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德强谈谈青年立志 韩德强:谈青年立志
原编者按: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然而志向有很多种。有个人之志,有国家之志。有狭隘之志,有开阔之志。所谓“有志者立志长,无志者常立志”。韩老师认为新青年就应该在探求“大本大源”的过程中“立长志”,就是立定为人民服务的志向之后坚持走到底。
韩老师同时指出,立志也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绝对不是仅仅通过阅读几本书和参加几天社会实践就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大家反复地去思考、去观察、去体会,去逐渐形成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
更为重要的是,韩老师强调立志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而这个过程的内在逻辑就是“信则灵,不信则无”!信什么呢?那就是信自己内在的良心,内在的善良,内在的为人民服务的动力。当我们因为自身发生的切实转变而对自己的志向日益确信的时候,就会对影响和感染他人充满信心。
而他人所有的光明、善良和正义的信息同时也会反馈给我们,推动我们对为人民服务的志向形成更深的确信。如此形成良性的正反馈。总之,不要小看了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一个凡人和普通人。你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凡人,那你就是一个凡人;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英雄,那你未来就能成为英雄。这个也叫“信则灵,不信则无”!
愿一切有志于改造社会、服务人民的青年都能够从韩老师这些深入浅出的讲述中聆听和感受到自己心灵的回声,并在今后不断的读书、思考、交流、实践当中让自己的志向逐渐变得明晰和坚定!
韩德强老师谈青年立志
作者:韩德强 来源:大学网
1、“名垂青史”“建功立业”是否是新青年应立之志?
有同学说希望自己也能名垂青史。可是,名垂青史不是追求的结果,而是个客观后果。只要你走一条为人民服务的道路,那条道路上的日常生活也是琐碎的,也是平凡的,也是有吃喝拉撒睡的,只不过你的目标、方向、动机跟别人不一样了。
当你做着无数平凡事情的时候,如果是以一种随时可以死亡的心态去做,那你做的事情就会越来越大,这个就叫正反馈,即使你想不形成正反馈都不容易。贪官污吏也是正反馈形成的,一开始也不过是小贪小腐,小偷小摸,大贪官也是要通过正反馈形成的。
所以,无论大家将来是走大善之路,还是走大恶之路,现在这个阶段都是处于正反馈的前期。既然是前期,就会有很多岔路,有很多波动,逐渐才能坚定起来,要么走坚定的大贪大腐之路,要么走坚定的大善之路。这个逐渐坚定起来的过程,就是一个立志的过程。
所以,我一直强调,对于大家而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立志,而不简单是和工农相结合。如果你没有立下志向,在和工农结合的过程当中,很可能不是变得拥有为工农服务之心,而是变得动摇了、退缩了、软弱了。所以,立志其实是最重要的事情。
年轻时期,我们就该立志。这个时候如果立志立得不稳,哪怕仅仅是风吹草动,就可以把你的思想摧毁。我们很多人就是因为立志不稳,思考不清,下了工厂之后,看到工人其实有很多自私落后的一面,就开始觉得“这个世界没有办法了,也就是这样了。
工人那么自私,那么愚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还是做个鲁迅算了。”于是就脱离工农了。好在鲁迅还在用笔跟工农结合,还不算是真脱离;但是他那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东西,就会让自己变得无所事事,旁观消极。所以,立志是比什么都重要的事情!立了志之后,倒不见得马上就能够做多大的事情,但它是积累的起点。
有同学说:立志固然是立为人民服务之志,但是,同时也意味着要有野心,要有建功立业、改朝换代的一种气魄。绝不是这样!那就不是“野心”,也不是简单的建功立业、改朝换代。为人民服务是一个巨大的事业,也是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至于说你的能力,那是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那是个正反馈的积累过程,最后,即使你自己不想建功立业,那也自然会有“功业”。但是,如果你现在老想着建功立业,老是被“功业”两个字所牵引,那人家说“张三、李四都比你有功业吧!
可是人家也没有为人民服务呀?”这样你马上就完蛋了。所以,立志就不是要建功立业、改朝换代的意思。它根本就不是要追求那个“名垂青史”的结果,但是,历史自然会给予你那个公正的结果。而且,即使历史的评价不公正,那也同样可以接受,只要自己问心无愧!至于历史公正与否,谁在书写历史,那与自己都没有关系。
毛主席有一个说法,就是要探求世界的大本大源,一日不得大本大源,便一日不立志。在没有得到大本大源情况下的立志,那就叫“常立志”,就是每天都立不同的志向;得到大本大源之后的立志,则是“立长志”,就是坚持一个志向走到底。
2、立志是一个过程
我们这样八九天的社会实践过来,对于诸位同学来讲,是没有内化的。相当于是吃了一顿大餐,但是消化能力不够,稀里糊涂地都排出去了,留下来转化成你身体营养成分的,其实是不多的。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你一下子强身健体,根本做不到,因为你的体质还是弱的,立志也就立不起来。
所以,立志也是一个过程,需要大家反复地去思考、去观察、去体会,去形成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看法。即使我说得再多,毕竟只是我的,而不是你的,你要形成我这样的想法,那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在这个意义上,我其实是反对灌输的,因为真正的思想是灌不进去的。孔夫子的教导,在这个意义上我是认同的,那根本就不是灌输,也做不到。只能说是启发,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就是叫启发。但是,如果你没有相应的经历和体会,即使有我的“启”,你也“发”不了。
有了一些经历、体会和思考,那可能是一“启”就“发”。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本来说人的成长规律,是需要蓄积到一定程度,思考到一定程度。只是在某些关键环节不清楚的时候,有人来点拨一下,就可以了,那就是大江大河,一泻千里。
这个是最好的状态。现在我们的状况是:在你没有思考的时候,我让你来思考;你不知道怎么思考,我教你怎么思考。这其实完全违背教育规律。所以,反过头来讲,所谓的“答疑解惑”,也不见得真能解决什么问题,因为你们仍然处于积累阶段,认识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是你真心想到的、真心体会到的东西,就是属于你自己的,其它的东西都是别人的,跟你没关系。
我们要做“真人”就得这样做。不是说你听过了我的课就是我的学生。你听过我的课,可是听进去没有?体会到了没有?如果没有,那就不要自称是我的学生!
总有同学问我立志的动力在哪里?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回答。因为动力来自你的生活经历,来自你从小接受的理念和信念。也就是说,动力问题实际上是来自于你的生活深处,而不是来自于课堂上的教导,也不是来自于书籍和文章。动力一定根植于你的生活经历。如果你的生活经历当中有对黑暗和不公的强烈愤怒、抗议,你就会有很强的动力。
如果你的生活经历当中没有这些成分,又想要为人民服务,那很不容易,趁早退出比较好。如果你真的感受不到社会的不公和黑暗,感受不到剥削压迫,那就趁早退出你所在的各个学会。
我们后来所有的理论和思想、思考,都只能是作为你早年经历的放大器或者澄清器,但是如果你早年确实没有那种反抗黑暗和追求正义光明的愿望,那后来也真的很难补。如果你路见不平,总是无动于衷,总是觉得这个社会天经地义就是这样的,就是合理的,那么你暂时就不要混迹其中。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有那些意识,只是还比较弱,有待放大和增强,那是可以的。
由这个立志的动力问题,我们不妨来谈一谈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这些人。我先说李大钊,因为与陈独秀相比,我更尊敬李大钊。风云际会之时成为革命者,那是非常容易的,那是大潮。但大潮之下就会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你们知道小平同志是怎么形容自己的吗?有人问他,你的长征是怎么过来的呀?小平说就是三个字——“跟着走”。这三个字很好,不得了呵!说明小平对自己有非常清醒的定位,就是“跟着走”,而不是主动走,不是独立走,是跟着走。承认跟着走,我看也是一条好汉,如果伪装就更低一等了。但是比起独立走、带领别人走的人,那毕竟又是低了一等。
实际上在大潮之下,有无数人都是跟着走的,而李大钊和陈独秀也不见得就真的是领着走,他们也是被十月革命一声炮响轰到前台的。我记得李大钊有一篇非常著名的文章叫做《庶民的胜利》,就是说布尔什维克的胜利是庶民的胜利,是平民的胜利。
这也没错,是人民的力量催生了一个人民共和国,催生了一个苏维埃共和国。但问题的要害在于,当时的十月革命刚刚爆发,我们并没有看清楚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成分,李大钊也并没有看清楚列宁在其中的作用,这一切我们后来才逐渐看清楚。
所以,当他相信是庶民的胜利的时候,庶民就是不需要长期立志和准备的,不过是因为受压迫而反抗,而不是像我们这些坐在这里讨论问题的人。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李大钊挺身而出,欢呼布尔什维克,相对比较容易,不见得需要立志。
如果李大钊都如此,那陈独秀就更不用论了,他是一个狂士,比我要狂,我已经够狂了,我的狂已经让某些同学受不了了,陈独秀的狂可能会让他们更受不了的。不过,没准我比陈独秀更狂呢,因为我实际上是推翻了所有的神像,就只保留了毛主席这尊神像,其它的神像都被我推倒了。推倒了这么多神像,有些同学就受不了,因为他们心目中有很多神像。
3、立志过程的内在逻辑就是“信则灵,不信则无”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推倒了所有的神像,是不是要让大家因此把我当作一尊神来相信呢?绝对不是这样!我还真的不是要大家相信我。如果是让大家来相信我,那就是我把自己当神了。我说的是:“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内在的良心,相信你自己内在的善良,要从你自身的切身经历当中寻找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我是这样说的吧?这就不是要大家相信我,而是要大家相信自己。所以,当我推翻了所有的神像之后,实际上是希望诸位能够成为自己的神,把你们内在的良心、内在的正义、内在的光明发扬光大,而成为未来人民群众的神!
按这个标准,前面我们很多革命领导人都不具备,因为他们是跟着走的。不过,你们能不能做到他们那个地步,我也不知道。但是“取法乎上,得其中也”,如果你的追求比他们高,今后你所取得的成就、为人民服务所起的作用,有可能会比他们更大。
不要小看了自己,不要觉得自己是一个凡人和普通人。你把自己看成是一个凡人,那你就是一个凡人;如果你把自己看成是英雄,那你未来就能成为英雄。这个也叫“信则灵,不信则无”,跟唯心主义还真像。
我反复体会过,人生至关重要的东西常常就是一种信念。你们从小到大一直都听过一个说法,叫“勤能补拙”。比如爱迪生也会告诉我们,他的成功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奋加上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赋”,还有人告诉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对吧?实际上在书海当中淹死的人比最后渡到对岸的人要多,从书山上摔下来的人比最后爬到书山顶上的人要多,读书最后变成移动的书柜、会走的书架的人,比读了书之后就会融会贯通的人,也要多得多。
但是,唯有勤奋才有可能渡到彼岸;如果不勤奋,干脆就没法出发。你对勤奋越是相信,也就会更加勤奋,然后就越能尝到勤奋的甜头,这个就叫做正反馈。而正反馈的内在逻辑就是“信则灵,不信则无”。不过,这个“信”不是信菩萨,不是信佛,不是信耶稣,不是信上帝,而是相信你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对自己有这份信心,你就走到理想主义的道路上来了,如果你觉得自己实际上很软弱、很堕落、很涣散,走不过来,那你可以立刻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