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洁散文 十月散文|梅洁:入襄阳记3

2017-05-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5年2月伊始,京城人已沉浸在春节前的眷念与匆忙中,购置年货与回乡过年已成为人们心中每日温暖的念头.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接到<襄阳日报>传媒人士魏遵明先生的电话.那时,我对魏先生的印象不深,他在电话那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知他名字是哪三个字和他的就职单位,而我真正记住并在意的只有两个字"襄阳".襄阳这座城市之于我,有"命运救赎"的意义.因此,对于襄阳人魏遵明的电话,我怀着敬意在听.魏先生在电话中说,农历正月二十一襄阳有个"穿天节"民

2015年2月伊始,京城人已沉浸在春节前的眷念与匆忙中,购置年货与回乡过年已成为人们心中每日温暖的念头。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接到《襄阳日报》传媒人士魏遵明先生的电话。那时,我对魏先生的印象不深,他在电话那边一个字一个字地告知他名字是哪三个字和他的就职单位,而我真正记住并在意的只有两个字“襄阳”。

襄阳这座城市之于我,有“命运救赎”的意义。因此,对于襄阳人魏遵明的电话,我怀着敬意在听。

魏先生在电话中说,农历正月二十一襄阳有个“穿天节”民俗活动,邀请我回去参加。魏先生用了“回去”二字,我心中顿生温暖;他说“襄阳是你的第二故乡”,听此我非常感动,我感受到这座城市对我感情的认可和接纳。但对于“穿天节”活动的陌生和活动中襄阳人民要推选我为“汉水女神”,我着实不敢妄为,不能应允。

我请魏先生把活动方案传我,之后再议。

几天后的2月11日,我收到了“活动方案”。

我从这份“方案”中了解到“穿天节”源自襄阳古代一个美丽的传说:西周时代,襄阳万山才子郑交甫在汉江邂逅汉水女神并相赠佩珠定情。从唐宋开始,每年正月二十一日襄阳人过“穿天节”,以寄情神秘美丽的汉水女神,这一习俗在襄阳沿袭了千年之久,汉、唐、宋的历史典籍里均有记载。

宋的记载最为完善:这一天,襄阳城里的百姓相约从万山乘舟沿汉水而下,在江边聚会,在沙滩上捡拾汉江中游特有的带孔窍的小石头,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头上和身上,以祈子求福和盼望美好爱情的到来。

节日充满浪漫与情趣,也是襄阳人追求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精神寄寓。

当代襄阳人的“穿天节”活动,已成为襄阳特色文化的大型户外活动,是襄阳民众广泛参与、自娱自乐的迎春郊游、交友、祈福活动。襄阳人把古老的民俗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他们旨在呼唤爱情、亲情、友情,旨在唤起市民对襄阳民风习俗的记忆,以增强人们对母亲河汉江的保护、对家园襄阳的热爱之情。

如此美好的节日活动和文化传承我怎能不去参与?我是一个看重民俗文化的写作者,我始终认为,民俗文化是养育我们生命的文化。人在民俗中孕育、诞生,之后便是在温暖持久的民俗文化的氤氲中长大成人,再之后,我们的灵魂会在民俗文化的祭奠中成为永恒的思念。

然而,对于“汉水女神”的称号我万不可担当。在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中,我始终认为大自然万物有灵,水有水神、河有河神、山有山神、树有树神……尤其是汉水,这样一条美丽的万古大江,孕育了一个伟大民族和千古文化的大江,如今,又三千里迢迢北上,解救北方几亿人生存与发展的用水危机,中国没有哪一条江有这样伟大的担当,这样的江河自有她真正的女神。

我一个凡夫俗女,万万担不起这样的称谓。否则,是对真正“汉水女神”的不敬和亵渎。

我把内心真实的不安与纠结电话说给了魏遵明。我还建议:像黄河“洛神”一样,襄阳人可以把“汉水女神”雕成真正的塑像,可以画成巨幅油画、国画,可以做成各种旅游纪念品,就是不要推选现实生活中的什么人在节日里充当“汉水女神”。

因为她真的很神圣,很奇妙,是千古追思,是万古神往。就如《诗经》里“她”在樵夫心里的那种存在一样:“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对于“汉水女神”,我加一句,襄阳儿女要“永作敬思”。

魏先生听完我的诉求立即回话:“梅老师说得很好,很对。不过,我们之前已举行了八届,这是第九届,从明年第十届我们可以考虑你的建议,今年已来不及了,我们已做了很长时间的准备,各种消息已见报。还望梅老师体谅,务必前往,以不辜负襄阳人民的信任和期望。

”又说:“梅老师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你的参与会让更多的人关注汉江生态,让更多的人为保护母亲河而行动,这不也是您多年的心愿吗?”魏遵明的话“软”里带“硬”,有“不可抗拒”“没有商量”之意。放下电话,我坐在书桌前,欣然与无奈一起涌上心来……

3月12日,儿子开车送我上机场赴襄阳,我对儿子说了襄阳“穿天节”,说了“汉水女神”。末了,我说:“妈一直在诚惶诚恐,妈被一位魏先生给挟持了……”

儿子听后笑了,便说:“妈大可不必纠结。魏先生说得有道理,襄阳人的活动是善愿、善举,妈去了应是随缘。倘若真有汉水女神,她也不会怪罪妈的。”

望着至善至纯的儿子,我的心顿时有些许释然。

襄阳,这个具有2800年历史的古城,怎样品味她的历史文化魅力都不过分。

清澈而宁静的汉水使襄阳古城和樊城隔江而望,这座被今天的人们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古城,蕴含着太多脍炙人口的历史和文化。

在我有限的阅读里获知:中国世人皆知的古代名著《三国演义》有一百二十回,其中三十回的故事都发生在襄阳;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人物故事,比如郭靖、黄蓉等,大都是以襄阳为背景加以描述;我2000年在完成《商道》的写作中,发现中国金融业的创始人——那些在张家口、包头起家的山西豪富们(余秋雨先生称他们为中国银行业的乡下祖父),在樊城都曾有他们的巨额财产以作为货物中转,仅山西乔家在福建武夷山的5000亩茶场的茶叶,每年都是千船万帆顺长江上行然后从汉口进入汉水,顺汉水而上最后至樊城码头起岸,然后开始千里旱路的驼队、马队运输。

千百年来,襄阳俗有“南船北马”之称,在没有公路、铁路的古代,庞大的水路交通使襄阳、樊城成为南北物资交流最繁华的水埠。位于汉江口的武汉俗有“九省通衢”之称,而位于汉江中游的襄阳俗有“七省通衢”之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稍微变换一下也可以这样说,什么样的水土养什么样的人。亿万年灵性圣洁的汉水,孕育了襄阳无数的天下奇才:那个被斩断了双足的献璞玉的卞和;那个坚决不做官却有着超人智慧、为诸葛亮之师并与诸葛亮结为儿女亲家的大名士庞德公(诸葛亮将其女许嫁庞德公之子);那个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那个才华横溢、与诸葛亮齐名的“凤雏”庞统;那个以《汉晋春秋》著称于世的东晋史学家习凿齿;那个恃才傲世、初唐五言律诗的奠基人杜审言;那个博学多才、胆略过人、诛杀专权误国的武则天宠臣张易之、张宗昌,从而恢复大唐社稷的张柬之;那个杜审言之孙、唐代著名诗人杜甫;那个因一首《枫桥夜泊》而传遍天下的诗人张继;那个被鲁迅评价为“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的锋芒”的唐代诗人、思想家皮日休;那个《全唐诗》收了他200首、其中30首都是写家乡襄阳、人称“孟襄阳”的山水诗人孟浩然;那个文章奇险、书法豪迈,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并称为“宋四家”、人称“米襄阳”的宋代大书法家米芾……

还有那些在襄阳取得辉煌业绩的外籍天才:那个隐居襄阳隆中十几年27岁随刘备出山最终成为千古名相的政治家、军事家的诸葛亮;那个寓居襄阳人称水镜先生的司马徽;那个“建安七子”中文学成就最大者王粲,从17岁到32岁生命才智最辉煌的15年在襄阳度过;那个信徒百万人、译经百万字的著名魏晋佛教大师释道安在襄阳讲经著书15年;那个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从童年起,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在襄阳度过……

即使到了当代,襄阳籍的陈荒煤、张光年也是文坛翘楚人物。

我如数家珍般地列举出襄阳这块土地上的古今风流人物,我是想说,是美丽的汉水孕育、润泽了这些灿若星河的生命。对于汉水流域的人而言,汉江永远是他们的生命之母、智慧之母、幸福和吉祥之母。

我还知道:襄阳山川灵秀,风景优美,名胜众多,各类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多达700余处。这里有风景幽静的诸葛亮躬耕隐居地古隆中,有依山傍水、国内保存最好的襄阳古城墙,有碧水荡漾的、世界上最宽的护城河,有遍布市内的寺、祠、古刹,有刘禹锡诗词中吟咏的“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的千年古堤……

命运中的襄阳5年,使我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这个古老而现代的城市。

而2015年3月抵达襄阳,更让我眼界一开:一个千古民俗,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竟如此幸福、温暖着这座城市!民俗以传说为由,已在这里演绎了千年。从襄阳汉水文化研究会的高军先生、梅笑雪女士那里获知,关于郑交甫邂逅汉水女神的传说最早可追溯到西汉,西汉刘向《列仙传》中记载:“郑交甫常游汉江,见二女,皆丽服华装,佩两明珠,大如鸡卵。交甫见而悦之,不知其神人也。”

于是就下马前去与二女攀谈,仆人欲阻拦都不成。且行且谈中,多情郑公子竟壮胆向二女索其佩珠留念,二女遂赠之。“交甫受而怀之,即趋而去。行数十步,视佩,空怀无佩。顾二女,忽然不见。”

在刘向的《列仙传》里面,汉水女神是两位飘忽不定、行踪隐秘,既温柔、宽容,又机智理性、刚柔相济的神女;而在东晋王嘉《拾遗记》里,汉水女神则是与周昭王相挟同溺汉水的两名女子延娟、延娱。“此二人辩口丽辞,巧善歌笑,步尘上无迹,行日中无影。”二女死后化为神女。之所以为神,是因为二女无辜而死,深得荆楚人民的同情。

而祭祀汉水女神到了宋代,已成为民俗节日,蔚为壮观。这在宋人庄绰(曾任襄阳县尉,与米芾有交)的《鸡肋编》中可以领略:“襄阳正月二十一日谓之穿天节,云交甫解佩之日,郡中移会汉水滨,倾城自万山泛绿舟而下。妇女于滩中求小白石有孔可穿者,以色丝贯之,悬插于首,以为得子之祥。”这里写下了“倾城”出动“泛绿舟”,而且妇女们都成了主角;玉佩太少,穿天石可以取代;得石可得子,得子能给女子带来好运,人人祈盼遇上好运。

这说明:在一千年前的宋朝,襄阳人已形成了自己的仪式和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由此可见,汉水女神是中国最早、影响最为深远的江河女神。汉水女神不仅出现在《诗经》《楚辞》文化系统之中,也存在于春秋、战国以来诸多的祭祀文化典籍中。

致力于汉水文化研究的襄阳女子梅笑雪对我说:“汉水女神是对汉水流域女性平民化、典型化、概括化的结果。从汉水女神身上折射出来的是汉水流域平民女性的智慧、品行和做派。在汉水女神的身上,寄托着汉水两岸人民对高贵美丽、廉洁自持、机智理性、刚柔相济的女性美的一种向往。”

对笑雪女子的诠释,我充满敬意与认同。

“穿天节”在襄阳古代传承了千年,但在宋以后的典籍中再没找到记载,现代人更是对其一无所知,一个襄阳文化中的珍珠被丢失了数百年!

2006年年初,一群汉水文化研究的志愿者,发现了襄阳史志中有关穿天节的记载,尤其对宋代庄绰《鸡肋编》记述的穿天节的盛况倍感兴趣。他们边研究边想:能否恢复襄阳古老的民俗?能否把古代民俗演绎成为现代人喜闻乐见的节日?古代“穿天节”中用汉江穿天石为载体,汉水女神为情趣点,踏青郊游为形式,这样的节日有过头,有由头,一定会受到民众的喜爱。

他们认定“穿天节”有着深厚的文化价值。它根植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人们追求乐水乐山的高雅情趣;它根植于神秘美丽的楚文化,在汉江边寻求奇石,寄情神女,在美的追寻中祈求生活的幸福;它根植于襄阳土地,串连襄阳的名山、名水、名人、名诗,使襄阳人汲取汉水母亲的乳汁,更加热爱故乡。

最终,一个千年的文化象征在他们心中形成共识:恢复襄阳“穿天节”,引导襄阳人过自己本土特有的传统节日,遂定名为“重拾襄阳穿天节”,并确定首届穿天节活动的主题为“感恩母亲河,关爱人间情”。

2006年的2月18日,农历正月二十一,在初春的暖阳下,在襄阳万山脚下、汉水之滨的解佩渚沙滩上,汉水文化研究的志愿者和400多位文化人、专家学者、新闻记者、小朋友等,兴趣盎然地过了在襄阳历史上盛行了千年、中断了数百年、又重新捡拾回来的第一个快乐的“穿天节”。

襄阳人为第一次过这样有趣的本土节日无比地开心和兴奋。

2007年,第二届“穿天节”参加活动的人数多达3000余人。

从2008年第三届开始,“穿天节”由襄阳汉水文化研究会承办,活动主题也更加明确:“相约新襄阳,欢度穿天节”。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的市民逾万。

如今,八届“穿天节”过去了。一年又一年,襄阳人都在初春的日子里,过着自己特有的节日,他们祈福、感恩,郊游、交友,他们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快乐着自己的快乐。这是一个呼唤春天的节日,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节日。这是先人们留给襄阳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襄阳“捡拾”了,是襄阳的福祉。

2015年农历正月二十一日,襄阳人迎来了第九个“穿天节”。

庆典仪式安排在公历3月14日,这是一个周末。

当“女神号”游艇载着我与襄阳女子一起泛舟江上,当载歌载舞的襄阳女子动人的歌声嘹亮在江面,当系着红丝绳的穿天石挂在我的项颈,当美丽的玫瑰花环戴在我的头上,当万名襄阳儿女面向汉水共同宣读保护母亲河的誓言“岘山青青汉水粼粼滋润万物养我生灵……”时,我生生看见襄阳古老民俗绽放出的时代光焰!我深深感觉襄阳人在庄严地过着自己浪漫也美丽的节日!我也同时觉着——

我是这节日里最最幸福的“女神”!

我曾无数次站在故乡的江边思忖:我在江边发生的和以后永远离别的都成为纠缠我一生一世的情结。我人生的许多时候,和故乡那条古老的大河——汉水,有着无法割舍的机缘。诞生与出走、幸福与苦难、险境与转机、扼杀与救赎……都在河边发生,最终揭示出一个生命的禅机——命运沿河。