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景德高岗 高景德: 从佳县走向世界的教育家

2017-10-1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高 景 德(1922~1996),中国著名的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 1922年2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佳县神泉堡.    1945 年, 高景德毕业于西北工

    高 景 德(1922~1996),中国著名的电机工程学家、教育家, 1922年2月5日出生于陕西省佳县神泉堡。    1945 年, 高景德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电机系, 后任西安西京电厂技术员,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助教、 讲师。

    1948 年高景德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赴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学习, 成为我国获得前苏联博士学位第一人。

      1956年回国后, 高景德历任清华大学电机系教授、科研处处长、 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 副校长、 校长、 校务委员会主任等职, 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中国科学院主席团委员及技术科学部常委、 副主任, 中国科协第三、 四届常委及荣誉委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一、 二届理事长。

同时, 高景德是国家攀登计划 “现代电能系统运行与控制的新理论与新技术”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老教授协会会长; 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一项调查显示: 清华90%以上的博士毕业生已成为所在单位的学术带头人和骨干。

“高先生真是高瞻远瞩啊!” 回想起当年高景德的明智决策, 清华人无不肃然起敬, 发出由衷地赞叹。如今这位原清华大学校长高景德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5年了。现在,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他是如何从佳县神泉堡一位农民的儿子成长为著名教育家……

年少不坠青云志

     1922年2月5日高景德出生于陕西省佳县神泉堡村。父亲高继容是个爱学习的人, 但不幸的是爷爷早逝,父亲只念完简易师范就停学了。于是, 父亲把读书的夙愿寄托在儿子身上, 下决心要让娃娃念书!

     高景德7岁时开始在村里读私塾。当时, 课堂很简陋, 桌子板凳都是由木板钉成的, 只有一位先生, 教十几个学生。他一共学了四年的语文、 算术。

有一次, 乡里举行语文、 算术比赛, 高景德报着 “试一试” 的想法去参加比赛, 没想到竟然考了个第一名。父亲看到儿子聪明好学, 决定把他送到佳县城关小学住校读书。      高景德11岁便离开家庭, 开始边读书, 边照料自己。

高景德喜欢读书,尤其酷爱数学。放学后, 常常一个人留在教室里演算一些各式各样的数学试题, 错过了吃饭时间, 就啃几口冷馍馍充饥。

在学习上他有一股倔犟劲儿, 遇到难题, 轻易不问别人, 宁愿自己独立思考, 求解答案。1935年夏, 高景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榆林地区唯一的一所中学——榆林中学。      高中二年级时, 转到陕西武功县的西北农学院附属高中就读。

1941年他被保送进入西北工学院电机系学习。      1945 年大学毕业后,高景德放弃了留校当助教的好机会,毅然到有更多实践机会的西安西京电厂工作。

后在老师的推荐下, 1947年春, 他离开了待遇较好的西京电厂, 担任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曾名北洋大学北平分部) 电机系助教, 在这里工作了四年半。新中国成立后, 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天安门前冉冉升起,他热血沸腾。决心为新中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毕生精力。

中国第一位 留苏技术科学博士

     1951年夏天, 我国政府开始正式派遣留学生赴苏联深造。当时还是北京大学工学院电机系助教的高景德, 被教育部临时抽调参加留学生招考工作。谁知没过几天, 高景德却接到通知, 让他参加留学资格考试, 不久后他就接到了赴苏留学的通知。

     高景德很幸运地进入了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学院电机系,成为一名研究生,踏上了一条学术新路。

他的导师是苏联科学院院士、 苏联著名电机专家——柯斯秦柯。      高景德初到苏联时,由于语言障碍, 工作学习极不方便,但那种 “赶鸭子上架” 式的 “ 直读法” 学习, 可真把他逼出来了。

经过半年多的强化训练, 他就基本上跨过了语言这道难关。从1951年至1956 年的五年里, 除了一年的俄语学习时间外,他实际上用了四年的时间就完成了论文的研究。

     列宁格勒是世界上著名的风景胜地,可是在苏学习期间,他从未去任何地方旅游。不分节假日, 全部精力投入到论文的研究工作中。在导师的指引下,努力钻研, 拓展知识面,又能直接查阅英文和俄文文献资料, 学习成绩出色。

     学位课程考试之前, 高景德写了一份学术报告,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 电工原理教研室主任聂孟审阅后, 惊奇地说:“高景德的学术功底已达到苏联副博士水平了。

”      不久, 高景德的导师柯斯秦柯便发现, 这个中国留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和科研工作能力非同寻常,前途不可估量。

     一天,导师柯斯秦柯问高景德:“你愿不愿意多花一些时间,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这个建议对高景德来说, 又是一个意外。      苏联的学位标准很高, 他们的副博士已相当于西方国家的博士水平, 而博士学位与副博士学位之间的台阶是很高的, 一般人只能在获得副博士学位后, 经过几年的科研工作实践后才可再攻读博士学位, 现在要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真是难上加难。

     经过慎重的考虑, 高景德接受了导师的建议,凭着扎实的学术功底和一往无前的拼搏精神,他毫不犹豫地向博士学位发起了冲击。

     高景德没有辜负苏联导师的期望和培养, 他仅用了比攻读副博士稍多一点的时间, 就完成了题目为 “应用于远距离输电系统中凸极同步电机的研究” 博士论文的研究工作。

     1956年, 高景德如愿以偿,获得了苏联国家学位委员会授予的技术科学博士学位, 成为我国第一位在苏联获得博士学位的学者。而在原苏联建国期间,中国派往苏联的近2万名留学人员当中, 获得科学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总共还不超过10位。高景德回国后, 被派到我国高等学府——清华大学电机系任教授。

呕心沥血为清华

     高景德从1983年接替刘达同志当清华校长, 到1988年期满退下来, 这五年是学校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也是国家和学校能否在受到严重挑战环境下进行改革开放的时期。

高景德作为一校之长主持学校行政工作, 对清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在多个场合表示: 学校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      高景德对自己的要求是很严的, 到过他办公室和家里的同志,对他简朴的作风都会留有深刻的印象。

考虑到他作为清华的校长,校外活动又较多,和过去几任校长一样,学校准备给他配一辆相对固定的小车,他得知后坚决予以回绝。

他说:“ 用车时从车队要办公车就可以了, 千万不要为我配专车。”      那时, 高景德着力领导和支持国家攻关项目和 “863” 高新科技项目的进展。

     当年, 首先, 由吕应中、 继由王大中同志领导的核能技术研究所(现改院)于1983年前后走出了困境, 开创研究了核低温供热堆, 又开始进行高温气冷堆的研究准备工作, 为国家开创了核能发展的新领域。

同时该所各方面的工作都蓬勃发展, 打开了国内国际合作的新局面——高景德一贯支持和赞赏该所的工作。其次, 由李志坚同志为领导的微电子研究所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1985年为购置重大设备, 上级允诺的经费不能及时到位, 高景德十分焦急。在一次小型会议上, 高景德下决心说: “卖了裤子也要支持。” 他请主管科研的副校长张孝文同志先想办法从学校科研经费的积蓄中调出1500万元垫支, 随后协助张孝文多方努力, 使上级已允诺的经费到位, 让微电子所的发展不失时机地上了一个台阶。

另外,由吴澄主持跨系的、 校际合作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重大项目, 在高景德的积极支持下, 创造条件开展工作, 迅速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以上三项, 即通常所说的清华 80 年代中后期的 “三大高地”。这是三个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 全校各系所的工作都在取得了大幅进展。

     以上三项, 即通常所说的清华 80 年代中后期的 “三大高地”。这是三个典型的例子, 实际上, 全校各系所的工作都在取得了大幅进展。

     在高景德任校长期间, 学校获得国家三大奖的总数、 获准申请专利总数居全国高校之冠, 这种良好势头长盛不衰。高景德获 1987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他所从事的大电力系统的研究, 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他又一直领导着电力系统和电机专业方面的学科建设。他注重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这种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因为这是教学和科研的结合点, 是提高学校水平的有力杠杆, 其水平与规模如何, 实际上反映着学校层次的高低。

他主张: 将本科生规模稳定下来, 重点发展研究生。到1990年时, 每年要招收 800 名硕士生、 200名博士生, 力争在校研究生人数达到3000名。

当时许多人对此不理解, 而且对能否达标也抱有疑虑。然而, 1987年, 高景德在自己卸任的前一年就实现了这一规划。1994年, 清华大学招收研究生人数达1400余名, 与本科生人数之比为7∶11, 已接近国外一流大学的比例。

80年代以来, 高景德已培养出10名博士,25名硕士。说来也很凑巧, 中国人在苏联获得第一个博士学位的是高景德; 而在我国, 获得第一个女工学博士学位的倪以信则是他培养的博士生。他培养出的研究生,有不少已在科学领域取得了较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