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伟光资产 中能俱乐部明天迎来10岁生日 投资人乔伟光回望来路感慨良多(转载)

2017-08-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再过一天,就是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10周岁的生日了,中能的10年纪念活动,也即将拉开序幕.自从2004年12月24日从颐中集团手中接手俱乐部,

再过一天,就是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10周岁的生日了,中能的10年纪念活动,也即将拉开序幕。自从2004年12月24日从颐中集团手中接手俱乐部,10年当中,中能在并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创造了球队历史最佳战绩的高峰,也经历了遗憾降级的低谷。

要说对这10年感触最深的人,恐怕还是中能俱乐部投资人乔伟光。回顾10年时光,乔伟光既感慨当初的勇气,也感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接手 在大环境最差的时候 时间过去了10年,乔伟光仍然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场景。

“签约那天是2004年12月24日,在海天大酒店签的协议,谈到深夜。”回忆接手的原因,乔伟光很实在地说,当时考虑得有些简单了。 和那个时代的很多投资人一样,乔伟光最初也是因为喜欢足球,2002年,32岁的乔伟光还自费去韩国看了两场世界杯的比赛。

“当时,全国的大环境是逼迫烟草企业退出足球,所以颐中俱乐部面临转让外地的局面。当时也没想很多,就是跟一些老海牛队还有老山东队队员聊天的时候说,如果球队转到外地,就太可惜了。

青岛不能没有职业足球。”乔伟光说,当时自己的企业发展得不错,在那种环境下就做出了接手的决定。 2004年年底,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几乎到了最糟糕的地步,中能选在此时介入,还是需要一些勇气的。

“我就想,甲A的时候,中国足球那么火,那么多观众,后来虽然不好了,但当时我们的职业联赛才11年,欧洲的联赛早都上百年了,未来肯定还会好起来的。”就这样,乔伟光抱着通过足球宣传企业品牌的想法,开启了青岛中能足球俱乐部的历程。

十年 感慨自己还是小学生 接手之初的中能,低调,平稳,很长时间并不被外界所关注,但即便如此,还是在殷铁生担任主教练的前三年取得了两次联赛前8名的成绩。

2011年,球队在张外龙的带领下取得了联赛第6名的历史最佳战绩。2006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四次惊险保级,2013赛季遗憾降入中甲。 “当初年轻,有激情,很多事情没想那么复杂,对困难的估计也不足。

10年之后再看看,觉得自己还是小学生。”说到10年间的成长,乔伟光说,在门外的时候以为自己很懂 ,以为足球没那么难,真正进来了,越投入越发现搞足球太难了,自己懂得还太少。 “搞了足球之后,再做任何行业都没问题了,应该说选择了一个非常辛苦也非常有挑战性的行业。

如果是普通的企业,可能我努力投入了就会取得成功,但足球不一样,有时候投入了很多,但未必能有好成绩。”乔伟光说。 2008赛季结束的时候,乔伟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经透露过想要“零转让”的想法。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他有过很多次。“确实有过,有时候真的感觉很累。当你付出了很多却得不到理解的时候,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中能这么多年,可能在对方方面面的协调上做得不够好,外界也有一些误解。

”乔伟光虽然这么说,但在很多投资人纷纷退出的时候,他选择了坚持。 难忘 三场比赛悲喜两重天 10年,300多场比赛,乔伟光记得很多比赛的细节。

说到印象最深的,他提到了三场。 “2005年,我们接手才四五个月,客场对鲁能,那是我第一次跟着球队去客场。印象很深,当时青岛去了五六百名球迷,穿着统一的蓝色的衣服。”乔伟光如今说起来还像是身临其境一般,“足球在那个时候,已经不是两支球队在场上的比赛,而是两个城市的对决,两种文化的厮杀。

当时就感觉,没有别的,就是为青岛而战。” 天泰体育场见证了中能的很多场精彩比赛,其中不乏2012年战胜恒大这样的经典,但乔伟光说,还是2011年逆转申花的那一次更让人激动。

“最后时刻连续两个进球,特别是栗鹏绝杀,真是全场都沸腾了。我记得有球迷说,‘小中能赢了大上海’。那场比赛真是太让人激动了,足球的一切欢乐都集合在里面了。

” 当然,2013年11月3日客场对北京国安的比赛更是不能忘怀的。“终生难忘,刻骨铭心。”比赛结束后,乔伟光在替补席上失声痛哭,“有一种自己说了不算的感觉,命运掌握在别人手里。最后那10分钟,大脑已经一片空白了。

但回来之后,也是痛定思痛,降级也是因为我们存在一定的问题。” 未来 青训继续产业也要抓 “现在回想起来,挺佩服自己的,怎么就敢接了呢?”44岁的乔伟光回望34岁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这支球队在自己的手里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颐中集团,更想不到,这10年会经历如此多的风风雨雨。

过去的10年没想到,未来的10年又会怎么样呢?“现在在这种大的环境下,应该去想怎么去发展,怎么夯实我们的基础。

但是作为俱乐部来说,只有企业发展了,有更大的精力,才能发展足球俱乐部。没钱,肯定搞不好俱乐部,有钱也不一定能搞好。需要大家形成合力,一起来发展。”乔伟光没有给未来10年的中能队一个明确的成绩目标,毕竟,如今的环境好了,但生存压力却不见得比10年前小。

虽然乔伟光说搞了10年足球的中能还是小学生,但10年的摸爬滚打总归是有收获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单赛季投入1个亿也许能让中能重返中超,但在中超,1个亿甚至做不到掷地有声。

“这10年,我们自己的青训也培养了很多球员。发展青少年足球,抓青训,也是我们未来会坚持的方向。更专业的选材、训练,更专业的俱乐部管理。”据乔伟光介绍,未来中能文化体育产业公司也会成为中能集团新的支柱产业,这与中能足球俱乐部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的,“体育产业发展,需要有人关注、有人参与,在前期要有人舍得投入。

” 十年,换个活法 “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十年之前,正是陈奕迅的这首《十年》传遍大街小巷的时候 。

而中能与青岛足球的一段缘分,也如同这句歌词一般,在那个冬天不期而至。 那确实是个严冬,天气如此,中国足球如此 ,青岛足球亦如此——在外部环境上,2004年底,看似轰轰烈烈的“中超大革命”刚刚夭折,才从甲A变身而来的中超在一片口水中,面临推倒重来的风险;在我们身边,作为大国企的颐中突然退出,当时名气不算响亮的民营企业中能闪电接手。

青岛足球,就此换了一番天地,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换,就是十年。

我至今还记得那个晚上,对于一个足球记者来说,“青岛足球易主”的新闻无疑是爆炸性的,但当时除了知道“接手者是一家民营电缆企业”外,我一无所知,为了找到这个青岛足球的接盘者,我翻开黄页,找遍了青岛电缆业的几家金主,后来才得知了“中能”这个有些陌生的名字。

第一次拨通投资人乔伟光的电话,他说“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足球”;第一次到位于当时的308国道上的中能集团探访,当时接待我的是一个年轻人,他的名字叫于涛——如你所知,这就是如今的中能俱乐部副董事长。

中能开头的艰辛,我至今历历在目:卖走一批明星球员,所引发的外界不信任,部分球迷的不支持,都让这个青岛足球的新东家步履维艰。

好在,他们挺了过来,第一年的全华班拿了第8名,曲波、刘健和姜宁组成的三叉戟威力初现,球迷们又回来了,他们看到了希望——换了个活法,原来也别有一番滋味。 再后来就是一年年过山车般的经历了:有保级的艰难,也有降级的痛苦;有当黑马的荣耀,也有连败的惶恐。

球迷们爱之愈深,责之愈切,不知不觉间,他们就适应了这支球队的新活法:少有大牌引援,却总有当家花旦,虽是中小球队,却敢与任何豪门叫板。

没有傲气,却有傲骨,那句“战斗,青岛队”,已经深入许多球迷的骨髓中。 十年一晃而过,如今,中国足球又一次处在变革的前夜:在这个中国足球外部环境最好的时代 ,一边是以恒大为首的豪门斗富,另一边却是力帆、中泽等球队相继陷入“退出”传闻,泡沫化的背后,职业足球的危机凸显。

而青岛,则与另一个“足球城”大连一样,处于没有顶级联赛球队的低谷。毫无疑问,重振足球城,青岛很难去走“金元足球”之路,这个城市的足球底蕴之厚,人才之多,才是真正的发展基石。

而做到这一点,靠的就是两个字:“坚守”。青岛职业足球二十年,扛了十年大旗的中能,就是靠这两个字走到今天,经历了降级后的痛定思痛,如今,他们更加坚定,正大踏步走在这条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