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本禹现状 《牵挂》再现“徐本禹们”的故事 舞台背后比戏更精彩

2017-06-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长江日报讯(记者王娟 通讯员彭小川)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带着一群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学生们,排出了一台大戏.昨晚,华中农业大学演出的话剧<牵挂>在第二届湖北艺术节

长江日报讯(记者王娟 通讯员彭小川)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带着一群完全没有表演经验的学生们,排出了一台大戏。昨晚,华中农业大学演出的话剧《牵挂》在第二届湖北艺术节上亮相,而这部剧背后的故事,比舞台上的更精彩。

话剧《牵挂》以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徐本禹、赵福兵和张瑜三位优秀学生的事迹为原型,讲述了大学生志愿者“张福禹”的支教故事。剧中近50位演员,全部由华农在校学生出演。一部“主旋律”话剧,难得看起来很轻松。一开场,张福禹就被“女神”表白,课堂上又经历了一场和“差生”龚二狗的师生混战,都写得入情入理。学生演员们的表演虽然青涩,胜在情真意切,依旧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牵挂》的编剧、导演习志淦,曾经写下京剧《徐九经升官记》、《膏药章》等经典之作,《牵挂》是他的第一部话剧作品。习之淦透露,当初他到华中农业大学做戏曲讲座,在参观校史馆时被志愿服务队的事迹深深感动:“我了解农村的情况,从这些志愿者的事迹中,我看到了他们为农民呼唤的心。

”创作中,习志淦多次和志愿者们座谈。当看到徐本禹将刚拿到的500元补贴拿出400元捐赠时,他决心写这部戏:“献给为改变中国农民命运而无私奉献的人们。

”因为这份感动,年过六旬的习志淦带着一群从未接受过表演训练的“90后”开始排练。没有经费,习志淦从编剧又变成导演;学生们不会演戏,早年做过戏曲演员的习志淦从头教起。“最头疼的是学生们来自不同的专业和年级,还常常去田野实习,所以每个角色都由两三位演员替换着演。”

“张福禹”的扮演者、华农动物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孙潇,从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为民小学支教的岗位上赶回来演出。孙潇说,当初报名演戏只是对表演有兴趣,演完这部戏,他报名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支教。“以前剧里台词说这里条件差,我是靠想象来说的。

去了贵州之后才知道什么叫条件差,路不通,手机信号很差,经常停水停电,教室里连灯都没有。这次回来演出再说这句台词,有了更深的感触。”因为支教,孙潇的家人也有过思想斗争,让他更能体会“张福禹们”的心境。

而孩子们的感情,也让他演起来情感格外真切,“孩子们给我带板栗,说长大了想到武汉来读书,因为老师们都是武汉来的。我觉得自己就像‘张福禹’一样,不能违背对他们的承诺”。孙潇介绍,该剧的另两位主演孙伟、陈丽目前也在贵州支教,身边很多没有参加支教的同学也经常会捐助山区的孩子,“让更多的人知道志愿者的故事,让更多人的去帮助山区的孩子,这就是《牵挂》的意义。”

据介绍,《牵挂》自2013年首演以来已经在武汉、北京等地演出近50场,还走上了国家大剧院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