商业,它又得标榜自己是艺术,直如犹存从良之心的妓女那样为难。我们的感觉,类似的传记片现在很多,满大街的编导都如着了魔一般,在历史真实和哗众取宠之间左顾右盼,有的是临界,有的已经捞过界。

《达芬奇的恶魔》中有先知对达芬奇说:“你拥有不可限量的天赋,Leo,所以有人总是想要摧毁你。”这句话拿到电影外对导演们说也合适:艺术界早已成了江湖,风险蛰伏,到处都有摧毁你的力量——当然,最后摧毁编导的肯定是他自己心中的那只恶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