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伯方村农民毕腊英 平凡中挺起精神的脊梁

2017-06-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进入腊月,农家的年味越来越浓厚了.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伯方村,众多的农家女都在忙碌着添置年货,购买过年的新衣裳.年过50的毕腊英却没有空闲时间到城里买新衣,仍像往

进入腊月,农家的年味越来越浓厚了。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伯方村,众多的农家女都在忙碌着添置年货,购买过年的新衣裳。年过50的毕腊英却没有空闲时间到城里买新衣,仍像往常一样,为筹措她资助的学生下学期的学费繁忙地操持着她家的养猪场……毕腊英这位普通的农家女、***员,从1986年始,29年来已累计为教育事业捐资30多万元,支助贫困学生800多人,用她设立的基金会奖励的优秀教师650多人。

她在平凡中挺起精神的脊梁,她的人生价值,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和一根标杆。

在山西省高平市西北7公里处的寺庄镇伯方村,曾因一家出了两个全国代表,轰动全国:1988年毕腊英的父亲毕生才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2012年,毕腊英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是山西省42名代表中,仅有的2名农村妇女代表之一。她因为养猪捐资助学、二十多年来设立了四个教育基金会,成为当地出名的“女猪倌”。

毕腊英的父亲毕生才一生省吃俭用,每年总要拿出家里的收入资助上不起学的孩子的人。当父亲因意外车祸去世后,毕腊英继承父志,勇敢地走上了与父亲一样的捐资助学路。

1992年,毕腊英来到父亲生前结对子捐资助教的山西省经济管理学院,用父亲生前留下的9000元积蓄和自己积攒的卖猪收入共11250元,设立了以父亲名字命名的“毕生才奖励基金会”,用于奖励那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大学生。

同年9月,毕腊英又与高平市教育局协商,成立了“毕腊英教育基金会”资助优秀教师,每年注入5000元作为奖励基金,每年奖励20个老师,每人100元。这个奖金很少,但高平市的老师们却以得到这个奖励为荣。2007年,她再次向基金会一次性注入1.6万元,2014年市妇联组织了巾帼创业示范讲课活动,她把讲课费6000元全部注入了基金会。

1993年4月,毕腊英将父亲事故全部补偿款10000元,捐给了本村学校,并设立“毕腊英教育奖励基金会”。

2009年,她又在寺庄镇中学设立“毕腊英助学基金”。

1997年3月,在高平市妇联组织的“扶贫结对”活动中,毕腊英与8名失学儿童结成对子,每人每年300元。

2001年9月,在自家的原宅基地上,投资5万余元建起了“腊英幼儿园”。

2010年,她得知邻近的王报村有个女高中生,父亲残疾,家庭困难,上不起学,毕腊英决定资助她完成学业,高中每年1200元,本科每年1500元,现在已经在太原上大学。

还有本村一个可怜的5岁小女孩,因父亲病故,母亲改嫁,随奶奶生活,毕腊英每年给她1000元……

从1986年至今,在近30年的时间里,毕腊英一家已累计为教育事业捐资30多万元,用她设立的基金会奖励的优秀教师达650余名,捐助的贫困学生达到800余人。她平常支助的本地的贫困学生连她自己都记不起有多少。

她不想施恩图报,从不像其他助学的人一样去看望被资助的学生,了解资助人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她既不知道资助学生的人数,资助人的姓名,也不计算金额,更不去想。她只是觉得自己没有文化,没文化的人就象没有根基,能帮助大家都有文化,这样的付出是有意义的。但仍有一些学生得知自己靠她的基金完成学业后,想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但她都一个个谢绝了。

毕腊英捐资助学的行动,成为一面旗帜。她的先进事迹带给我们强大的精神力量,给人们留下了感动和启迪。

毕腊英家院子里窗户根儿下堆得满满的是成跺的装玉米的编织袋,用来磨粉喂猪;家里的桌子上摆得满满的是各种奖杯;墙壁上挂得满满的是出席各种会议的照片和证书……

坐在记者面前的毕腊英,是晋城乡村随处可见的一个农村妇女:里面是女儿穿旧的高领套头衫,外面罩一件家居小棉服,鞋子上还沾着灰尘泥片。

“当上了十八大代表,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谈到她参加党的十八大记者问。

“感到和别的代表差距很大,人大代表一起去参观时,我觉得自己没文化,看不出问题,提不出问题,心里很着急。”毕腊英说,“当时,我心里暗暗下决心,回家后,要抽空多读书看报,可回到家里后,生活又一切照旧,你们也看到了,每天从早上4点多起来,一直忙到晚上,没有时间学习。我是个没文化的人,能做的就是多喂猪,多卖钱,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从1992年开始扶贫助学以来,她没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家里的房子自2000年落成后,也没再进行过任何装修,没有添置过一件高档的家具。1997年10月到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扶贫贡献奖”会议,她花了198元买了一件生平最贵的红西服,也只有在开会时才拿出来穿。

毕腊英和我们聊起2012年大家“打扮”她进京参加十八大盛会时的趣事:

“咱们的人大代表就这样轻装上阵啊?难不成提个编织袋进京?”晋城***张九萍送给她一个出差用的皮箱,放随身衣物。

“山西分会场需要发言,记下自己的发言提纲、记下代表们的精彩发言。咱们的人大代表不能连一个放本、笔的女用小包包都没有吧?”寺庄镇专门给她买了一个女用坤包。

“虽说是农民本色,咱们的人大代表代表的是晋城农民的形象,腊英平时舍不得穿、没时间打扮,咱们替她想想办法。”高平市委组织部帮她订做了一身参会衣服。

了解到毕腊英因为省钱、省事、省时间,多年来从不用化妆品,有人特意送给她一套女性基础护肤品,打开包装盒,四个小瓶还静静躺在包装盒里,至今她还分不清哪瓶是洗面奶,哪瓶是抹脸霜。“一天进十几次猪圈,洗十几次手脸,哪有功夫用那个?再说那么老贵,天最冷时,我只用过一块钱一袋的‘美加净’。”

十八大会后,回到伯方村,毕腊英的生活又走上了老轨道——一每天四五点起床,磨粉、过滤、沉淀、烘干、浸泡、拌食、饲喂,直到夜深人静时才能干完;没有时间和邻居大妈跳广场舞;没有时间赶集;没有时间逛街;没有时间串门;没有时间打麻将……

捐资助学的时间越长,名气越大,毕腊英心里却有了更多的不安和愧疚:因为慕名而来寻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多,但凭她现在的收入,连维持这4个基金会运转都很难,难免会有人失望而归。“看到别人有难处,帮不上,我心里觉得欠下了。”

伯方村是山西省第三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村上元代仙翁庙古建筑为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村史上,先贤毕振姬官至清廷二品大员,仍然是一身清贫,瓦灯布被,被时人戏称为“官僧”。康熙帝御批赞他“爵禄不能动其心,富贵不能改其志,此正情操,绝世楷模。”

受乡贤节俭遗风的影响,毕腊英家风纯朴,勤俭持家。毕腊英的奶奶常说的一句话是;“过家不得不仔细,待人不能不大方。”她母亲常说的是;“一顿省一把,何必求人家。”她父亲常讲“以德养人”“钱,可以改写穷人的命运;钱,得用在有用的地方。”

也许就是得益于“瓦灯布被”的乡贤遗风滋养,毕腊英自己也成了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当世楷模;也许就是这样的勤俭律己、宽以待人的家风熏陶,毕腊英接过父亲捐资助学的接力棒,一走就是二十三年。

养猪挣钱,是毕腊英一家目前的主要经济来源,年出栏生猪七八十头,年最高收入纪录是6万,最少时赔了2000元钱。

毕腊英一家目前依然采用的是传统粉渣养猪。出栏80头成品猪,要加工8万公斤的玉米,全由毕腊英和丈夫赵义贵两人完成,长年累月,365天没有一天空闲。平均每顿吃食60担,一天是180担,一担浆食40勺。从磨粉的大缸里用马勺一勺勺舀进桶里是7000多勺,每天从桶里舀到猪槽里又是7000多勺,加起来一天要舀14000多勺。另外,每天还有打扫圈舍、注射防疫、照顾产猪等等辅助工作。

最难的是1997年,生猪价格下跌,再加上叔叔婶婶一个得了贲门癌,一个得了乳腺癌,都需要照顾,钱很紧张,别人都劝她不要干了,丈夫赵义贵开玩笑说,今年咱家就是个需受捐助的困难户,要不,明年有了钱再捐资助学吧?可毕腊英就是不愿放弃,她硬是咬着牙渡过了难关。

她记得最深的事是,冬天给猪取暖要用很多煤,钱不够,怎么办?她就到路上扫煤。一遇刮风天,大卡车落下的煤沿路就可以扫两三轮车,她鼻孔里是煤灰,眉毛上是煤灰,甩一把鼻涕也和着煤灰,回到家一洗头,第一盆水先洗下一层煤粉。她省了一冬天的煤钱,好几吨呢。那时500多一吨煤。她说,最难的那年冬天,就是这样过来的。

毕腊英捐资助学很慷慨,对自己却很抠。20多年过去了,毕腊英夫妻业已步入中年,体力日渐下降。丈夫赵义贵搬运玉米的袋子,从原来的大麻袋换成小麻袋,从肥料袋换成小些的编织袋,这些毕腊英都看在眼里,酸在心里。为了减轻丈夫的劳动量,直到2014年毕腊英才挤出钱,和丈夫商量在磨粉车间泡料缸上,安装了一个小型电动葫芦。

2013年一家人好几次商量要买个冰箱,刚攒够钱,小女儿已在高平的商场看好了款式,毕腊英就听说邻近市望村有个才26岁的男人得了白血病,急需治疗,她又把钱送给了人家。直到2014年春天,已出嫁的大闺女拿上2000元,才帮妈妈买上了冰箱。

按说,毕腊英“出名”后,找银行协调贷款不成问题,甚至可以凭借“身份”找领导“说话”,也曾有金融单位上门示好,表示可以给予扶持,但毕腊英都婉拒了。

她就一句话:不利用名气找钱,能帮多少帮多少!能供几个供几个!

“捐资助学就是我的天命。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做下去。”过了知天命之年的毕腊英,对她的行为有着最朴素的理解——从心出发,不求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