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巍基层工作部 丁巍考察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你们的产品在郑州销售排名是多少?主要配套原料来自哪里?在浚县得邦利达家具公司,丁巍考察了企业的产品展厅,了解了企业的生产、销售、利润、市场、出口等情况。他说,这几年企业发展迅速,我感到很高兴。家具产业与城市化相关联,市场很大,你们要把握好机遇,把引进人才作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提升工艺水平,逐步扩大规模,打造优质品牌。
浚县供电公司是浚县窗口服务单位行风评议第一名。该公司服务大厅窗明几净,党员服务窗口党员基本信息、服务承诺牌一应俱全。
在查看了大厅情况后,丁巍说,电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基础行业,服务一定要跟上。在与服务标兵交谈时,丁巍说,作为窗口工作人员,你们要面对群众,服务群众,需要付出很多,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树立样板。
考察中,就如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丁巍强调,一是充分认识重要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基层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承担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无论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还是为群众排忧解难,都离不开广大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我市经济社会之所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凝聚着基层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贯彻落实市八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切实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更好地组织、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率先崛起。
二是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本质属性,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是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基层人员处在工作的第一线,为民的第一线,直接和群众打交道,所从事的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具体实事,要时刻牢记为民服务宗旨,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无论是办事程序还是各项服务都要体现为民意识,尽心竭力为群众提供周到、便捷、高效的服务。
三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创先争优既是巩固拓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必然要求,又是加强党的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全市科学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按照“争做加快两个构建先锋队、争当率先崛起排头兵”的要求,准确把握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工作方法,在狠抓落实、务求实效上下工夫,从全市大局出发,紧密结合基层工作实际,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创先争优的过程作为一个比学赶超的过程、创新创造的过程、有所作为的过程,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具体,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为群众办实事的过程中体现先进性。
四是各方切实理解支持。基层工作任务繁重、责任很大,面临的矛盾很多很复杂,同志们工作非常辛苦,各级党组织对他们一定要充分理解,多关心多支持,使基层的同志能够放心放手大胆工作;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善基层的工作条件,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注重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培养选拔那些长期扎根基层、群众公认、工作有成绩的同志,充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要加大舆论引导力度,大力宣传默默奉献基层、全心全意服务群众的优秀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在全社会营造理解、支持基层工作和基层干部的浓厚氛围。
丁巍要求,要认真搞好村级组织换届工作。村级组织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良好契机。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村级组织是党和国家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机构,做好村级换届选举工作,推进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是推进基层整体工作的有力抓手,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各级党组织要按照省委要求,周密部署、扎实推进,确保换届圆满成功。
要坚持原则,把“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为先、坚持发扬民主、坚持依法依规、坚持突出重点、坚持优化班子”这六项原则贯穿村级组织换届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换届选举工作全过程,把党员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总结评价工作和谋划发展上,使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充分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确保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选举结果的有效性,整体推进换届选举工作。
要抓住关键,就是抓住选人用人这个关键,真正把政治素质好、带头致富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村级组织班子。
要加强领导,坚持分类指导、试点先行、先易后难,同时严肃换届纪律,严格按纪律办事,对违反纪律的坚决查处,以此维护风清气正好环境。同时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加强正面引导,注重社会导向,保持社会稳定。
丁巍还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出要求。他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升社会管理效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当前,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加之鹤壁正处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各级各部门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从变化中把握规律,积极探索加强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子,全面提升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记者 李建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