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伟林判决书 曾立志“书生报国”的冯伟林为何成阶下囚?

2018-04-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11月7日电(记者陈文广.谭剑.史卫燕)6日至7日,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高管局)原局长冯伟林受贿案在湖南省吉首市

新华网湖南频道长沙11月7日电(记者陈文广、谭剑、史卫燕)6日至7日,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以下简称高管局)原局长冯伟林受贿案在湖南省吉首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冯伟林被控单独或伙同亲属非法收受贿赂170多次,折合人民币4000余万元。

其人

6日上午9时,冯伟林出现在法庭,在法警指引下,他坐在被告席上。

案发前,冯伟林曾是湖南政坛的“明星官员”。

1962年,冯伟林出生在湖南湘潭市一个普通人家。大学毕业,进入政府机关工作。先后任湖南省委组织部干部、湖南省委领导秘书、湖南省临湘市(县级市)委副书记、湖南省高管局党委委员等职务。2004年底,在湖南省高管局原局长杨志达“落马”后,冯伟林以副书记、副局长身份主持工作;2008年,冯伟林任湖南省高管局局长。

冯伟林曾被称为湖南高速公路发展的“功臣”。据介绍,在其主政湖南省高管局期间,湖南的高速公路项目不断上马,投资数以千亿计,实现了湖南高速公路建设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

冯伟林另一个身份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的散文作品集《书生报国》《谁与历史同行》《借问英雄何处》,散发出浓郁的儒家济世情怀,以及对“立德、立言、立功”的向往,自称要“书生报国”。

熟悉冯伟林的湖南省高管局人士告诉记者,“落马”之前的冯伟林,总是以“廉洁”示人。在他的办公室墙壁上,曾经悬挂“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畏我能,而畏我公。公则不敢慢,廉则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的墨迹。而其所称“廉洁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的格言,在湖南高速公路系统广为传扬。

“直至冯伟林被立案调查,我们才清楚地了解到,冯伟林的‘人格分裂’,实在难以想象。”湖南省高管局一位人士说。

其事

冯伟林的妹妹冯霞和妻子易杏玲同庭受审。二人均涉嫌利用影响力受贿。

检方指控冯伟林自2001年以来,以职务之便,利用过节、旅游、生日、搬家等名义,单独或伙同亲属非法收受贿赂170多次,折合人民币4000余万元。

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受贿次数多、涉案人员广、涉案金额大,检方随案移送的案卷材料多达120册,同步录像光盘165张。庭审中,公诉人用了近两个小时时间,念完起诉书。

据了解,利用家人和核心圈下属作为“代理人”共同收受贿赂、权力寻租,甚至全面渗透多个领域,是冯伟林案的主要特征。同时,其通过打招呼对高速公路土建、绿化、用电工程等项目招投标施加影响;直接插手办公楼工程发包、设备采购等重大事项;通过人事调动,任免培植“亲信”是冯伟林及其家人获取工程承包商和被提拔者回报的主要寻租路径。

起诉书中,如此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几乎随处可见。冯伟林的一个“招呼”甚至可以带来上千万元的回报。根据检方指控,2008年,某工程承包商通过冯伟林弟弟冯冠乔帮忙承揽一处合同总额达9.83亿元的工程。期间,冯伟林与冯冠乔在不参与任何施工、不付出1分钱成本的情况下,拿走了合计1500万元。

“曾几何时冯伟林大权在握,只要他一个批示、一个招呼,就可以制造一个拥有千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富翁’,自然而然,就会有很多人聚集在他的周边,而自我膨胀与权力把控也助推了他的自我堕落。”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说。

其痛

当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时,冯伟林低头阅读手中的起诉书,目光和身边的妹妹冯霞与妻子易杏玲几乎没有交集,而在回答控辩双方的质询时,他的声音弱而低沉,与在任时“口才过人”判若两人。

冯伟林的一位中学同学告诉记者,对家人,冯伟林是一个重感情的人。对弟弟妹妹十分关照,有一种“长兄如父”的情感。但令冯伟林没有想到的是,恰恰是他的这种“关照”,最终害了自己也害了亲人。

“连同妻子、妹妹3人同庭受审,弟弟冯冠乔则另案处理,这是冯伟林终生之痛。身为一名领导干部不顾党纪国法,贪欲十足,最终走向犯罪道路,其教训实在深刻。”参加庭审的一名吉首市市民说。

对比冯伟林和杨志达的“落马”原因,记者发现,二人几乎是在相同领域“前腐后继”,均涉及高速公路工程招投标、工程发包等领域。

陆群坦言,在高速公路招投标、投资建设以及运营过程中,湖南省高管局兼任业主、部门管理者、政策制定者等多重角色,很难避免权力在诱惑下发生“变异”。

“如何让冯伟林之痛不再重演,关键在于扎牢制度‘篱笆’。”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枫云说,“具体建议:首先,应对权力高度集中的部门和‘一把手’实行限权、分权,同时加强监管;其次,要建立完善招投标等易腐环节的相关制度,使之公平、公正、透明,最大限度地杜绝人为因素的影响。”

专家建议,实行“监管失职问责制”,若其所监管的部门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则要倒追监管者的失职行为;还应对行贿者加大处罚力度,加大其行贿成本、震慑其行贿行为,有效压缩官员权力寻租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