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马少骅 马少骅与卢奇演员的演艺切磋

2017-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之前,由于卢奇饰演的邓小平形象早已广受认可,大部分对该题材感兴趣的观众对马少骅饰演邓小平一角表示怀疑,就像当年李法曾饰演诸葛亮

在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播出之前,由于卢奇饰演的邓小平形象早已广受认可,大部分对该题材感兴趣的观众对马少骅饰演邓小平一角表示怀疑,就像当年李法曾饰演诸葛亮获得成功后,得知唐国强将饰演同一角色时大家表示怀疑一样。而看了2014年这部重头主旋律新剧已播出的剧集后,相信绝大部分观众打消了这一疑虑。

尽管马少骅此前被认为是扮演孙中山最像的人,但我若说他还不及马德华出名,估计不会有人反对。说来有趣,作为历史人物的邓小平和孙中山,外部形象上本没有多少相似之处,除了都是小个子;但马少骅和卢奇却同为扮演孙中山又扮演邓小平的演员。这里且不评价他们扮演孙中山的高下,只说他们对于邓小平形象的演绎。我以为,若论扮演中年时期的邓小平,卢奇无出其右;而若论扮演老年小平,则马少骅更胜一筹。

卢奇在《大决战》《大转折》《大进军》中扮演身为二野政委、指挥千军万马的邓小平,给人的印象是干练果断,言语不多而必掷地有声。他在2003年首映的电影《邓小平》中饰演老年小平时延续了这一风格。在影片中,卢奇版邓小平在重要会议上挥手作劈砍状,伴以斩钉截铁的川腔:"就这么鼎(定)下来了!

"这样的场面屡屡重复,给人印象强烈,也符合小平基本性格和此时他在全国的地位。但该剧导演丁荫楠有他自己的风格:他的《孙中山》《周恩来》和《邓小平》三部曲都偏重写意,以集锦历史重大事件片段、展现宏大场面的方式,体现激情洋溢、内容凝重的史诗风格。

卢奇的表演必须适应导演这一要求,除了小平南巡时在专列上半夜睡不着觉要求吃药等个别段落,整体而言生活细节刻画较少。

马少骅版的电视剧《邓小平》则体现了另一种风格: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比较立体地刻画伟人形象,表现主人公与不同级别、不同性格、不同亲疏人物的直接交往,比如剧中既有他与地位接近的叶剑英、李先念,与下级刘西尧、胡乔木,与底层百姓邻居大爷及养禽老太的交往交流,也有很多他与妻子家小的家庭生活场面,让人感到在叱咤风云的同时,小平也是一个作为个体生命的人。

邓小平亲赴中南海李先念办公室向"财神爷"借钱一段,分寸把握恰如其分:邓小平和李先念在当时地位接近(在中央领导人中分别位列第三和第四),都是实权人物,解放战争时曾在中野共事。

邓小平复出前,李先念地位仅在华国锋、叶剑英之下。此时邓小平为国事亲来相求,李先念既非唯唯诺诺张口即应,沉吟之后又慨然允诺。这类细节也满足了窥探观众"宫闱"秘史、了解历史幽微的好奇心。

马少骅也演绎出了邓小平从逆境走向顺境、步入辉煌的过程与层次:开首逆境时他言辞谨慎,忧郁隐忍,后来逐步显现出"钢铁公司"内核,同时感情仍不乏细腻。面对下级表白,他那句"我只(知)导(道)"并非机械回应,而传达出理解、宽慰、鼓舞、激励等多重涵义。

上面说的都是"神似"一面。"形似"方面,初看起来马版不及卢版,主要是马少骅的鼻子下端不够大,眼窝凹陷不够,个头稍高一点。但是,我以为马少骅塑造的邓小平的声音形象却胜过迄今为止所有特型演员:不仅音色非常接近原型,川腔也更地道且自然。

电影中,卢奇为模仿老年小平很用功用力,但抹不净"模仿"的痕迹,而马少骅给人的感觉是他平时就这么说话,轻声和重音、中音和高音具备,一切随语境与对象而变化,就连那被聂卫平称为孩童般天真笑声的"哼哼哼"也几可乱真。动作、步态、神态方面,马少骅演起来也浑然天成,使人忘记了他与角色面部的距离,幻觉中似乎小平本就如此。

然而,卢奇与马少骅的角逐并未结束。有消息传来:尽管卢奇没有接演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但他主演的电影《邓小平在黄山》正在加紧拍摄中,该片同样是纪念小平诞辰的献礼片。从已公布的剧照看,卢奇外貌比以前更为形似。我们可以期待他在"神似"方面有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