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吊孝的故事
诸葛亮吊孝的故事
三国时期,诸葛亮跟着刘备一起逐鹿中原。当时为了打败曹操,就与东吴的将军周瑜一起合作了想了一些点子,共同商量对策。周瑜,是东吴很出名的人,兵法熟练,有着领先众人的智慧和本领,带兵打仗,鲜有败绩。
诸葛亮图片
周瑜一心想要夺回荆州,还是被诸葛亮识破,再加上之前中了毒箭,在一声哀怨中死了,这样,就有了诸葛亮去对面吊孝的事情。
其实,诸葛亮到对面去吊孝,并不仅仅是为了吊唁周瑜这么简单,他有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诸葛亮是为了显示个人的才干,因为在吊孝中,他的言辞,说得很真实,也很确切,面对东吴那么多人,显示了他的墨水和胸中的智慧。
第二个目的,诸葛亮为了展现他的胸襟。因为之前与周瑜并不合,现在让别人看到他这么悲痛的哭,可以看出来他是个多么心胸宽厚的人啊!
第三个目的,诸葛亮是为了消除矛盾,这个目的是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周瑜甚至在死之前说了句为什么老天还要弄出个诸葛亮这样的感叹。所以这个时候,大家对诸葛亮是根本没有什么好意的,甚至很多人想为周瑜报仇。而诸葛亮的哭泣,化解了一些矛盾,为的是能够一起去打曹操,并且灭掉曹操。
诸葛亮吊孝,在现在看来,非常具有政治手腕,对于我们今天在政治上,处理一些外交事宜上,有一个很好的借鉴,非常值得学习。
诸葛亮生日是在何时
很多人都是通过古代的文献资料来了解诸葛亮,我们今天不妨换个角度,以现代人的视角来研究一下诸葛亮,也许会有不同的收获哟!
诸葛亮像
首先,从诸葛亮的生日开始,我们现代人提起的生日,往往就是出生日期,都是一些基本的,没有什么隐私。但是,对于古人来说,“生日”都是指的“生辰八字”,这在古代来说,可是不能公布于世,是设为隐私的东西。但是,我们仍可以从各种资料中得到点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说,诸葛亮是在公元一八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四日出生的(具体是不是还有待研究,但这是诸葛亮后人定下的日子),就现在的先进观念来看,这个日子的人,有可能是金牛座,或者双子座。那么我们来研究一下,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样的性格呢?
首先,对于金牛座来说,一般人会比较有耐心,做事情有计划,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这正是诸葛亮的一部分。诸葛亮能够耐心的教导自己的手下,事无巨细。也有足够的深谋远略,更别说什么计划了,这都不在话下。另外,诸葛亮不管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上,都是比较有规律的,很值得人托付的。
除此之外,我们再来看看诸葛亮,所谓金牛座的缺点。做事认真,比较顽固,这其实也和诸葛亮很吻合,诸葛亮在军事上稍微的有些严肃,不能很好的变通。其实,仔细想一想,这正是诸葛亮优秀的地方,他的实力完全的杠杠的。
诸葛亮空城计的故事介绍
说到空城计,就不得不先提下马谡。话说当日马谡受诸葛亮之命,镇守蜀国要地街亭。诸葛亮本来十分信任马谡,认为其是难得一见的良将,然而马谡却过分轻敌,接下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诸葛亮像
打败马谡的司马懿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继续挥师前进,没有给蜀军留一丝喘气之力。此时属下来报,诸葛孔明此时正在西城。司马懿听后仰天长笑不止,孔明啊孔明,你今日死期已至,哈哈哈哈,看我如何取你狗命。
司马懿对副官说道,传令下去,所有兵马加快速度。
不消片刻,魏军十万人马已经行至西城城下。但眼前的一幕却让司马懿惊呆了。他本以为诸葛亮此时正在号集手下布防工事,满城应该一副御敌的状态。
眼前的事实是西城面前空无一人,无任何防御措施。远远望去,诸葛亮正悠悠然坐于城墙之上。旁边立有两个书童,一个手持拂尘,正在帮诸葛亮拂琴。
副官见状,喜出望外:将军,此时不攻,更待何时?我们杀了诸葛亮一个措手不及。
司马懿一脸阴沉,默默说道:不急。
副官不解:将军此话何意?现在城中无一守军,末将冲上去,定能活捉他诸葛孔明。
司马懿说道,他诸葛孔明何等聪慧狡诈之人,我十万大军压境,他怎么会如此束手就擒?
将军意思是其中有诈?
必然有诈!
末将先率一队人马过去刺探个究竟,将军稍后。
万万不可,孔明能如此安坐城上,城下定有机关重重,城门之后必然伏有重兵。
副官听后面露骇色。
司马懿又沉思良久,最后调转马头,喊道:撤!
正所谓机关算进太聪明,城内确实守军甚缺,诸葛亮故意虚张声势,却不想司马懿正好中计,实在让人又叹又奇!叹的是司马懿大好战机没有把握,奇的是空城计真乃千古神计。
关于诸葛亮的对联
诸葛亮是谁就不用多提了,一部《三国演义》让他足智多谋,淡泊名利的形象深入人心,古今许多名人都对他有各种赞誉之词,诗圣杜甫简直将他尊为偶像,在二十多首诗中都提到了诸葛亮。而武侯祠更是遍及中华大地,其中的许多对联也很好的反映了丞相的一生。
诸葛亮剧照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是清代著名学者赵翼为成都武侯祠撰写的对联,上联取他的军事事迹,下联谈及他的治国方略。据载,诸葛亮在蜀国对西南蛮夷恩威并施,使他们心悦诚服,《三国演义》中也有数次擒获敌首的故事,这使他能安心的面对其他二强的压力。而诸葛亮在建设国家方面也很有一套,古人曾说诸葛亮建设蜀国是王者的治理方法,适合伊尹周文王周武王一样的人物,给予诸葛亮很高的评价。
而河南的武侯祠剑走偏锋,一副对联把与诸葛亮相关的两篇文章嵌入其中,《梁父吟》是诸葛亮隐居时候做的,借晏婴的故事说明在作者做官后的大度胸怀,反映了诸葛亮对国事独有的看法;《出师表》也是一篇非常有名的文章,几乎每个人都能背出其中的句子,其中如对联一样尽显老臣拳拳之心,令人感动。而历史也证明了,诸葛亮既无愧于丞相的使命,也无愧于忠臣良相的要求。
其实与诸葛亮相关的对联并不止这些,关于诸葛亮的历史功绩,又岂是只言片语能够概括?
谋士诸葛亮言家事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刘禅登基后,事无巨细,尽心尽责辅佐刘禅,主理蜀国大小事务。有次他上书给刘禅,写了家中的一些事务。
诸葛亮剧照
这个给刘禅的奏折后世称为言家事。其中写道:在成都,家里的妻子种植了八百棵桑树,十五亩耕田,家里孩子和兄长们穿衣住行的花费,都足以自行供给,有时候还略有剩余。微臣担任官职之外,并没有太多花费。平时食住费用全部仰仗于朝廷下发的银两俸禄,没有接其他的兼职,也未谋取额外的所得。如果我死了,家中不会出现囤积钱财的现象,外面也不会有多余财富。如果出那就辜负了陛下。等到微臣死的时候,一定如这表中所写,绝不会有半句虚言。
诸葛亮此番写言家事和出师表一样,都体现了他鞠躬尽瘁,任劳任怨,淡泊名利,高风亮节的品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依然身体力行,心系汉室复兴大业,坚持讨伐曹魏,这也是在完成刘备统一中原的心愿。诸葛亮本身是一个万全奇才之人,并不重视荣华富贵,在天下时局动乱之时,诸葛亮选择明君,为收复中原,统一全国而呕心沥血。但是并不贪慕权力,也无敛财之心,刘备去世后,仍忠于蜀国,尽心尽力治理国家。以至于最后疾病缠身,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五丈原不幸去世。
诸葛亮朴素为人,不图钱财的精神至今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事后诸葛亮是什么意思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我们常常用这样的句子赞誉那些众人眼中能够做到“未卜先知”的人,诸葛亮就是其中一例,无论在治国理政辅佐君王上,还是军事战略指挥中,诸葛亮往往能够一针见血,未雨绸缪。
诸葛亮铜像
相反的,“事后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承载着负面评价的,它往往用来指代那些事前毫无建树和意见,待事情解决之后高谈阔论纸上谈兵之人。凡事并无绝对,事实也并非尽然,能成为像诸葛孔明那样料敌以先的人固然令人惊喜,但试问世间能有几个人能够做到?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事后诸葛亮其实也并非不可取。
古语有云,观棋不语之人才堪当真正的君子。这观棋之人,虽然尽数把握住了局势,但是他并没有插足,而是站在一边冷静的分析,这并非置身事外,而是适当的做壁上观,而恰巧因为这种疏离感,让人能够更加客观理智的对所有的情况进行分析,一盘棋局结束之后,知道对局二人优缺点的,并不是下棋者本人,而是站在旁边观棋的人,而谁又能说,这观棋之人就不是“事后诸葛”?
由此看来,这事后诸葛亮也是有优劣之分的,一个人不谈意见,不说看法,其实有三种可能,一是他肚里却无墨水,无能为力,只能等事情结束之后才能理清脉络进行分析,二是他胸中有沟壑,只是藏拙或是出于对别人的尊重和对大局的考虑闭口不言,三是此人根本没有动脑思考。三种之中,一者谨慎,不失为善于总结之人,二者理智,是睿智豁达之人,只有这第三者,才真真是无可取之处。
这事后诸葛亮,也是借了诸葛先生的名号,并非人人都可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