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一鸣主持的节目 著名节目主持人路一鸣来我院演讲
学生一:请问当个人兴趣与社会需求发生冲突的时候,在职业选择的时候如何选择?
路一鸣:职业选择有三条标准。一,最重要的标准是,你自己感兴趣吗?自己不感兴趣的最好不做,因为做了会很痛苦,即使获得很高的荣誉和外界的评价,而自己感觉不爽,何苦折麽自己呢?在这样的情况下,做不到卓越,只能做到合格。
二、你的能力支持你感兴趣的工作吗?如果所有的人都想当主持人,你的普通话标准吗?你在这么多的人面前会紧张么?你的知识面足够宽吗?你的反应够快吗?这是能力与兴趣之间的比例问题。三,这个社会需要这种职业吗?我特别爱打电子游戏,但这个社会需要它吗?如果不需要,那么我们就不要选择了。有了这三条标准,我们再择业的时候就会清醒一些。
学生二:在生活中,总感觉被牵着鼻子走,自由总是被限制住,那么在思想和行动方面我们如何做到自我?
路一鸣:自由永远是相对的,比如作为中央电台的主持人,我可以在屏幕上说很多底下没人听影响也不大的话,这只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但是我能不能说的话比这些多得多。你们说什么,在微博上发什么,没人管,我们随便说什么会被停职,所以自由之相对的。
但自由的人格是要培养的,大学生感觉到总是被牵着鼻子走,是因为我们缺乏独立的思考,因为我们自己不知道该选择什么,该做什么?所以当有人指引我们的时候,有人约束、有人规定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能服从。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现有环境不允许我们做出和这个环境相背离的选择的时,我们的选择是不自由的,但我们的人格是自由的,所谓被牵着鼻子走,是因为如果我们被牵着走了,就有回报、就有收获,或者会获得其他奖励和机会,但这都不影响我们独立的人格,我们不在乎别人赐予的这些东西,但前提是我们知道自己该选择什么,有能力走出自己的路,人的自由是靠自己积极争取的。
学生三:当今社会形势下对大学来说到底是应该注重知识的学习学习,还是能力的培养?
路一鸣:这两个不矛盾,好的学习不代表考高分,只要你掌握更多的社会知识,这些知识不一定来自书本,而且书本上的知识,我们学文科的这些知识更需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这样才能融会贯通,使它变成我们自己的知识,否则只是就成了你拿出去卖弄的一些文字,那就没有意义,所以他们不矛盾。
学生四: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越来越多大学生自我期望值较高、就业难等心理压力表现出了焦虑浮躁的情绪,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也趋向现实与功利性,请问在校大学生如何克服焦虑浮躁的情绪,真正把精力用在学习上?
路一鸣:现实和功力不光存在于大学生中,也存在于现在的大学中,所以这是一个整体环境的问题,不能都怪同学们,不能都怪在校的学生,而且在这样一个巨变的时代,在这样一个多变的社会里,我们浮躁、焦虑是很正常的反应,因为我们不知道这个未知的世界还会变成什么样子,我们到底何去何从?古希腊的神庙里至今被奉为哲学的至高无上的名言是:人认识你自己。
人的这一生工作可能都是为了认识你自己,当你不认识自己的时候,你很容易被周围的目标所吸引,当你认清了自己的时候,你就会有自己坚定的选择。
焦虑很正常,浮躁也很正常,都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看清楚,没有想明白我们是谁?我适合做什么?做什么东西我最高兴最喜欢?我们把更多的时间发现在认识自己上,就能克服这样的情绪。
怎么发现自己?多读书,就能发现自己读哪一类书更感兴趣,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就能发现自己的能力在哪方面更突出,是与人打交道的能力,组织能力,执行能力,还是研究能力?这些都要去体验、检测,检测到最后,我们大概适合做那几份工作,我们的能力倾向在哪方面就清楚了?但我们都把时间花在无所谓的事情上,为娱乐、为愉悦,那么就没有办法、没有机会认识自己。
学生五:您今天的成功,一路上一定遇到许多坎坷,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你走到今天?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路一鸣:刚才回答了怎样想,怎样解决。那么是什么动力支持我呢?就是因为我选择了一个我喜欢的工作,就像孩子正在玩玩具,这时候你喊他吃饭,他绝对会哭闹。他正在干他喜欢做的事情,所以这时候不用别人鞭策,不用别人鼓励,他甚至自己给自己带来压力都比观众和工作岗位给他带来的压力都大,这就是我的动力。
学生六:我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在上大学的这一年里我觉得自己少了一些在高中时奋发向上的精神,刚听到您说的一句话,语言的 取决于思想的深度。怎样可以抬高自己思想的深度,怎样可以让自己的大学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路一鸣:大学里,大一的时候不适应很正常,刚在在演讲的第一段说过,在大学有里由老师引领你、家长监督你一下子变为什么都是你自己做主,你愿意看书就看书,愿意打篮球就打篮球,愿意洗衣服就洗衣服,愿意谈恋爱就谈恋爱,而且毕业离我们很远,一下子放松下来,没有高考的目标,没有高考的压力,很正常,那怎么能奋发呢?我觉得在大学里不至于每天都奋发,但要积极,要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我们学校不是也有许多活动么,让自己在和别的同学作比较的时候,就能发现自己的缺陷在哪,别人的长处在哪?这样不断的碰撞,不断地检验,这人才能积极,就跟一个球一样,只有不断的碰它才会动一样,我很理解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