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否定黄继光的事迹 王二小其实是虚构的 (转载)

2018-04-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52年11月21日,1952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先后两次报道了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事迹.据描述,这件事发生于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

1952年11月21日,1952年12月20日,《人民日报》先后两次报道了黄继光舍身堵枪眼的英雄事迹。据描述,这件事发生于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复上甘岭阵地的战斗中。黄继光是前志愿军十五军四十五师135团的士兵。

但该军军长秦基伟却在他的回忆文章里不留余地地排除了黄继光事迹的可能性。2000年《解放军报》组织了《纪念抗美援朝50周年》大型专题,其中有一篇秦基伟较早时写的《鏖战上甘岭 难忘的七天七夜》。

根据秦在文中的说法,黄继光阵亡于其中的那次战斗,其实在黄继光介入之前几个小时就已胜利结束了。他在文中说到志愿军1952年10月19日黄昏发起收复阵地的战斗时,称部队“激战到半夜,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

而已写进小学课本,为中国大众所熟知的黄继光事迹是在几个小时后的凌晨发生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的《黄继光》说,黄继光出发前“东方升起了启明星,指导员看看表,已经4点多了”。1990年编的《当代中国丛书 抗美援朝战争》中,说黄继光请求完成爆破任务的时候,“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2000年12月新华社记者李石元采访黄继光生前所在连连长万福来,万说的时间也是“1952年10月20日凌晨”。

这样一来,秦基伟的“提前胜利”排除了黄继光作战所需要的时间。“午夜全部恢复阵地”与“黎明时仍有阵地尚未收复”是两个完全互斥的事件。不可能同时为真。黄继光的牺牲是“为我军胜利开通道路”的。因此在他的牺牲时间必须在胜利来到之前而不能在其之后。

秦基伟让战斗提前“胜利”掉,使得黄继光英雄无用武之“时”。既然阵地在“半夜”就已经“全部恢复”,那么当黎明前黄继光来到时,敌人已被歼灭,阵地已在“我军”手中好几个小时了。黄继光应该和战友们一起打扫战场、清点俘虏、加固阵地。

黄继光事迹对十五军和秦基伟本人十分有利。现在却发生了十五军军长亲自否定十五军的大英雄的怪事。这是完全不合情理的。无独有偶,黄继光的作战时间不但被他生前所在军的军长否定,也被所在的四十五师政治处干部所写的书否定。

该师政治处干部李明天、王精忠、李天恩三人合著的《上甘岭大战》一书中说:“10月19日17时30分,志愿军”喀秋莎“火箭炮兵两个营一次齐放后,继之在103门山、野、榴炮的支援下,7个突击连(含坑道部队两个连)、分别向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表面阵地实施反击。… 战至20日1时,歼敌5个连,恢复了全部阵地”。

部队“恢复全部阵地”的时间,军长说是“半夜”,师政治处干部说“20日1时”。显然两者都排除了黄继光在20日黎明为夺回阵地而作战献身的可能性。

否定黄继光的还有更权威的解放军文献。2000年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抗美援朝战争史》,是解放军当局出版的关于朝鲜战争的最权威文献。该书根据中央军委决议,以前副总参谋长徐惠滋为领导组长组织编写,并列入解放军“九五”科研重点课题的项目。

该书第三卷第292页中说:“19日晚,志愿军第四十五师组织第134和第135团共3个连,在火箭炮第209团一次齐放和其他炮火支援下,对占领597.9高地的美军发起反击。

在坚守坑道部队的配合下,至20日1时,全歼占据597.9高地表面阵地的美军第7师共5个连,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这资料白纸黑字说的也是“20日1时”。不等黄继光出场,部队就已经“全部恢复了表面阵地”。

难道秦基伟李明天以及解放军其他文献编写人员不知道黄继光要在黎明时出场堵枪眼吗?这也不可能。全国小学生都知道的事情,“英雄所在部队的首长”们反倒不知道,怎么说得过去?他们肯定知道。最令人难以理解之点,在于他们明明知道还要这样写,明知两件事互相冲突而故意不解决。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

如果你读一读李明天等三人合著的《上甘岭大战》,更会难以相信该书竟把两个互斥事件放在书的同一页上。生怕读者错过这矛盾现象似的。在该书的第89页上,上一段讲“战至20日1时,歼敌5个连,恢复了全部阵地”。紧接着下一段却讲零号阵地其实到天快亮时还没攻下来,于是黄继光挺身而出等。这样公然地在同一页纸上自相矛盾的描写,实属罕见。

各级公然否定自己树立的英雄,非常不合理。这现象提示我们:内中一定有蹊跷。由于早年宣传黄继光时只讲英勇情节,没有透露作战的具体日期和地点。一般读者无从将两个事件进行对照,事件冲突的情况没有引起注意。几十年后,各种关于上甘岭作战的资料越出越多,细节开始加入,事件冲突的情况就浮现了。但此时生米已经做成熟饭,无法改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