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权戒骄成名的故事解读
柳公权戒骄成名的故事解读
柳公权书法作品享有很高的声誉,这是他勤学苦练的结果。柳公权小时候字写的非常不好,父亲和老师费了很多心思,来教他写字技巧。慢慢地,柳公权书法有了进步,父亲和老师都夸赞了他,这让柳公权十分洋洋自得。
柳公权作品
有一次,他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柳公权写下“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这时,一位卖豆腐的老伯挑着豆腐从前面路过,看见了柳公权的作品。他认为柳公权小小年纪,就如此心高气傲,便皱了皱眉头。他沉吟片刻说,柳公权的字写得一点都不好,就像自己卖的豆腐一样,软软塌塌,没有一点美感和骨筋,还不如别人用脚写的作品,就这样一幅作品还敢在人前卖弄。柳公权听完老伯的话,十分生气,便呛声老伯让他写一幅作品试试。老伯听后笑着说,自己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但是在华京城有很多书法很厉害的人。柳公权听后,想去华京城一探究竟。第二天,柳公权五更起床,前往华京城,一进城门,他看见一棵槐树下围了很多人。柳公权十分好奇,他挤进人群中一探究竟,只见一位没有双臂的老头用脚写字。这位老头坐在地上,右脚夹着笔,左脚压着纸张,正在挥洒自如地书写对联。老头的字体肆意飞扬,赢得阵阵喝彩,柳公权佩服不已。柳公权跪在地上,希望这位老伯能收他为师,老伯自嘲自己出身卑微,没办法为人师表。在柳公权的苦苦哀求之下,老伯拿出一张纸写下: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从此以后,柳公权在书法练习上,沉着镇静、戒骄戒躁地日复一日练习,最终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柳公权楷书作品欣赏
柳公权和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被并称为“楷书四大家”。柳公权在书法上有很高的名声,尤其以楷书最负盛名。
柳公权作品
在书法上,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柳公权的字体展现了字瘦而硬的特征,以此说明下笔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书法作品干净秀丽,一幅作品一气呵成,比较连贯流畅;以及书法作品的结构很严谨,字体之间充满整体性和力度美。和颜真卿的颜体相比,柳公权的柳体均匀瘦硬,后人称俩人的作品特点为“颜筋柳骨”。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在六十四岁时候书写的楷书代表作,笔法苍劲而有力度。在颜体的基础之上,加入了柳体和创新,字体紧密而富有力度,整个画面干净利落,富有美感。《玄秘塔碑》被认为是书法大家柳公权的鼎峰代表作,字体美观,字体形式体现了柳体书法特点。这部作品虽然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褪色。
除此之外,《金刚经碑》、《平西郡王李晟碑》、《大唐回元观钟楼铭》、《冯宿碑》、《羲阳郡王苻璘碑》、《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刘沔碑》都是柳公权楷书经典作品。
柳公权神策军碑作品鉴赏
柳公权的《神策军碑》是他晚年时期的一部作品。这部作品原名为《皇帝巡幸左神策军纪圣德碑》,是柳公权刻于公元843年。
神策军碑
《神策军碑》原被放于长安宫中禁地,十分难以临摹,后来,这一作品遭到破坏,碑体损坏。有人进行了临摹拓写,但是拓本依然很少。
柳公权在晚年时期,柳体已经形成,所以从这幅作品也可看出柳公权的字形沉稳内敛。后人称赞柳公权的《神策军碑》为“生平第一妙迹”。
《神策军碑》是歌颂皇帝的军功作品,因为碑文被损毁,所以没有能看到柳公权的大作。但是,有后人进行了临摹拓写,原本为上下两册,不幸的是下册已经失传。《神策军碑》书籍版原来被南宋时期贾似道藏在家中,后来书籍归为翰林院。《神策军碑》书籍可谓是历经波折,直到1965年,中央才花了很高的价钱从香港收购回来,收藏于国家图书馆。被收藏回来的这本书籍,是宋代人临摹拓写的,世间只有这一部,所以越发弥足珍贵。这本书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鉴赏价值,不仅可以欣赏柳公权书法技巧,同时也可从中了解它弥足珍贵的文献,具有史料研究价值。
这部作品也是柳公权的楷体作品,柳公权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写技巧,在写作上,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变法,极富动感之态。
柳公权金刚经作品赏析
《金刚经》是柳公权于公元前824年所刻立,当时柳公权四十七岁。《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是体现佛法精神和内涵的一部作品。
《金刚经》欣赏
1908年,有人在敦煌石窟中发现了唐拓孤本,被认为是十分珍贵的作品。发现的时候,《金刚经》没有丝毫的损毁,上面的字形和字体依然清晰可见。
《金刚经》是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早期作品,从他的字体中可以看出借鉴的成分。早年间,柳公权临摹和研习了王羲之、钟繇等书法大家的作品,在这基础之上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在楷书书法作品方向上,认真学习了颜真卿的书法技巧和字体,随之进行了融合创新,开创了“柳体”。柳公权的柳体作品也成为“唐书尚法”的代表之一。后来柳公权的字体展现了字瘦而硬的特征,以此说明下笔的力度很足;除此之外,书法作品干净秀丽,一幅作品一气呵成,比较连贯流畅;以及书法作品的结构很严谨,字体之间充满整体性和力度美。和颜真卿的颜体相比,柳公权的柳体均匀瘦硬,后人称俩人的作品特点为“颜筋柳骨”。在《金刚经》中,可以看出柳公权的字体和颜体有几分相似,但是,柳公权加以改革和创新,融入了魏晋和唐朝初年的楷书书写技巧,在碑文上,字体苍劲而有力。仔细观察字体,会发现每一个字体都有不同的变法,极富动感之态。
柳公权为韩休曾孙墓志撰文是怎么回事
不久之前,在西安市长安区发现了一块碑文,经碑林区博物馆鉴定,此墓碑的主人是韩休的曾孙韩复的墓碑。
柳公权为韩休曾孙墓志撰文
让人称奇的就是墓志的撰文者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柳公权。韩复的墓志材料为青石板,坚硬无比,外观呈现斗形,在墓碑的中间用篆文写着“唐故左庶子韩公墓志”。柳公权为韩复写撰一事,引起了人们纷纷猜测。后人常见柳公权流传于世的书法作品,但是柳公权撰文作品却很少见。经过考察史料可以得出,柳公权是韩复的堂舅,会不会是因为亲戚关系,柳公权才会给韩复撰文。但是,有关专家解释到,可能还有政治等方面的因素,经过查证,柳氏和韩氏有过通婚往来,姻亲上有联系。所以,柳公权或许是出自亲人和友人两方面的关系而写撰文。
柳公权在碑文上,详细地介绍了韩复的生平。韩复是韩休的曾孙,曾经韩氏一家门第显赫,经过安史之乱后,韩休有七位子孙被杀害。所幸韩复的父亲幸存,得以安全的生活下来。在韩复八九岁的时候,母亲便去世了,父亲含辛茹苦的抚养韩复长大。不幸的是,韩复父亲早逝,韩复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庭的主心骨,既要读书,又要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
后来,韩复入朝为官,官至四品。其中,柳公权还写到韩复的死因,即死于糖尿病,共享年六十九岁。柳公权书法作品常见,而撰文作品不常见,所以这幅《柳公权为韩休曾孙墓志撰文》就愈发弥足珍贵。
关于柳公权的故事有哪些
写诗助人就是柳公权的轶事之一。唐武宗时期,有一位女官惹怒了唐武宗,唐武宗十分生气,想要处罚这位女官。于是,唐武宗把这位女官召来,并对柳公权说,如果能得到你的一篇作品,我就不处置这位女官了。
柳公权作品欣赏
如果,柳公权没有写到一部令唐武宗满意的作品,那么这位女官就会有生命危险。柳公权权衡了一下利弊,便拿起唐武宗给他的纸张,作了一首诗歌。唐武宗看了柳公权的绝句作品,非常满意,不但饶了这位女官,而且还赏赐了柳公权两百匹锦缎。直到今日,柳公权的这首诗歌依然被流传于世,这首诗歌内容就是:“不分前时忤主恩,已甘寂寞守长门。今朝却得君王顾,重入椒房拭泪痕。”
大家都知道曹操和曹丕兄弟七步成诗的故事,而柳公权也有一个三步成诗的故事。
话说,有一次唐文宗和柳公权在未央宫游玩,俩人看见如此美景自然心旷神怡。唐文宗突然停下车子对柳公权说,最近有一件很值得高兴的事情,那就是关于给边境驻扎士兵们分发衣服的事。以前将衣服给士兵们发放下去需要很长的时日才能到达,现在缩短了时间。二月里,士兵们都能领到春天的衣物了。柳公权听后,对唐文宗庆贺了一番。文宗让柳公权作首诗歌以示表达祝贺之意。柳公权思忖了一会,便脱口而出:“去岁虽无战,今年未得归。皇恩何以报,春日得春衣。”唐文宗感慨柳公权的诗情才气,称赞他为三步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