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桂黄河 宋雨桂:以生命完成《黄河雄姿》

2017-05-2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宋雨桂,辽宁美术馆馆长.其作品<新富春山居图>.<黄河雄姿>是他不同生命阶段留在画坛的两部巨作,以其独有的悟性与灵性,淋漓酣畅的笔墨驾驭,赋

宋雨桂,辽宁美术馆馆长。其作品《新富春山居图》、《黄河雄姿》是他不同生命阶段留在画坛的两部巨作,以其独有的悟性与灵性,淋漓酣畅的笔墨驾驭,赋予山水以生命和历史的厚重,并在审美体验中自然呈现中华哲学天人合一的意境,中华文化情满于山、意溢于海的内涵。观之令人回味无穷。

5月5日傍晚,宋雨桂因病在沈阳离世。一时间沈城艺术界悲音一片,纷纷惋惜其生命的终结,但也一致赞誉并相信其绘画作品的长久生命力,慨叹其不惜用生命投入创作的精神风骨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黄河雄姿》 生命绝唱

《黄河雄姿》是宋雨桂与辽宁工笔画学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王宏合作的一幅气势磅礴的巨作,也是病重的两年中,宋雨桂完成的生命绝唱。此作品是“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2016年11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期间受到热烈关注,如潮好评,被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

宋雨桂曾说:“让我们参与到这些载入史册的创作,是值得骄傲的。我虽然动了大手术刚恢复三个月,但我心底涌动着创作激情,“我为什么要玩命呢?是民族大义在支撑我。”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坚强且自嘲地对王宏说:“能画一辈子的黄河,我投入进去却起不来了。你们一定要接着画,画出中华民族的灵魂。”

2016年的宋雨桂因病体重骤减,坐着都是问题。于是他趴着画,但趴着伤口又疼,于是垫上小垫子接着画。忍不住时呻吟几声,过后接着画。王宏心疼不已,但谁都无法阻止一个用生命绘画的人。《黄河雄姿》最终按时交稿。

表现黄河是超高难度的挑战。宋雨桂说过“难在黄河蕴含的情感深度和厚度,一人心中一条黄河,如果画不出民族精神和气魄,那还要创作何用。”为了画好《黄河雄姿》,宋雨桂与王宏用了4年多时间,历经采风、写生,六易其稿,真正动笔创作只用了两周时间。

上海张大千研究会理事、著名专栏作者朱浩云评价《黄河雄姿》构图奇特,让人过目难忘。画面仅截取黄河壶口的一个独特视角、一个精彩瞬间,整幅作品铺天盖地、遮天蔽日的构图,可谓前所未有,使观者刻骨铭心。技法精湛,让人大开眼界。

宋雨桂创作历来主张“万法一瞬”,这幅作品在技法上又有新突破,创作远取其势,近取其质,兼工带写,作品画得很透明,但不是简单的留白,而是通过画面水墨渗韵与妙造的留白营造了烟波四起、满幅皆水的场景,予人以“无中生有”的想象空间,正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

视觉震撼,让人热血沸腾。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工笔画家何家英看过《黄河雄姿》后表示,这幅画的境界、格调、气魄前无古人,是他迄今看到画黄河最好的作品。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说这张画“是传统的、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新富春山居图》

兼备思想性 艺术性 观赏性

《新富春山居图》画卷长66米,高60厘米,寓意《富春山居图》660年后重新创作之意。《新富春山居图》描绘了从千岛湖到钱塘江百余公里富春江两岸的山光水色和人文景观,勾勒了富春江两岸的现代建筑、铁桥、公路、水坝、游艇、渔船等,呈现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

新长卷主旨意在写实,展现了意境新、内容新、技法新、创作方式新等特点,讴歌了中华民族同根的文明,是当代中国美术史中一件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兼备的精品,震撼人心。

《新富春山居图》由宋雨桂主笔。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美术学研究所所长邵大箴认为:“《新富春山居图》的作者们对富春江山水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与黄公望大师有相同之处,兼有雄健与清秀之美。宋雨桂素有‘鬼才’之称,他在艺术上不拘于写实或写意体系,而善于为经营画境出入于两体系之间,我行我素,出神入化。他在辽宁与富春江山水相似的青山湖有一段难忘的生活与艺术经历,使他主笔这一创作任务时得心应手,驾驭自如。”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评价宋雨桂作品中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通过贴近生活的方式,营造起世间无以寻找唯在梦中可找的真山真水。

美国斯坦福、英国牛津大学教授苏立文这样描述对宋雨桂作品的感受:“我自问,到底这些山水具有什么样的魅力,他让我如此感动?我个人觉得他的山水画就是一首首诗。”

宋雨桂艺术馆是沈阳一座静水深流的美育基地。宋雨桂在开馆时即道出肺腑之言:“我是祖国培养起来的文艺工作者,用什么样的语言都表达不了内心的感激之情。建成这座美术馆,我会尽我所能,用笔墨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