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刘微 邹平历史名人—刘徽

2018-02-2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徽是曹魏时期一位数学家,陈留王景元四年(263年)撰<九章算术>注十卷,历史知名度并不高.不曾料想,这位沉寂一千七百年之久的古人,在20世纪一百年中,宛如一颗

刘徽是曹魏时期一位数学家,陈留王景元四年(263年)撰《九章算术》注十卷,历史知名度并不高。不曾料想,这位沉寂一千七百年之久的古人,在20世纪一百年中,宛如一颗巨星亮丽在数学界的星空。刘徽研究如火如荼,刘徽的现代光环编织得光辉灿烂,璀璨夺目。

刘徽是中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他是中国第一代杰出的布衣数学家。他才华出众,光彩夺目,堪为一代学人楷模。他对中国古代数学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吴文俊先生评价说:“从对数学贡献的角度来衡量,刘徽应该与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相提并论……”刘徽比阿基米德、欧几里得要早五百年以上!

刘徽同时代中,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位数学家可以与之相比。国外学者评价说:刘徽是古今东西数学界的一大伟人。

中国数学史家郭书春先生说:“刘徽是当之无愧的古代世界数学泰斗,他的成就和思想是应当大书特书的。”并以《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为书名出版了30多万字的专著。“刘徽在20世纪最后一二十年里得到了这样高的评价,以至于世上最美好的赞美词句几乎全部用到他身上了,到了再无什么赞美词句可用的程度。

”(引自吴文俊主编的《中国数学史大系》三卷)刘徽为什么在今天骤然红得发紫?吴文俊先生早在20世纪末多次这样表述:“《九章算术》与刘徽的《九章算术》注所贯串的机械化思想,不仅曾深刻影响了数学的历史进程,而且对数学的现状也正在发扬它日益显著的影响。

它在进入21世纪后在数学中的地位,几乎可以预卜。

”刘徽的数学思想将会对数学的今天和明天产生深刻影响。可这样一位穿越时空隧道而被今天世界所瞩目的数学家,有关他的生平资料却少得可怜。本文仅就刘徽的故里的考证加以梳理,并试图做进一步的阐述论辨,力求做出合乎实际的结论。

刘徽是山东淄乡人

刘徽生平留存到今天的只有零星的历史资料。其一是他注九章的自序说:“徽幼习九章,长再详览,观阴阳之割裂,总算术之根源,探赜之暇,遂悟其意,是以敢竭顽鲁,采其所见,为之作注。”总计43字。其二是《隋书·律历志》中写道:“魏陈留王景元四年刘徽注九章。

”计13字。其三是《宋史·礼志》中记载,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算学祀典中把刘徽封为“淄乡男”。刘徽的故里考证皆从“淄乡男”这个封爵出发而考辨推定出来。

《宋史·礼志》(卷一百五):“大观三年,礼部、太常寺请以文宣王为师,兖、邹、荆三国公配享,十哲从祀,自昔著名算数者画像两庑,请加赐五等爵,随所封以定其服。於是中书舍人张邦昌定算学:封风后上谷公……晋史苏晋阳伯……齐甘德菑川伯……汉邓平新野子……宋祖冲之范阳子……魏刘徽淄乡男……隋卢大翼成平男。

”共封66人。黄帝至殷、周时期的10人,多系传说人物,其籍贯大都不可考。春秋之后56人,所封爵名来源有四种情况:(一)以籍贯为之者,41人,占70%以上。

(二)极少数根据郡望(不排除郡望即籍贯的可能)。(三)个别以生前爵名晋爵,李淳风生前封昌乐县男晋为昌乐子。(四)个别以生前主要活动地区。刘徽封为淄乡男,最低等的爵位,可见生前无爵位。

魏受汉禅,刘邦起于沛,两汉四百年间,刘姓遍布国中,淄乡不是刘氏郡望。四种情况,(二)(三)项皆可排除。(一)(四)中,(四)项可能性极小。淄乡不是一个较出名的较大城镇的地名。宋时很可能还保存有刘徽更多的生平资料。所以,可以推定刘徽是山东淄乡人。

最早考证刘徽故里的是严敦杰先生。1940年他撰写《南北朝算学书志》时提出:刘徽应是山东淄乡人。但他却认为:宋金时期邹平县有个淄乡镇,当时邹平县属淄州,治所在淄川,淄川就是淄乡。吴文俊先生主编的《中国数学史大系》第三卷“刘徽简传”,也以现在淄博市淄川区有个淄城镇,而初步推定:刘徽是今山东淄博市淄川人。

另一种意见以郭书春先生为代表。郭通过审慎考证而推定:刘徽是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五世孙淄乡侯后裔,淄乡人,其故里在今山东邹平县境内。郭书春先生的考证结论为自然科学史界多数学者所认同。2002年8月20日国家邮政局发行四枚古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将刘徽故里定为山东省邹平县。数学家刘徽的极限明信片、纪念封、版票折等纪念邮品,皆由邹平县邮政局发行。

淄乡在邹平县境

淄乡与淄川是两个地方,淄乡不是淄川。

《宋史·礼志》算学祀典中,有“齐甘德菑川伯”、“魏刘徽淄乡男”,一看便知,菑川(即淄川)与淄乡不是一个地方。

再看《金史·地理志》:“淄州……县四,镇六。淄川,镇三,金岭、张店、颜神店。长山,有长白山,栗水。邹平,有系河、济河。镇三,淄乡、齐东、孙家岭(应为镇),旧有堐店镇,后废。高苑,济河。”金时淄州四县,淄川与邹平各有三镇,明明白白,淄乡是邹平县境内的一个镇,与淄川县毫无关系。

淄川县,汉时为般阳县,隋改淄川县,隶属淄州,州治在淄川。唐至清,设淄州、淄川郡、淄川路、淄莱路、般阳路、淄川州,其治所在淄川县城。

自汉以来,淄川与邹平两县虽然接壤相邻,县名也时有改易,但两县从不相混。淄川县城又叫淄城镇。很显然,淄川从来与淄乡毫无关联。因此,将淄乡推定为淄川是不正确的,犯了“想当然”的错误,是对古代齐国一带地理情况不太熟悉所致。

宋朝所封淄乡男之淄乡,就是当时淄州邹平县的淄乡镇。

证据一,宋王存《元丰九域志》淄州条载:“中下邹平,州西北七十里。二乡。孙家、赵岩口、淄乡、临河、堐婆五镇。”该书成于元丰三年(1080年),距刘徽受封的大观三年(1109年),相去不到三十年。

证据二,上文所引《金史·地理志》,清朝以来几次所修《邹平县志》,皆引《金史·地理志》云:“有镇三,曰淄乡,曰介东(齐东之误写),曰孙家镇。旧有堐店镇,后废。”金天会年间,赵岩口改为齐东镇(今邹平县台子镇旧城)。

证据三,笔者近年详阅旧志,发现了《邹平县志》所独有的一个证据。《邹平县志》卷十一古迹考四寺观:“天符庙,城北霍家寨,至元十七年建。注云:碑略云,梁邹隶于济南,最为剧邑。仁义乡霍家寨之东,其庙曰天符。霍佺者,沉默谦冲,曾权邹平县事,居民推为社首。

其子贇曾为本县淄乡镇办课都监,继作社首。聪敏敬慎,于事神治人之道,无不该通,与合社等立碑,永传圣化。”县志卷十二“封建”载:“霍佺,权邹平县事,兼任城务提领都监。

天符庙碑。”霍家寨,今名霍家坡,在县城北二十余里。霍佺之子霍贇曾为梁邹淄乡镇办课都监,继作天符庙社首。文中提到的梁邹,系西汉时与邹平县南邻接壤的梁邹县,西晋永嘉以后梁邹县废。宋、金之间,梁邹县地并入邹平县,邹平县治所也从孙家镇移到原梁邹县治所(今旧口古城坡),建炎二年移到黄山山麓的今治。今邹平县城所在地,系原梁邹县的核心地带,故邹平又称“梁邹”。

证据四,《汉书·地理志》载山阳郡有一县级侯国甾(甾通淄)乡。《后汉书》起,山阳郡则无淄乡记载。《汉书·王子侯表》却在淄乡侯下标出封国所在地——济南郡。两者记载不同。地理志与王子侯表并非出于一人之手。班固奉诏修《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藏书阁踵而成之”(引自《后汉书·列女传》)。

地理志出于班固之手,王子侯表则是班固之妹班昭参考东观藏书所写,应当更可靠。班昭所记淄乡侯封地在济南郡是正确的。

汉时,邹平县隶属济南郡。联系到宋、金、元三朝邹平县有淄乡镇。汉时所封淄乡侯国,其地就在宋、金、元之时邹平县的淄乡镇。西汉建昭元年(-38年)封梁敬王之子刘就为淄乡侯,后其子刘逢喜嗣,免。汉文帝前元二年(-178年)封子刘武为代王,后徙梁,为梁孝王,其玄孙便是梁敬王。

淄乡侯刘就当是汉文帝的七世孙。刘徽可能是淄乡侯的后裔。淄乡侯二世而免,淄乡之名则保存下来。班固著地理志时,大约因刘就为梁敬王之子,误将淄乡窜入梁国故城山阳郡(今山东西南部一带)。

淄乡在邹平县境何处?

淄乡在邹平县境何处?史料无具体记载,只有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审慎地分析推断。

从地脉方面分析,淄乡当在原梁邹县治所附近,即今天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一带。

今邹平县,是20世纪50年代由邹平、长山、齐东三县合并而成。西汉置县时,今邹平县境西北部是朝阳县(后为齐东县),东部及东南部是於(wu)陵县(后为长山县)。从北往南,有东邹、邹平、梁邹三县。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东汉后失考。邹平县治所在孙家镇。最南部是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今县城东北二十里)。

《尚书·禹贡》:“海岱惟青州,隅夷既略,潍淄其道。”淄水源出莱芜县,流经博山、淄川、益都、临淄、广饶、寿光,入海。淄水流经之地,为原齐国核心区域,“淄”字成为齐国地脉的象征或代指符号。淄川,淄州,齐国故城临淄,以及今之淄博市,莫不源于此。邹平县境内的淄乡镇,当与淄川、临淄地脉相联。

西汉时,源于博山颜神店的泷水(又名孝水、孝妇河),经般阳城(即淄川城)西,西北流入於陵县,经梁邹城南,屈经城西而北注入济水。源出临淄西南矮槐树铺的时水(又名系水、乌河),西北流经新城县,西经於陵县苑城镇南,西流至梁邹县城东北,汇入济水。

梁邹县城为古济水与泷水、时水的交汇地,这一带曾设有淄乡镇是极可能的。《邹平县志·山水考》:“景龙元年,于梁邹城置济阳县。八会津在县南一里,相传水陆所凑,其路有八,故名。

元和志。”由此可见,梁邹县城一带曾是水陆交通便利异常繁华的地方。但是,梁邹故城处于古济水、泷水、时水汇合之地,地垫平坦而低洼,常遭河道迁徙及洪涝之灾,兴废更迭多变,也当是事理之中。原淄乡镇没有留下更多文字记载,也极有可能。

《元丰九域志》所载邹平五镇,赵岩口后改为齐东镇,孙镇、临河、堐婆皆沿袭至今。以上四镇,区位十分明确,皆在邹平县境内的西部、西北部、北部,唯独东南部没有镇,唯独没有淄乡镇传留下来。《金史·地理志》中所载邹平的淄乡、齐东、孙家镇,以及已废的堐店镇,除淄乡外,也都在邹平县境的西部、西北部、北部,也唯独东南部没有镇。从县境内古镇的区位分布来看,失传的淄乡镇也当在古梁邹县治所旧口一带。

总上所述,刘徽故里当是古梁邹县淄乡镇,即现在邹平县韩店镇旧口村一带。

魏晋时期刘徽崛起于邹平,绝非偶然。邹平及其周围繁荣昌盛的古齐文化为刘徽的成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土壤。春秋时期齐地崛起的军事家孙武,其《孙子兵法》成为东方人智慧的结晶。以管子为代表的古齐文化,内涵丰富而多元开放,特别是前后绵延150多年的临淄稷下学宫,荟萃天下学者数百千人,成为战国时代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中心。

邹平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陈仲子,被孟子称为齐之“巨擘”,建立“於陵学派”,影响深远。秦汉之际,古齐文化余胤不断。

两汉经学勃兴。被后世誉为“尚书再造”的伏生,开启邹平汉代讲经之风。伏生故里即旧口附近,与刘徽是同乡。《易经》、《诗经》、《春秋公羊传》等经书的今文传播者田何、辕固、公羊高,皆为齐人。

熔古今文经书于一炉的经学大师郑玄,齐地高密人,曾在邹平长白山一带删定诗书。郑玄也通数学,对刘徽年幼时师承先哲,学习九章,创造了有利的前提条件。尤其是齐国尹文,《隋志》把他列为名家,他关于概念理论的巨大贡献,对刘徽数学理论创造有着更为直接的关系。名家提出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无穷小分割思想,正是刘徽数学理论的精华!

刘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更是山东的骄傲。考察刘徽的故里,目的是提供他生平的许多信息,了解他成长的时空文化背景,更好地解读刘徽这位世界级的继续走红的古代数学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