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辉李光洙 廊坊作家李东辉: 笔耕30年 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2017-05-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医院住了18个月后,李东辉的脑膜炎治愈了.但病情压迫了他的视神经,造成他双目失明.由于长时间卧床,还导致他的脊髓神经受损,右腿不能长时间走动.1986年11月

在医院住了18个月后,李东辉的脑膜炎治愈了。但病情压迫了他的视神经,造成他双目失明。由于长时间卧床,还导致他的脊髓神经受损,右腿不能长时间走动。1986年11月,李东辉拖着极度虚弱的身体回到故乡休养。当时,身材魁梧的他瘦得只剩下38公斤。

写作开启后半生

这场大病改变了李东辉后半生的人生走向,他对生活充满了绝望。24岁的他无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回家后的头一年,李东辉的心里一直在挣扎:是活着还是死亡?

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渐渐地,李东辉重新振作了起来。他想,既然活着,就要做些事情。他一直有个作家梦,于是,就拿起笔,开始写作并投稿。创作初期,李东辉达到了痴狂的状态,每天写作时间在10个小时以上。但因为没有学习盲文,为他的创作增加了很多困难。

刚开始时,他一手摸着纸一手握着铅笔,有时用力不均,铅笔很容易折断。后来,他又用钢笔写,但钢笔很容易把纸划破。几经摸索后,他选择了圆珠笔。但圆珠笔有时用着用着就没油了,他却不知道。由于凭着感觉写,他写出来的字迹有时会不清晰,有时会重行,别人整理、校对稿子时像破译密码一样。他前期的作品都是在这个状态下完成的。

1988年初,他的散文《生活是美好的》被中央电台“青年之友”栏目全文配乐播出。在此之前,李东辉曾多次投稿,但屡投屡败。这篇散文的发表给了他极大信心,之后,李东辉的多篇文章获奖。最令他自豪的是,2012年,他的散文《我没有草原,但我有过一匹马》在河北省作家协会首届散文大赛中,从近7000篇稿子中脱颖而出,斩获第一名。

多年来,他发表小说、散文、随笔300多篇,约150万字,出版散文随笔集两部。2007年,李东辉开始使用装有读屏软件的电脑进行写作,从此,他完成了个人史上的一次“革命”,不再需要别人誊抄整理。如今,他除了写一些零零散散的小随笔,他还计划写一部长篇小说和一部人物故事。

“我的创作源泉都来自于我的家乡子牙河,题材分为农村童年生活、眼睛失明以后所经历的人和事、内心独白。我看不到这个世界,但世界就存在于我的心中。”

关注残疾人群体

“从事社会工作,也是自我价值的一个体现。”谈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李东辉说。

1986年以来,李东辉发表作品后,经常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读者们与他谈人生、理想,但更多的是倾诉苦恼。随着发表的作品越来越多,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他每天都要收到很多信。渐渐的,他感觉,这是读者对他的信任,他希望能通过某种方式为社会做些事情。

1995年,李东辉在家中装了一部座机,开通了热线“心灵之约”,并在《廊坊日报》上开了一个专栏,把热线中反映的一些普遍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观点,定期写成稿子发表。从此,这个由一位盲人自费开通的热线陪伴了人们13年。

2000年,廊坊各级残联开始成立专门协会,李东辉被推举为市盲人协会副主席。2003年,是李东辉从事社会工作里程碑式的一年,他被推选为廊坊市政协委员。接着,他当选了廊坊市盲人协会主席,不久,他又当选为省盲人协会副主席。同年,第三届全国自强模范开始评选,他成了全省唯一的一个盲人自强模范。

从2004年至今,他还多次到武警学院、廊坊师范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和学生们畅谈人生和理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006年,他与廊坊电台合作,开办了一档名为“心海夜航周六特别节目——爱在人间”的节目,他是这档节目的策划兼客座主持人。当时,这档节目在廊坊乃至全国的影响巨大。有的地方广播信号覆盖不了,很多听众便在网上收听并热情参与互动。

“当时,辽宁抚顺有一位盲人,很热心盲人事业,他向全国各地征文,打算出一本书,却遇到了经费与宣传问题。我们得知后,就通过广播帮助他做宣传。这本书里面的很多篇文章都是残疾人写的,内容真挚感人,引起了社会上的关注。后来,在我们的帮助下,终于筹到了经费,新书顺利出版,名字叫《选择坚强》。”李东辉说。

三十年来,李东辉在看不见的世界中挣扎、绝望、重生。其实,在他看来,失明并不可怕,他已经把人世间最美的情怀、风景和脸庞记在心里,就像儿时的子牙河,永远定格在那个清澈见底、鱼儿肥美的时光。“在黑暗中,我也能感受这个世界,这里有温暖的太阳,而这个太阳依旧可以照亮生活、未来、人心。”李东辉说。

如今,李东辉家庭美满,事业顺利。谈及他现在的生活状态,他说:“如今,我已年过半百,就好像是过了三门峡后的黄河水,曾经,波涛汹涌,万丈豪情,现在,一切都慢慢地沉淀下来了。这水看上去很平静,却从来没有停止奔流,因为它知道,远方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