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昆思维 思维的形状:刘宇昆作品集 pdf

2018-04-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内容简介 <思维的形状:刘宇昆作品集>完整收录了刘宇昆整个短篇创作生涯中的众多佳作,包括2002年最早创作的<纱蝉>.2014年的最新短篇<

内容简介 《思维的形状:刘宇昆作品集》完整收录了刘宇昆整个短篇创作生涯中的众多佳作,包括2002年最早创作的《纱蝉》、2014年的最新短篇《解枷神灵》;更有在未来作家竞赛比赛时的即兴作品《涅槃》,获得“雨果奖”、“星云奖”提名的《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及同麦克•雷斯尼尔合作的《拟态植物》。

这十一篇异彩纷呈的杰作,从遥远的历史真相到眼前的信息过滤,从外星人的思维之谜到机器人的道德困惑,从为人父母的情感之路到奇点时刻的真正降临,为读者呈现了极为广阔的科幻创作视野。

编辑推荐 《思维的形状:刘宇昆作品集》编辑推荐:刘宇昆——首位华裔“雨果奖”“星云奖”双料作家,英文版《三体》译者。他的作品结合东西方文化精粹,在描写技术进步影响社会的同时,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令人为之惊艳。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刘宇昆 译者:耿辉 等 刘宇昆,美国华裔科幻作家。1976年出生于中国兰州,十一岁时随家人移居美国,先后在哈佛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和法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波士顿一家大型法律事务所担任商务律师至今。首位华裔“雨果奖”、“星云奖”双料作家,英文版《三体》译者。

目录 作者前言 01 思维的形状 02 涅槃 03 发条士兵 04 麦克斯韦之灵 05 沙蝉 06 拟态植物 07 广告御免 08 解枷神灵 09 重生 10 第14课:关于事件隐形装置及其应用 11 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 12 译者后记:跨越边疆

序言 前言 译 耿辉 这本小说集中选择的作品几乎涵盖了我的整个短篇小说创作生涯。《纱蝉》(Gossamer)创作于2002年,当时我还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而《解枷神灵》(The Gods Will Not Be Chained)创作于2014年,这时我基本上停止写作短篇,转而创作长篇。

比如说,《涅磐》(State Change)是我在未来作家竞赛决赛期间写作的(我凭借《纱蝉》打入决赛),当时我仍在学习法律、未婚,不确定自己是否会有作品发表。

在蒂姆•鲍尔斯和K•D•温特沃什的写作培训班上,我们必须得在二十四小时内完成一篇短篇小说。蒂姆起初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随机指定物品作为我们每个人的创作提示。

当他停在我座位旁边时,看见一杯没喝完的汽水和里边尚未融化的冰块,于是他捏起一块,对我说这就是我要写的故事。当时的我看上去一定相当沮丧,可是K•D告诉我,有时候优秀作品的创作灵感并不会直接源自提示。 写作《涅槃》是一个紧张激烈的过程,我从没在如此之短时间内创作一篇故事,整个过程中,我一直有种几近失败的感觉。

不过,这篇小说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杰伊•雷克就是其中之一。在一番颇有见地的评论之后,他建议我把它投给《复调》,他和黛博拉•莱恩编辑的选集。

我听从他的建议,将《涅槃》修改之后卖给了他。就这样,参加完未来作家竞赛,我售出了第一篇作品。 从那之后,我已经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完成了许多篇小说,但是没有一篇像《涅槃》这样惊心动魄。

能够在压力下有所表现,按时完成作品对我的创作生涯很有帮助——我的一些优秀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完成的——我感谢写作班给了我接受这种挑战的信心。 未来作家竞赛之后,杰伊的创作渐入佳境,而我在很多年里都卖不出作品。

但是在那段困难时期,杰伊多次帮助我,在百忙之中给我鼓励和支持。他就是我努力的目标。 K•D•温特沃什和杰伊•雷克都已经离我们而去。我怀念他们的慷慨大方和真知灼见。 我的每一篇作品都有一个类似的故事可以讲述。

写作《纪录片:终结历史之人》(A Documentary: The Man Who Ended History)是我生命中最痛苦和艰难的经历之一,在研究历史并反思人们是怎样为了政治利益牺牲历史真相的几个月里,我一直饱受煎熬。

时至今日,这篇小说仍然是最令我骄傲的作品。《重生》(Reborn)是我第一次同戴维•哈特威尔合作的结果,他是当今业内最棒的科幻编辑之一。

《拟态植物》(The Plantimal)是我第一次同麦克•雷斯尼克一起创作的小说,他既是技艺娴熟的小说作家又是慷慨热忱的朋友…… 对于思维的运作原理、表现形式、进化发展、扭曲变形和盲点死区,我一直很感兴趣。

这本书中所有小说都围绕可以承载思维的不同形式来展开,不管是历史、技术、人工智能或别的什么,我持续关注的是这些外因如何改变思维。 故事情节虽是虚构的,但它们也揭示了我作为作家的成长历程和我思维的“形状”随时间的改变。

每次相遇,每次交谈,每读一本书,每听一个想法,每一位新朋友——所有这些都形成我思维的组成部分,引导着思维的流向,激励着思维的发展。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改变周围的人,也被他们所改变。

或许这种情况在作者和读者之间也有发生。 我要感谢我的编辑雒华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为这本书付出努力的每一个人。我还要感谢我的译者——耿辉、夏笳、吴霜、余有群和罗妍莉,他们以信、达、雅为目标翻译我的小说。

同样作为一名译者,我深知翻译这项需要权衡各方的工作有多艰难。在优秀的译作中,翻译和作家的思维最终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最后,谢谢你们这些读者——你们的存在是我写作的动力。对我而言,写作就是一种思维,我希望这些故事有些也会成为你们的思维,而且回想起来的时候,你们会感到欢喜。

文摘 每次相遇,每次交谈,每读一本书,每听一个想法,每一位新朋友——所有的这些都成了思维的组成部分,引导者思维的流向,激励着思维的发展。在生活中的每一天,我们改变周围的人,也被他们所改变。写作就是一种思维,我希望这些故事也会成为你们思维的一部分,而且回想起来时,你们会感到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