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访谈 专访马志明:“马氏相声”不是马家私有财产
提起“津味”相声,人们首先便会想到相声泰斗马三立,马三立将相声这门语言艺术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的作品被誉为“马氏相声”。马氏相声最杰出的传人当属马三立的长子马志明,马志明完整的继承了父亲的衣钵,而且有所创新发展,被观众尊称为“少马爷”。由于年事渐高,少马爷近年鲜有机会在公开场合露面。近日,马志明参与天视春晚的录制,北方网新媒体记者有幸在后台采访到少马爷。
相声是“饭”京剧是“乐”
虽然被称为“少马爷”,但马志明已经是年过古稀的老人,头发花白,但是精神还是不错。记者知道他是个地道的戏迷,于是就从京剧聊起。
马志明少年曾经在天津戏校学习京剧花脸,但是还没毕业就被分到了曲艺团说相声。虽然没唱成戏,但对京剧的痴迷伴随了少马爷的一生。2010年,和两位京剧名家邓沐玮、王佩瑜合作了一出《乌盆记》,让马志明着着实实的过了一回戏瘾。
“其实也没真正的研究过《乌盆记》,就是玩个票,图个乐。”录制当天恰好王佩瑜也在后台,记者问马先生有没有再次合作的打算,少马爷直言不讳“词多倒是不怕,主要是我这腰不行,椎管狭窄,站时间一长腿就发麻”,但是只要身体条件允许,马先生对能和两位京剧名角再次合作还是充满期待。
对京剧到底有痴迷,用少马爷自己的话说,“我对京剧甚至比相声还要爱,相声是‘饭’,听戏是‘乐’,唱戏是‘美’”,说到这,少马爷情不自禁的笑了起来。
马氏相声不是马家私有财产
除了听戏,马志明也在利用业余时间作一些案头工作,比如写一些随笔、回忆录,但基本都是情之所至,有灵感就写一点,并没有强迫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记者问马先生有没有计划系统的整理总结一下马氏相声,少马爷表示倒是有过这个念头,但是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分析不出理论。
就拿《纠纷》来说,自己当初创作这个段子无非就是劝人别为小事纠缠不休,但是后来看过专家的分析自己才顿开茅塞,原来有这么多深刻的意义,所以这些工作还是交给专家去做吧。
马志明希望儿子马六甲也能做一些马氏相声的理论研究工作,“毕竟他是大学毕业,而且有相声基础,但是10岁以后就不说了”。马六甲如今的本职工作的确和相声基本没什么关系,至于为何没有培养马六甲作为马氏相声的接班人,少马爷很坦承: “做生意可以传给子孙,金银珠宝也可以传代,但是艺术这东西,能传代更好,你说不了,其他人能传承,一样还是马氏相声。
只要有人领会了马氏相声的精髓,掌握了它的表演技巧,谁传承都是一样的。就算是马家人,没有天赋,也不能霸占舞台,不能把马氏相声当作马家的私有财产。”
没有天津观众就没有马氏相声
马志明说,父亲马三立贵为相声泰斗,但从来不以名家自居,很多出国赚钱的机会都被他婉拒了, “他(马三立)就愿意给天津人说相声,马氏相声是观众培养的,没有天津观众就没有马氏相声。如果当初我的爷爷、太爷都在云南、西藏,我相信就没有马氏相声。天津观众天生具有幽默感,一个普通天津观众不次于相声演员的素质,所以我的父亲曾经哪儿也不去,就愿意在天津演出,遇见知音很不容易。”
有好作品才能“立的住”
作为旧社会“撂地”的民间艺术,相声经过去糟粕化而搬上殿堂,但现在某些地方却有低俗回潮的现象,对此,马志明表示:初学乍练,要求可以低一些,但是想要让观众记的住,必须得有立的住的好作品。什么是好作品?就是一定要有人物,有故事,有包袱,还要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观众笑过之后要有回味,有思考。光靠耍贫嘴,洒狗血,短时间是能火,但太过分了观众也不会买账。所以有人上春晚,有人上电台,有人就成了过眼云烟。
马志明直言,当初学相声的时候,老师父说过,学传统可以,是打好基础,能吃饭,但不会有太大发展。“每一位资深相声演员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接下来改编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每个演员的条件不同,可发挥的特长不同,应该利用好自己的条件去适应。
改编能力是最起码的,能擅长创作更好。老艺人有很多,有的老活使得不错,但没有原创,渐渐就会被淡忘。马季原创了很多精彩的段子,他就能成为相声大师。更重要的是新创作,没有创作就没有新的生命。”(记者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