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李瑞东 记李派太极拳传人李瑞东
特注:武清李派太极拳是天津武清人氏李瑞东先师根据自己一生所学,所练,所得而形成的一个武术支流。李瑞东先师在那个年代有很多条件接触过当时的武术界高人。譬如杨班侯,杨健侯,李亦畲等人。
虽然在李派门内没有具体的掌故流传。但是由李瑞东先师留下来的文字记载可知,他当时利用条件对武术界存在的太极流派都做过追本溯源的工作,从而总结出当时的太极拳流派特点分为大的两派:南派(甘凤池,张凤仪为代表)和北派(王宗岳为代表)。从表现风格上又分为武太极,文太极两种表现形式。从地域上划分又有陕西派,温州派等等。但是,理都是一个范畴的。在封建社会,武术并不是上层建筑的珍珠。
要想出人头地,莫不是以考取功名为仕途的光明大道。所以,无论是目标使然,精力限制,习练武术之人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虽然,文化并不能绝对决定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可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让文化人和非文化人还是有所区别的,同时,所接触的圈子的熏染也是不一样的。
因此,我们看待过去的习武之人要保持一个理性去认识才好。所以,在封建王朝的历史资料里,具体的武术(现今的武术门派形态)并没有郑重其事的记载。
可见,在文人执内,武人执外的封建社会,武术人的社会地位并不高的。即使到了清末民初,封建制度逐渐打破,因为战乱,动荡,习武之人的文化低,陋习多的情况依然没有改变。就以酒色财气四毒来说,在当时,不少武术人都是有沾染的。鸦片,大烟不乏其人!但是,也不都是如此。李瑞东先师就是有一定文化和修养的人。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一些个别人对李瑞东先师的名誉有所诋毁。让我们也很彷徨。
老师常说,嘴长在别人脸上,让他说去吧。如果祖师爷是一个平凡人,又有谁会拿他来做比较,来凸显自己比李瑞东厉害,从而证明这类人呢?虽然话是如此,但是,对历史我总是想要有一个理性的证据来证明一些传闻。
近日偶然看到马明达先生在《武林》所写的文章,对我的疑惑有了很大的排解。马先生的父亲是当初中华武士会的成员之一,生活在那个年代,真正接触过李瑞东先师。做为一个局外人,他能对他的后人从武林历史掌故上没有什么意图的讲述二三事。明眼人自然会知道谁的话更可信了!!! 一
李瑞东,字树勋,号文侯,绰号"鼻子李"。河北省武清县人。曾长期生活在天津,是清末民初北方著名的武术家。当时的京津地区,"鼻子李"是无人不知的名人,是一位充满了传奇色彩的武林先贤。
李瑞东先生的大名我从小就十分熟悉,因为先父经常提起他来,讲过许多他的逸闻轶事。先父十分称赞李先生的人品,敬重他的古道热肠和侠义风度。清宣统二年到民国元年这段时间里,为创立天津中华武士会,先父与李瑞东打过不少交道,建立了很亲近的关系。
先父说,中华武士会前后筹备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排除各种矛盾的纠缠与困扰,得以顺利成立和发展,李瑞东先生的崇高的德望和他的折冲樽俎之功起了决定性作用。
作为久负盛名的武林前辈,李先生待人谦和,热心于奖掖后进,又能与各门各派和睦相处,这是他最大的长处。他对先父十分看重,各方面都曾给予支持和关心。李先生认为,当时练武的人多是些文化粗浅的社会低层人物,有些人久在江湖,不免沾染了很多习气,这是武术遭受社会歧视的主要原因。
像先父这样的新派大学生的确很少,所以他极力主张先父在武士会担任重要职位,还主张武术向学校发展,以期逐步改变武术爱好者的构成,建立新的武术家群体。
应该说李瑞东是一位思想开明的武术家,他的武术认识和实践有很大的前瞻性。我见到一些文章只讲李先生的武功如何如何,不曾讲到李先生过人的见识和超前的武术观念,这是一个缺憾。
先父常说,瑞东先生一生交游非常之广,他与当时京津一带的武术名家,及名医名伶和各方面的知名人士多有来往,家中时常高朋满座,谈尽欢畅。李先生鄙夷门户陋习,习武不专主一家一派,真正做到了博学多识、艺综多门。
他习武很早,摔跤下过大功夫,故体形健硕而不累赘,相反身手敏捷,跤法灵活多变,曾多次到北京善扑营较艺,跤名很盛。这使他一生受益匪浅,特别后来在太极推手上。他也练过不少流行的少林拳套,但自认为"多是乡屯把戏,花招虚套,惟求悦目而已。
"后来专攻形意,又遇河北省饶阳李老遂,从习戳脚;又与北京王子斌(即大刀王五)结为金兰兄弟,从王习弹腿、子龙大枪等。最后归于杨氏太极,并且融合平生所学为一体,创立了李氏太极。
李先生胸怀宽阔,胆气充盈,勇于实践,正如戚继光所说的:"不以胜败为愧为奇"。加上他好学勤思,不耻下问,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场经验。总之,在清末民初的京津武坛上,李瑞东的确是一位兀然壁立而胸纳百家式的人物。
可惜天事难知,人生无常,这位体魄强健的一代武术大家,竟在一场意外事故中猝然辞世,得年仅65岁。李瑞东的早死是民初整个武术界的不幸,不然,以他的巨大影响力,他的武术活动——包括他所领导下的天津中华武士会的活动,特别是他的综合融贯的武术思想,必定会对当时北方武术的总体走向产生重要影响。
二 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李瑞东曾与王芗斋比武,被王芗斋扑倒在地,李因此气愤郁闷而死。还有人著书张扬此说,宣称这场"比武"是在袁世凯亲自主持下进行的。
王芗斋取胜后,为表示谦让,约定与李在"吉祥戏院"再次比试,借机输给李,"以挽回上次李先生的脸面"。"但事隔不久,李先生因染伤寒症而离开人世,吉祥戏院比武也就随之作罢。"我以为这些都是浅人编造的故事,于理于史皆不可信。
首先,李瑞东先生生于清咸丰元年(1851),比生于光绪十六年(1890)的王芗斋先生大了近四十岁,假定二人"比武"是在民国四、五年间,则李已是六十多岁的老人,王则是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二人不但年龄相差甚远,辈份和名望亦不相侔,在十分看重名望辈份的旧时代武术界,绝不可能发生这样的"比武"。
王芗斋先生是学养深厚的武学学者,不是江湖打手,更不是钓名沽誉的武术混混,不可能跟一位年事已高的武林老前辈比武,因为这不道德,不但与武术家应有的品德修养不相符,也不为世人所认同。
这种以少打老的所谓"比武",多见于低俗的武侠小说和影视作品,现实社会里未曾见,在具有高尚人文精神传统的武术家群体中更不会有。
再者,身为民国大总统而正在为帝制问题昼夜烦恼的袁世凯,竟有闲情让李、王二人比武"以助酒兴",更是荒诞不经!袁世凯在政治上固不为历史所容,但个人修养还不至于庸劣到这种程度,不至于以大总统身份亲自导演这样一场年龄名望大相悬殊的"比武"。
其次,故事编造者说李、王"比武"后,为了给败北的李先生挽回面子,经王提议,二人"下月"在吉祥戏院再度比武,李推了半天"只好应允"。这等于李瑞东、王芗斋开创了当代武术竞技打假拳的先例。
但,"事隔不久",李瑞东死于"伤寒症",吉祥戏院的假比武只好作罢。照此,"事隔不久"四个字只能理解为一个月之内,也就是说李是在总统府"比武"后不到一个月就死了。这与实际情况相去太远!
众所周知,袁世凯于民国4年12月12日称帝,第二年,即民国5年3月 22日取消帝制,6月6日在众叛亲离、内外交困中死去。而李瑞东死于民国6年的冬季,比袁世凯晚死约一年半。李、王比武发生在"大总统府",理应在袁世凯还没有称帝之前,其距李瑞东之死有两年以上,足见"事隔不久"云云纯属信口胡诌,也反映了故事编造者缺乏基本的历史常识。
稍稍熟悉武林掌故的人都知道,李瑞东先生是因为冬季不慎于煤气而死的,并不是什么"因染伤寒症而离开人世"。这一点也被曾经深入调查的天津市体委武术挖整组所确认,见载《天津市武术拳械录(初稿)》第2页。惜乎编故事的人顾不去上翻一翻,这样的漏洞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最后,李瑞东是民初京津武坛上的名人,是当时传媒所追逐的人物,直到去世后的若干年里,他的名字仍不时出现在报端。如确有大总统府"比武"一事,应是极具轰动效应的新闻,然而我们在当时的京津报纸上找不到任何报道文字。
如上,李、王"比武"的不可信已昭然若揭。编造这样的故事,无非是借贬损李瑞东来抬高王芗斋,试图渲染王先生不但武艺高,而且有修养、有风度。
但实际效果适得其反,我看反给王先生抹了黑,置王先生于不尴不尬之地。我以为一位杰出的武术家,除了看立身处世的大根本外,主要要看他武学成就,成就包括技击实践,但更重要的是武学思想,是综合建树。
看他有无独立的武学体系,这包括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李瑞东、王芗斋二位先生之所以受到后世尊重,主要在他们都有突出的武学成就,他们是有思想的武术家,是兼资文武的学者。当然,相比起来,晚出的王先生显得更突出些,意拳体系的篷勃发展便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我觉得这就足够了,没有必要过份渲染他的武功,以致编造与李瑞东"比武"一类的故事并大事张扬,这是败笔,是典型的蛇足之笔。
李瑞东晚年以太极享名,但他不同于一般太极拳家,不局限于太极一门。他除了练太极,还练别的拳械武艺,其中包括形意、八卦、劈挂、八极等。大枪是他的看家本领,所以每天必练,几十年风雨不辍。
他以太极为主体,努力糅合各家拳法为一体,以刚济柔,柔中见刚,所练太极风格上明显不同于一般杨氏太极,世称刚派太极或硬派太极。晚年创编的金刚八势和太极五星椎等,都是精心之作,最能体现了他创新求变的武学理念。
李书文一系八极所传习的金刚八势,就是得自李瑞东先生的;先父的金刚八势也是李先生亲自传授的。显然,李瑞东走的正是戚继光"各家拳法兼而习之"的路子,正因为如此,他的一生都在探索,在追求,学无歇止,终成大家。他曾经在《太极拳谱序》中写道:
"余自从兼习各家技艺,便觉快然自足,高傲之甚,又因屡用屡效,更觉自己已成绝技,从此必无敌手矣。岂不知人外有人手,细想皆是糊涂不通之故。当初若肯谨慎藏拙,何至后来当场出丑,岂非自满所取耶?"
这是一篇非常有价值的文字。序文充分表露出李瑞东率真坦荡的武术家胸襟,而先父最崇敬他的也正是这一点,正所谓读其文如见其人。我前面说了,李先生又是勇于实践而不以胜败为奇的武术家。
据天津《益世报》民国8年(1919)1月25日载,霍元甲武名最盛时," 李瑞东闻之不悦,与先生较已稍弱焉。"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与霍元甲成为挚友。先父说,他一生所经见武术家可谓多矣,当以李瑞东先生最为豁达。李先生襟怀宽阔,识见宏远,毫无矫情造做之态,正所谓"大英雄能本色"者。
民间传说,李瑞东曾受知于清末的"端王"(一说是"瑞王"),经端王引荐给慈禧太后,受封为御前带刀侍卫。又说王兰亭是端王府的总管,杨露禅、杨班侯父子也都在端王府教拳,等等。
这些都应该是误传。查《清史稿》诸王传,清代封端王的只有世宗雍正的长子弘晖,但年仅八岁而亡,王位没有接续下来。雍正以后各帝的儿子没有受封为端王的,清末的北京更没有什么端王府。这个错误的说法被《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一类书延续下来,以讹传讹,流布甚广。
先父说,李瑞东曾在恭亲王府教过拳,受到恭府的礼遇。
恭亲王奕訢是近代史上为大家熟悉的人物,他是道光的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异母弟弟,是晚清宗室人物中一位极其显赫而有一定改革意识的重臣。恭亲王本人的确喜欢武术,《清史稿》卷121《诸王七》本传载,恭亲王:
"与文宗(咸丰)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锷宣威’。并以白虹刀赐奕訢。"
据我所知,咸丰和奕訢所编的刀法至今还有图谱传存下来。重要的是,李瑞东曾在恭府教拳一事被启功先生所证实。1978年我去北师大拜访启先生时,曾与先生谈到过这个话题。启先生告诉我,李瑞东父子都在恭府教过拳,恭亲王的孙子、当代著名画家溥儒先生就曾跟李氏父子练过拳,启先生非常清楚这件事。
后来,启先生在《启功丛稿(题跋卷)》一书的《溥心畬先生南渡前的艺术生涯》一文中,专门写到此事,他说:
"先生(溥儒)膂力很强,兄弟二位幼年都曾从武师李子濂先生习太极拳,子濂先生是大师李瑞东先生的子或侄(记不清了),瑞东先生是硬功一派太极拳的大师,不知由于什麽得有"鼻子李"的绰号。心畬、叔明两先生到中年时还能穿过板凳底下往来打拳,足见腰腿可以下到极低的程度。"
溥心畬先生,名儒,号雪斋(1887-1963),是当代著名大画家;他的弟弟叫溥僡,字叔明。启功先生与溥儒先生家族有世姻关系,又曾在书画艺术上受教于溥先生,所以他讲得很具体,也非常之真实可信。
他反复讲到溥心畬先生无论弹琴、作字、画画,都得力于他超常的腕力。特别是他的画,"凡见笔划线条处,无不坚刚有力,实与他的腕力有极大关系。"显然,溥氏腕力之强得力于他的练武,亦见李瑞东教学有方。这是近代武术史一段极其难得的佳话,可以看出李瑞东交游之高和武名之盛,亦见清末民初的武术家往往处在较高的文化层位上,并非都是保镖护院者流。
李瑞东学综多门,不局促于一家一派的武学思想,被他的高足弟子蒋致中等人继承和发扬。李瑞东的武术应向学校发展的主张,在他在世时,已得到推行,后来也被蒋致中和再传弟子姚尚通、杨震东等人所继续推行。我读天津《益世报》,见民国6年(1917)2月14日《学生注意尚武精神》一文,文曰:
"现有南开学校学生姚尚通、新学书院学生杨震东等,鉴于中国孱弱之风,思以挽救,故特纠合同志组织广武学会,以研究吾国武术这宗旨,藉斯提倡尚武之精神,强健同胞之体魄。聘有武清李瑞东先生之高足蒋致中君教授太极、少林、形意各术。
按蒋君肄习拳术二十余年,于各术无不精奥,洵可为近今技击界中之泰头。广武学会成立已经二载,成效昭著,今为普及起见,在法租界新学书院附近设立分会,每日下午三点半开会。"
清末民初的天津,武风很盛,名家荟集,这主要由于天津地区有着历史久远的尚武传统,也与李瑞东等一批武术家的积极推助分不开。李瑞东是中华武士会的主要发起人和领导者,从民国元年到先生去世,武士会活动频繁,会址所在的河北公园是武士会第一分部,后来又创立了西方庵小学校的少年武士会和东马路天齐庙讲习所的第二分部,经常举办教学与表演活动,社会影响很大。
与此前后,天津劝学所还成立了武术传习所;民国8年,长期在南开学校担任武术教师的韩慕侠又发起成立了专门传授形意拳的武术馆。
南开学生姚尚通等人发起成立广武学会时,李瑞东尚未去世,相信这个活动是在李先生的关注下搞起来的,是李先生武术进学校思想的具体实践之一。总之,李瑞东的武术社会活动在近代武术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值得总结和表彰;他的武学成就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加以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