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懿话剧 国家大剧院连演四场均爆满 上海话剧《商鞅》震撼人心

2018-01-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如果列出中国话剧110年来的经典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扛鼎之作<商鞅>无疑是其中一部.该剧时空容量之大.剧情结构之丰富.人物形象之勇敢悲壮,

如果列出中国话剧110年来的经典剧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扛鼎之作《商鞅》无疑是其中一部。该剧时空容量之大、剧情结构之丰富、人物形象之勇敢悲壮,具备了史诗性作品的特征。3月15日—18日,这部问世21年的《商鞅》在国家大剧院连演4场,场场爆满,场场掌声热烈,场场引发议论,足见其经典之魅力。

作为2017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系列演出的重头戏,这部汇聚了上话老中青三代优秀演员的历史题材剧作,来京参加国家大剧院•中国当代著名导演作品邀请展。在15日演出结束谢幕瞬间,总导演陈薪伊快步走上舞台,与主演尹铸胜紧紧拥抱。

21年前,31岁的尹铸胜正是因为饰演商鞅这一角色而一举成名,囊括了中国戏剧梅花奖、白玉兰戏剧表演奖、文华表演奖等各项专业奖项。此番《商鞅》在国家大剧院的首场演出,锤炼多年的尹铸胜把商鞅的人性和微妙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在全剧最后“万箭穿心而死”的段落中,商鞅在姬娘的支撑下,在血色中拼尽最后一丝气力呼喊出“秦国,秦国”的生命绝唱,更是声声“扎进”观众心间,令人无不动容。

《商鞅》为何能成为经典?

展现命运与人性的力量

在《商鞅》编剧姚远看来,如果《商鞅》能演一百年,方能称为经典。他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五百多年仍然不过时,除了艺术原因外,就是在于他的思想不过时,因为莎士比亚永远在命运和人性上做文章,政治冲突只是作为背景。”

1996年,由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历史话剧《商鞅》轰动上海,它以恢弘的气势、深邃的主题和各具个性的人物撼动了观众,成为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一大金字招牌。可谁能想到,编剧姚远是酝酿了七年才写成这个剧本的。

姚远认为,自己对《商鞅》的贡献在于剧本的选择和删减。这部戏一共有三条线:政治斗争线、与韩女的爱情线、与姬娘的命运线。他把政治线做了修剪,削弱了爱情线,加强了商鞅的命运线。“我始终相信《商鞅》不会过时,因为它写的是历史,写的是人生,写的是中国千百年来一直凝固着的一块文化。”

的确,《商鞅》的选材符合现代流行美学特征,因为张扬人性的作品最能被观众接受,而商鞅的悲剧命运也加重了剧作之美。全剧没有把商鞅当作高大全的对象来塑造,而是借用希腊英雄悲剧性的命运模式,以人道主义笔触,着力描写商鞅在友谊、爱情和政治理想上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描写了他舍弃一切冲出陈规陋习的不屈精神。这些,已经足够打动人心了。

导演陈薪伊也认为该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写出了一个巨人。她说:“这是一场起于用生命保卫生命的战斗,这是一次人的觉醒。在这场战斗中,会说话的牲口变成了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巨人,一个摧毁了奴隶制的巨人。一个一生尝尽了万箭穿心之痛楚、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瞬也不放弃的巨人。”

气势恢弘 阳刚大气

商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全凭自己的借聪明才智登上政治舞台、实现改革理想的人,也是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话剧《商鞅》集中展示了他在短短19年时间里通过变法创下的使秦国日新月异的奇迹,刻画了一位不是君王但有着君王般威严与果敢、同时具有远见卓识、内心又丰富复杂的改革家形象。商鞅变法,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对今天来说都具有启示意义。

《商鞅》没有正面描述商鞅变法的价值,而是重点描述了在统治阶层进行的变与不变的斗争,对商鞅率兵与魏国的几场战争,则毫不吝惜地放到幕后,表现出编导驾驭复杂历史事件的艺术才能,也展现出恢弘的历史画面。商鞅推行变法是带动全剧气势的中心事件,不少地方是通过语言的交锋来表达的,而全剧华美的语言和考究的修辞,可谓一部诗化了的历史正剧。语言交锋中的思辨色彩,恰为一种展示剧情的绝妙方法,提高了思想性和阳刚之气。

《商鞅》既没有对变法进程做就事论事地评判,也没有对变法过程做平面化的陈述,而是广泛借用跳接、闪回、单一画面的多时空共融等影视手法,立体化地表现了两派势力针尖对麦芒式的斗争。抱有敌视态度的守成派在剧中与改革派一样得到充分表演,无论人数还是戏份都旗鼓相当,增加了全剧的观赏性。

而商鞅改革的第一受害者公子虔的两次大声疾呼:“商鞅之法不可不行,商鞅其人不可不除”,体现出人性的多义性,编导没有用惯常的非此即彼模式做过多评判,而是留给观众慢慢品味。

除了强大的编剧、导演和舞美团队,《商鞅》还有一只演技高超的演员队伍。从经典版《商鞅》看,演员阵容极其豪华,主演尹铸胜获奖连连,娄际成、张名煜、杜冶秋、朱艺、佘晨光、李建华等老戏骨分别在剧中扮演重要角色,堪称众星捧月;当年的青年演员田水、徐峥、周小倩、郝平、马伊琍等现在已是演艺界的中流砥柱。

2007年后重排《商鞅》,魏春光、孙宁芳、孙艺洲、贾邱、王一然等青年演员担纲,2015年又邀请尹铸胜回归舞台再现经典,青年演员刘鹏接棒商鞅角色延续传奇,至此这轮《商鞅》演员阵容基本维持下来。

今年来京献演九部话剧

据了解,继《商鞅》之后,2017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玉兰绽香”演出季计划在北京呈现一系列具有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特色的戏剧作品。包括:原创话剧《大清相国》、都市情感话剧《卡布奇诺的咸味》、原创肢体剧《鲁镇往事》、英国经典闹剧《糊涂戏班》、普利策/托尼双料戏剧大奖作品《怀疑》、契诃夫经典话剧《万尼亚舅舅》、爱丁堡边缘艺术节获奖话剧《仲夏》、话剧《12個人》和阿加莎•克里斯蒂传世巨著《无人生还》。

这九部剧目计划于今年8月初至10月底陆续在北京献演,让北京观众欣赏到来自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更多风格迥异的戏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