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贾文龙 龙啸神州 豫剧名家贾文龙舞台重现“焦裕禄”
豫剧《焦裕禄》剧照:礼送灾民,火车站激起抗灾斗志。
豫剧《焦裕禄》剧照:治沙栽桐,迎难而上共治“三窑”。
豫剧《焦裕禄》剧照:雨夜抗洪,深入抗灾最前线。
豫剧《焦裕禄》剧照:临终送别,病重不忘百姓苦。
“焦书记”又回来了
说起河南兰考,总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在兰考工作仅有475天,没有留下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也没有治理好风沙盐碱内涝,甚至他去世时,兰考人民的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人,深深地感动了一代人,兰考人民记住了他,全国人民记住了他,把他和他的名字永远地铭刻在兰考大地上,他是兰考的符号,也是兰考的骄傲。
1966年2月7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时刊登了《向毛主席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的社论,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学习焦裕禄的热潮,一时间,焦裕禄的名字响彻了整个中国大地。时光流逝,焦裕禄已逝世近半个世纪,他为民、务实、清廉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尊崇倡导,而他的名字——“焦裕禄”3个字早已静水深流般融入了我们中国人的生命。
2010年,正值焦裕禄逝世46周年之际,河南豫剧院三团承担起排演豫剧《焦裕禄》的任务,重在选取独特的视角,解读和诠释焦裕禄把百姓当亲人的质朴情怀、践行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凸显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主旋律。
在历史的底色和深刻中,豫剧《焦裕禄》由著名剧作家姚金成担任编剧,历时近一年,数易其稿,终另辟蹊径,选取“火车站礼送灾民”“瓦窑村访贤举才”“买粮救荒”“痛斥浮夸风”等几个典型故事,展现了焦裕禄“亲民、求实、奋斗、无私”的公仆精神和崇高品质,同时也生动体现了他爱民、为民、亲民的悲悯情怀,塑造出一个质朴、真实、可亲、可敬、洋溢着人性温度的县委书记的形象。
2011年5月14日,河南豫剧院三团创排的大型豫剧《焦裕禄》在兰考县大礼堂首次与观众见面。不久又在省会郑州隆重亮相,两轮演出在观众和戏剧界引起巨大反响。当年,该剧先后参加河南省第十二届戏剧大赛和第二届中国豫剧节演出,均荣获大奖。2012年8月,《焦裕禄》进京参加向十八大献礼“2012全国优秀剧目展演”。
2013年,根据河南省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在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安排下,豫剧《焦裕禄》于7月23日至28日在省人民会堂连演6场,观众大部分是来自省直副处级以上领导,人数达一万多人次。
紧接着《焦》剧在河南省濮阳市、郑州管城区南曹乡、开封、信阳、焦作、济源等六地进行巡演,场场爆满。演出过程中,观众情绪异常高涨,随着剧情的进展,掌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眼含热泪久久不愿离去,演员一次次谢幕,观众一次次鼓掌,重复谢幕、重复鼓掌,场面持久热烈。
濮阳一戏迷说:“如果现在的党员干部都像焦裕禄那样一心为公,心里装着老百姓,那才是我们老百姓的福啊!”开封一位老大爷紧紧拉着“焦裕禄”的扮演者贾文龙的手,哽咽地说:“真像啊,是焦书记又回来了!”
满腔心血付梨园
把焦裕禄演活了,少不了扮演者贾文龙的功劳。贾文龙,1964年生于河南林县,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现任河南豫剧院副院长、河南豫剧院三团团长、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头衔越来越多,可贾文龙最看重的还是“豫剧表演艺术家”——他说,这不仅是他所有荣誉的基石,更是对他从艺30多年的肯定,也不仅仅只是个荣誉,还是沉甸甸的责任。
有“交响乐队中的黄金小号”之称的贾文龙,嗓音纯净高亢,层次丰富,高中低各个音区都游刃有余,具有极强的爆发力和感染力;更难得的是他身上还有扎实的武功根底,在现代戏《村官李天成》的“拉车舞”一场中,他运用了滑跪、跪叉、跪蹉等高难度动作,强化了戏剧情境,渲染了人物情怀,传递了人物的心志与毅力。
当然,他的成功与他的努力、坚持和虚心求教是分不开的,贾文龙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从艺以来他扎根舞台、勇于实践,几乎从不间断练习。谈话间有个电话打了进来,他说了声“抱歉”,便用手指在桌子上敲打着节奏,咿咿呀呀地唱了起来,和电话那端的人一同沉浸在戏曲的奥妙里。
作为新世纪以来活跃在河南省戏剧一线最为耀眼的中青年表演艺术家之一,从艺三十多年来,从舞台到电影,再到电视剧,贾文龙不仅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尤以声情俱佳的唱腔倾倒了万千观众,还几乎囊括了包括文化部“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等在内的所有戏剧大奖。
然而,贾文龙的艺术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一路走来,他感慨颇多。贾文龙记得16岁那年首次登台就演砸了:“有观众用东西砸我,没人愿意听光张嘴不出声的戏。”但难以割舍的梨园梦,给了贾文龙不放弃的勇气。台上演武戏,台下练唱腔,渐渐地,他成了团里每个人的学生。
然而练功过度,导致贾文龙右腿扭伤难以恢复。不等完全康复,贾文龙便要求回到团里,负责打字幕。那些日子,让贾文龙学会了静心观察别人的得失成败;也在那时,他做到了许多大戏倒背如流。
不久,剧团接到演出任务,剧中两个人物由一人扮演。演出那天,扮演者突然病倒,贾文龙临危受命。演出很成功,只是这成功距梨园梦在心中萌发,用了整整10年。十年磨一剑,贾文龙终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让“焦裕禄精神”世代传扬
拿到剧本《焦裕禄》时,作为主演的贾文龙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看得很细致,经常给编剧姚金成打电话发信息说意见,他把新词、旧词合到一块和编剧讨论,贾文龙说:“走路吃饭,我都要带着这个人物去生活,所以到舞台上很容易进入角色。”
“对这稿子,贾文龙比我熟悉。”姚金成这样说,“剧本后来经过舞台呈现得到大家认可,这是豫剧三团整体的智慧,包括导演、音乐和整个剧组,当然更包括主演文龙同志的介入,从这一点来说文龙不愧是我们的表演艺术家,这不是客气话,我感觉他从艺术到人格堪称一个表演艺术家,我觉得那两句话形容他非常贴切——‘文龙为豫剧而生,豫剧因文龙更精彩’。”
《焦裕禄》演出大获成功后,“我也得学习‘焦裕禄精神’!”贾文龙说,“我不能只是演得像焦裕禄,也要和他一样为老百姓做实事、干好事!”多年来,贾文龙积极参与各种公益演出活动,河南省总工会、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民政厅授予贾文龙“爱心使者”和“慈善大使”荣誉称号;此外他还经常带团下基层演出,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军营矿区,只要老百姓需要,贾文龙就把戏送到老百姓那里去,老百姓称赞他是可亲可爱、最无架子的“老百姓的好演员”。
2013年9月23日,由河南省文化厅主办,河南豫剧院三团、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承办的“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豫剧名家贾文龙表演艺术研讨会,在中国文联召开。这是继李树建、王慧、汪荃珍之后被推介的第四位河南豫剧表演艺术家。也许,这对谦虚好学、勤奋上进的贾文龙来说,是比获奖更有意义的事。
会上,国内戏剧界知名专家学者对贾文龙的表演艺术以及豫剧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及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研讨。
从生活到舞台是有距离的,演员担负着完成二者过渡、融合、升华的过程。文化部艺术司艺术研究处处长周汉萍以“本色、本真、本质”概括了贾文龙的表演艺术魅力,中国剧协副主席罗怀臻则在评价贾文龙在河南豫剧历史上不容小觑的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又希望其更加自觉地展示自身的独特追求,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文艺处副处长马应福更是即兴作诗三首,赞贾文龙“龙啸铸戏魂,雄心冲霄汉”。
正如著名戏剧评论家薛若琳所说:“河南是中国剧坛上少有的领军省份之一。”贾文龙希望借着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河南省艺术名家推介工程”,让更多的人关注豫剧《焦裕禄》,让‘焦裕禄精神’再次在社会各界引起共鸣。“焦裕禄是一座丰碑,‘焦裕禄精神’是一面旗帜。”贾文龙说,“我希望大家能从我演的焦裕禄身上学焦裕禄、做焦裕禄这样的人,让‘焦裕禄精神’世代传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