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原宁国 读古代诗文 话宁国古今(之二)
提起沈括,大凡读书人,该是无人不晓了。他是享誉世界的我国北宋时代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同时,他还是一位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在许多科技领域都有过十分杰出的贡献,《宋史》称赞沈括“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论著。
”他所著的《梦溪笔谈》一书,详细记载了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成果,是一部古代科学的世界名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极为珍贵的遗产。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样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历史名人,曾经与宁国的历史有过联系。为了更好地挖掘宁国的历史文化底蕴,再现宁国历史发展长河中的闪光点,有必要让更多的宁国人了解历史上沈括与宁国的关系。沈括在宁国供过职
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人,生于1031年。1054年被北宋朝廷授以海州沐阳县(今江苏省)主薄,相当于今日的县长助理一职。沈括在任沐阳县主薄期间,因主管兴修水利工程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政绩,于1055年被朝廷调任东海县(今江苏省)代县令。嘉佑六年(1061年),沈括从东海县来到宁国工作,于1062年底离开宁国去陈州宛丘县(今河南省淮阳县)任县令。
沈括为何来宁国?在宁国期间任何官职?史书记载说法不一,至今也难以考证。一种说法是:沈括于1061年在宁国担任过县令;而另一种说法是:沈括于1061年来宁国是协助时任宁国县令的胞兄沈披管理治水工程的。笔者在查阅了大量文史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认为:沈括来宁国协助其兄管理治水工程比较可信。
因为其一、南宋初年高布所编刻的《吴兴三沈集》一书中,有“宣州宁国县令沈披”之说,明代刻本《四部丛书》也同样记有“宣州宁国县令沈披”的条文,而提及“沈括任宁国县令”的说法,最早源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浙江书局刊刻的《沈氏三先生集》,依据“先入为主”的原则,应该是宋、明年代的记载更为可信。
其二、在沈括自己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有“余嘉佑中,客宣州宁国县”之说法。所谓“客”是指客居,意思是说:我于嘉佑年间,曾客居过宣州宁国县。
而在沈括所著的另一文集《沈氏良方》中,又有“余官居宛丘”的提法。可见“客居”与“官居”是有区别的,这也说明沈括不曾官居过宁国县令。其三、沈括来宁国后的第二年,因治水有功,被宋仁宗赐职宛丘县令。
如果沈括在宁国期间就已是县令,那么任宛丘县令只是平调而已,何谈赐职提拔呢?所以我认为,沈括于1061年来宁国供过职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不是任职县令,至多可能是担任过相当于现在的常务副县长一职吧。沈括在宁国干过大事
沈括在宁国期间,干过一件彪炳青史、功德千秋的大事,即修建芜湖万春圩。北宋初年,一次特大的洪水冲毁了位于现今芜湖市境内的秦家圩,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芜湖地区便经常发生水患,致使千项良田因水患而无法耕种。虽然修复秦家圩的建议每年都有人提出,但由于工程量大、修圩的可行性论证不足,朝廷一直犹豫不决。
嘉佑六年(1061年),时任江南东路转运史的张顒及判官谢景温积极上奏,主张重修秦家圩以绝江南水患。朝廷便委派时任宁国县令的沈披前往芜湖勘查调研,沈披便想起其胞弟沈括在沐阳县任主薄期间,曾成功治理过沐水,有着丰富的治水经验和才干,便请奏朝廷要求调沈括来宁国协助其修圩治水。
经朝廷准奏后,沈括便辞去了东海县代县令一职来到宁国,兄弟俩经过认真的实地考查,力排众议,坚定不移地主张重修秦家圩,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治水修圩方案。
于是,朝廷便命沈披以宁国县令之职统宣城、南陵、当涂、芜湖等八县民工实施修复秦家圩工程,沈括则主持并负责具体的修圩工程。
由于沈括精通水利,又有治理沐水的成功经验,在施工中,计划周详、指挥有方,工程进行得既轰轰烈烈,又十分顺利。经八县万余民工近一年的奋战,筑成了一道底宽二十米、高四米、长达42公里的雄伟壮观的新圩堤,堤内垦辟良田1270顷,沿堤还种植了万千株杨柳,春来万亩良田秧苗葱绿,秋至无边稻海风涌金浪。
宋仁宗闻之大喜,行旨将新修建的圩堤赐名“万春圩”,并将修圩有功的沈括升任陈州宛丘县令。沈括在宁国写下过诗文
沈括虽在宁国生活的时间不长,但他却游历了境内的名胜景观,写下了赞美宁国山水的诗文。遗憾的是由于年代久远,沈括的诗文多已散失。有关沈括描写宁国的诗文,张贤南先生所编辑的《古代诗文话宁国》一书中收录了仅存的三篇,分别是《宁国十松亭》、《游山门诗序》及《游山门》。
在《游山门诗序》一文中,沈括描写道:宁国之西,有山蔚然独起,四壁斩绝,有佛宫棲其间,不可攀而跻也。宣称江南山川之奥,而宁国县据其高嵦,山门又其尤焉。看,在沈括的眼里,山门之山蔚巍壮观,陡峭奇险,为江南山川中最有代表性、最值得一游的山。
沈括在宁国期间,还出于对事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遍游村野山乡,记录并分析了在民间所看到的一些现象。如: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五杂志二中,记有:“宣州宁国县多枳首蛇,其长盈尺,黑鳞白章,两首文彩同,但一首逆鳞耳。家庭槛间,动有数十同空,略为蚯蚓。”
这描述的便是宁国民间所说的“两头蛇”,也俗称“山蚯蚓”,如今在宁国境内仍然可以见到。沈括仅用了几十个字,便将蛇的形态、花纹、鳞片及栖身、活动等特点描写的很具体,体现了他观察事物时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在《梦溪笔谈》一书中,还有一处是对宁国茅栗的考证:江南有小栗,谓之“茅栗”,“茅”音草茅之茅也。以余观之,此正所谓“芧”也,则《庄子》所谓“狙公赋芧”者,芧者音“序”,此文相近之误也。在沈括认为:江南一带将小栗称为“茅栗”是错误的,“茅栗”就是《庄子》一书中所指的“芧”,应叫“芧”才对,是因为“茅”与“芧”字形相近而造成的误称。
或许是沈括在宁国生活的时间不长,了解的情况不够全面,在这个问题上,他犯了一个“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的小错误。
实际上,宁国人称小栗为“茅栗”并没有错,“茅栗”是指野生的小板栗,而“芧”在古书中指的是“橡实”,即宁国人称的“橡栗子“,其不可生食,却可制成形似豆腐的食物,在宁国叫做“橡栗子豆腐”。“茅栗”与“芧”(橡栗)是两种不同的果实,显然,沈括是将“茅栗”与“橡栗”混为一谈了。
在《梦溪笔谈》中,沈括还记载了他在宁国期间考证民间收藏的一份史料的事。原文大意是:我于嘉佑年间曾在宣州宁国县住居过,当时县里有位叫方玙的人,他的高祖方虔曾担任过唐末吴王杨行密的守将,带兵驻守宁国县,以防备浙江。
方虔后来被吴越人俘虏了,他的儿子方从训便子承父职继续带兵驻守宁国,所以方的子孙至今都是宁国人。方玙的家中收藏有吴睿帝杨溥与方虔、方从训交往的书信,而且至今都保管得很好。这些书信落款处的签名均是“使”或者“吴王”的字样,其中一信写道:“钱鏐于本月内已经死亡。
”据《五代史》记载,钱鏐是在公元932年死亡的,而杨溥却在930年就已经篡位当了皇帝,怎么会在932年还自称“吴王”呢?但杨溥信中所说之事非常详细,翰墨印记也很清晰,应该是当时的手书原件。我从方玙处得到了四张杨溥的手书,现在还保存在家中。
由此看来,沈括在宁国期间收集了不少散失在民间的文史资料,并且以求疑存真的科学研究态度对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考证,可见早在宁国时,年青的沈括就已经是科学研究的有心人了。
星转斗移,时过境迁。由于沈括所处的时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我们无法挖掘出更多的有关沈括与宁国的故事。但是,毕竟沈括曾经在宁国的土地上留下过足迹,宁国的一些山川名胜、风土民情也经沈括的文笔而流传于后世。仅此,我们也应该为宁国的历史而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